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3日,“863”計劃肇始出臺


1986年3月3日,“863”計劃肇始出臺

1986年3月3日,一封名為《關於追蹤世界高技術發展的建議》的建議書呈送中央,這是由四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聯名發出。(1999年9月18日,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1986年3月3日,“863”計劃肇始出臺

這封建議書由“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héng]執筆(時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核物理學家王淦[gàn]昌(時任核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無線電電子學家陳芳允(時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專職委員)、航天技術及自動控制專家楊家墀[chí](時任航天部空間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聯合署名。

1986年3月3日,“863”計劃肇始出臺

1986年11月18日,《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獲得國家批准,因是1986年3月份提出,該計劃又被簡稱為“863”計劃。

1986年3月3日,“863”計劃肇始出臺

該計劃選擇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動化、能源、材料等7個技術領域15個主體項目,並在1996年又增加了海洋技術領域。同年調撥資金100億人民幣作為專項資金(佔當年全國財政總支出的二十分之一)。

1986年3月3日,“863”計劃肇始出臺

“863計劃”將專家年齡限制在60歲以下,一大批年輕的科研人才由此被推到了科研最前沿,得到鍛鍊,迅速成長,成為支撐中國未來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

1986年3月3日,“863”計劃肇始出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