有沒有發現一個怪現象,有兒子的家庭,兒子再沒出息,也不敢得罪,就指望以後養老,真的嗎?

快下雨快下雨刮大風


這個不一定是真的,雖然說自古以來有一個思想:養兒防老。但是也不一定有兒子的家庭,兒子再沒出息也不敢得罪。都說養兒能防老,但是養兒也不見得能防老,這個不一定是真的。

一、對女婿女兒的好勝過兒子,自己的經歷

我出生於大西北的沙漠綠洲。我們那裡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父母對女兒女婿比較好,對兒子反倒是像仇人一樣。

就拿自己的父母來說,我的爺爺奶奶天生就不待見我爸,我爸算是白手起家,我爺爺奶奶對自己女婿女兒比對我爸還好。作為長孫的我,從小也不受爺爺奶奶待見,好像我們一家天生有仇似的。作為男孩,男孫,我是唯一一個爺爺奶奶沒有帶過的,小的時候我是在農田裡,父親的背上長大的。

對於我的父母對待我和我姐的態度,對於我和我姐我爸媽都是一視同仁,家裡就只有兩個孩子,說不上對誰特別好,特別的不好。但是我覺得我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我跟我姐也很融洽。

我的父母是一切都會為子女考慮的。像是我姐有孩子,我外甥都是我爸媽帶的,都是一視同仁,我爸媽對我外甥也是特別的寵愛。

二、為什麼都想生個兒子

在大家看來大家覺得是父母不敢得罪兒子,都想生個兒子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其實不然。在農村,尤其是以前,因為男的社會地位比較高,也是家族血脈的傳承,代表香火的延續。其次就是如果在以前如果生的都是女兒,沒有兒子會被村裡人看不起,在村裡都抬不起頭,在親戚面前都沒有地位,因此都想要個兒子。

還有就是在以前,都是一個大家族住在一起,很注重家風家訓,兒子長大成人都住在一起。但是女兒長大了就嫁出去了,成了別人家的人,人去家空。

三、為什麼父母不得罪兒子

不是父母不得罪兒子,作為父母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在他們的眼裡你永遠是個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會更多的打你,罵你,以這種方式教育你。但是你長大了,還需要用這種手段嗎,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尤其是現在要麼兩個孩子,要麼一個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就為了孩子,到老了他們還是在為孩子著想和打算,這就是父母的愛。

還由於以前普遍的受教育的水平都很低,沒有見多識廣,思想不是那麼的開放。不像我們這一代,可能受西方的思想和教育的影響比較大,就不怎麼重視跟孩子的關係,也不怎麼說養兒防老了。有的甚至選擇丁克,不生孩子,因為老了有養老院,可以去養老院,但是以前社會不一樣啊,沒有養老院啊。現在人是怎麼開心,怎麼快樂怎麼來。

總之:

不是說有兒子的家庭,兒子在沒有出息也不敢得罪,其實兒子女兒都一樣,並不是說一定指望他們養老。自己的兒子在怎麼差都是自己生的,要是能夠改變他,早就改變了。再說自己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可憐天下父母心。

作為子女的我們:百善孝為先,百行孝先行!再怎麼樣父母都是最愛我們的人,天底下最可愛的人。人老了害怕孤獨,多回家陪陪父母。

我是炁公子:讀情感故事,悟自己人生。專注引領企業家夫妻同修同渡,共同覺醒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