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出家当和尚,父母哭求拦不住,9年后说出原因



北大、清华毕业生,在我国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中国顶尖学府的毕业证书,在履历上绝对是金光闪闪的一笔。相比其他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前途也更为坦荡光明。

不过,有一位北大的数学天才,毕业后放弃了麻省理工奖学金,选择了出家当和尚。这件事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他的父母哭哭哭求,也没有拦住。这位少年数学天才就是柳智宇。

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出家当和尚,父母哭求拦不住,9年后说出原因


人如其名,柳智宇小小年纪就展露出在数学方面的天赋。

高一时候,他曾发表过一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的论文,并因此获得了省级大奖。在班级里被尊称为“柳神”。高二那年,他参加了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代表中国队获得金牌。到了高三,又被选入国家队,参加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国际比赛,以满分的成绩夺得桂冠。

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出家当和尚,父母哭求拦不住,9年后说出原因


也因此,柳智宇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一场场的比赛,一次次的夺冠,都让这个未成年男孩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斩获了无数同龄人的崇拜。但是,整个成长过程中,他实际上是迷茫的、甚至孤独的。曾经在沈阳进行封闭式培训的时候,柳智宇向校长提出过退出的要求。

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出家当和尚,父母哭求拦不住,9年后说出原因


日复一日地刷题,让他的眼睛变得干涩、难受,也让他的生活变得无趣、无望。他一度愤恨,自己做出的一切都是在为了学校而战,是学校要拿金牌,而不是他自己。他觉得功利、世俗、厌倦,所以想要逃离。后来,校长把他接回学校,一周后班主任找他谈话。

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出家当和尚,父母哭求拦不住,9年后说出原因


班主任没有用学校的荣誉向他施压,而是和他谈了许久的尼采哲学,最后总结出:一个人需要平台来证明自己。柳智宇接受了班主任的意见,回到了集训点。实际上,他接受的应该是哲学。

别看他擅长理科,但真正让他感兴趣的是数学背后隐藏的哲学思维和逻辑美学。小时候,柳智宇就是个内向平和的孩子。他不像别的小孩喜欢撒泼打滚,而是愿意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书。他尤其喜欢蔡志忠的漫画,因此对中国古籍和传统哲学思想非常着迷。

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出家当和尚,父母哭求拦不住,9年后说出原因


后来,有个数学培训班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很喜欢把数学和哲学结合起来讲解。这让柳智宇更加对哲学感兴趣了。他总是会向自己提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到了大学,他参加了“耕读社”,专门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其中最吸引他的要数禅学。大二那年,他就经常去拜访高僧交流学习,也会留在寺庙做义工,切身感受佛学的洗礼。对他而言,学佛可以彻底解决一切心灵上的问题和痛苦。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需求,找到了内心的渴求,开始了寻找自我的探索旅程。

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出家当和尚,父母哭求拦不住,9年后说出原因


大学毕业后,即使他申请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机会。转而投身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千年古刹龙泉寺,出家当和尚,法号“贤宇法师”。这个消息震惊了全国,世人都不能理解他的选择,甚至觉得可惜,好好的数学天才就这么沉沦于古佛。就连他父母也不能接受。

对此,柳智宇给他们写过一封信,信里透露出了他在尘世中的孤独和对出家坚定的信念。

在寺庙的时候,他每天四点起床,按照规定进行诵经、学习、工作,中午准时吃饭,休息后继续学习、工作,晚上按时休息。这样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生活,彻底让他避开了世俗的侵扰,潜心修炼佛法古道。在此期间,他还研读了学诚大师的作品,仔细记录,反复翻看,并以学诚的名义发表了5篇文章。

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出家当和尚,父母哭求拦不住,9年后说出原因


这一呆,就是九年。柳智宇接受采访时也说出了出家的原因,他认为“学数学救不了世人,这个世俗太乱了。” 后来,学诚性骚扰事件曝光,这让柳智宇心中的信仰轰然倒塌。再加上这些年来对寺庙生活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对当初的选择产生了疑问。

这个时候,他的妈妈向他介绍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柳智宇突然觉得,一个人其实可以真实地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或不满,或抱怨,或欢喜。于是,他开启了第二次探索自我的旅程。

2017年,潜心研究心理学的他成功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执照,并且结合佛法古道开设了“佛系心理咨询”的课程。有人说,少年得志其实是不幸的,他们的成功来得太过顺利,没有经过打磨,没有经过摧残。就像破茧成蝶中被人从外面打开了茧蛹,这样出来的蝴蝶是不会飞的。

柳智宇自从被称为天才之后,太多的荣誉压在他的身上,随之而来的还有世俗的眼光、父母的期望、同龄人的敬而远之等各种压力。所以他时常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当他说出来的话不被人理解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封闭内心,独自承受孤独的侵蚀。慢慢地,他对自己的定位越来越模糊,也就越来越希望找到真正的自我。

数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并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佛学礼法的深入探讨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着他一路探索,最后找到了心理学的出口。与其说,他希望通过心理学开导别人,不如说他在一步步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开导了自己。

其实,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天赋,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但不可强求。或许对孩子而言,心里的追求并不和天赋一致。让他们遵从内心的选择,懂得分析利弊,学会承担代价,才能在这世间独立而自由地行走。赫尔曼·黑塞说过“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然而,这并非易事。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处在寻寻觅觅之中,虽然没有结果,但在寻找的过程中,他能够不断地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或许这个过程不被世人理解,甚至不被亲人接纳,但他有着坚定的勇气去对抗所有的阻力。

对于柳智宇的选择,我们无法评论对错。但是从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家长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