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一直是教育心理學裡面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是考試的重點,所以學好這一部分對教師招聘考試是很有幫助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初學時會覺得非常複雜,因為有很多的人物,很多的實驗以及實驗所得出的理論,所以我們必須去理解這個理論體系,這樣才能很好的掌握這個部分的知識。因此,這次的文章主要就是整理歸納這部分的常考考點,以方便大家之後的複習。

桑代克的試誤

實驗:餓貓開迷箱

一隻餓貓被關在桑代克專門設計的實驗迷箱裡面,能看見箱子附近放著一條魚,箱子裡面有一個開門的旋鈕,碰到這個旋鈕,門便會開啟。開始餓貓無法走出箱子,只是在裡面亂碰亂撞,偶然一次碰到旋鈕打開門,便得以逃出吃到魚。經多次嘗試錯誤,貓學會了碰到旋鈕去開箱門的行為。

主要思想:學習是通過嘗試錯誤而獲得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因此學習的過程是盲目的,充滿失敗和挫折。

常考考點:三條學習原則

準備率:指學習者在學習開始時的預備定勢。學習者有準備而又給予活動就感到滿意,又準備而不活動則感到煩惱,學習者無準備而強制以活動也感到煩惱。

練習率:指聯結的強度決定於使用聯結的頻次,即S-R聯結受到練習和使用的頻次越多,則聯結得越強;反之,則變的越弱。

效果率:如果一個動作跟隨以情境中一個滿意的變化,那麼,在類似的情境中這個動作重複的可能性將增加;反之,如果跟隨的是一個不滿意的變化,那麼,這個行為重複的可能性將減少。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實驗:巴甫洛夫的狗

狗見到食物會分泌唾液,聽到鈴聲不會分泌唾液。之後把食物和鈴聲同時呈現,多次實驗之後,僅僅只是呈現鈴聲,狗也會分泌唾液。

主要思想: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動物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作出反應。

主要考點: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

獲得與消退:

條件反射的獲得是指條件刺激反覆和無條件刺激相匹配,使條件刺激獲得信號意義的過程,亦即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

條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條件反射形成後,如果條件刺激重複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並最終消失。

刺激的泛化和分化:

刺激的泛化是指對類似刺激作出相同反應。

刺激的分化是指對類似刺激作出不同反應。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實驗:迷箱實驗

斯金納箱內裝有一操縱桿,操縱桿與另一提供食丸的裝置相連接。實驗時把飢餓的白鼠置於箱內,白鼠在箱內自由活動,偶然踏上操縱桿,供丸裝置就會自動落下一粒食丸,經過幾次嘗試,它會不斷按壓槓桿,直到吃飽為止。

主要思想:操作性行為時有機體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產生並由於結果的強化而提高了該行為在這種情景中發生的概率。

主要考點:

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

考點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實驗:觀察學習

讓兒童分別觀察現實的,電影的與卡通片中成人對玩偶的攻擊行為,然後給兒童提供類似的情境。結果表明,觀察過這三類成人榜樣的兒童都發生了類似的攻擊性行為。在另一項實驗裡面將4-6歲兒童分為兩組,兩組被試都觀看成人攻擊玩偶的電影,其中一組所看的電影結局是,這個發出攻擊行為的成人受到獎勵,而另一組觀看的電影結局是,這個發出攻擊行為的人受到懲罰。然後將兩組被試帶到有類似的情境的地方,結果表明,在自發的情況下,觀察到成人攻擊行為受到獎勵的被試比觀察到成人攻擊行為受到懲罰的被試,更多的表現出攻擊行為。

主要思想:

交互作用論: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觀察學習:又稱替代學習,是指通過對他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一個人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者矯正原有的行為反應,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作為觀察者並沒有外顯的操作。

主要考點:強化的分類

直接強化: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

替代性強化: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

自我強化: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