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不關 規矩要守

從瞞報謊報帶病回國的黎女士,到拒絕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再到要喝礦泉水的留學生和抱怨機場簡陋的歐洲歸國華僑……近日,個別歸國人員的不配合挑動著疫情下的公眾神經,在網上激起一片譴責聲。

國內疫情防控初見成效之時,境外新增病例陡增。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入境人員日均12萬人次,有境外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旅居史的回國者共達6.7萬餘人次。“外防輸入”已經成為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針對這一形勢,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了相應管理措施。北京、上海等地要求入境人員需隔離觀察14天。而在過去的兩個月裡,正是憑藉全國人民自覺配合隔離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得到控制的局面。

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他人負責。這個節骨眼上,一些回國人員眼中卻只看到自己,無視疫情防控大局,最終害人害己。黎女士的瞞報行為,導致了同機59名密切接觸者均被隔離,黎女士丈夫也在3月16日確診。

目前,北京警方已經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對黎女士進行立案偵查。最高法等五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明確,檢疫傳染病染疫人或者染疫嫌疑人拒絕隔離、不如實填報健康申明卡等六類行為,可按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定罪處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隨著境外輸入病例的增加,防範措施必然更加嚴格,檢驗程序更加複雜。而這些規矩,說到底是對每一個公民生命權的保護。瞞報病情對公眾的威脅巨大,拒絕隔離、衝闖關卡等無理行為也加劇了抗疫的成本。疫情發生以來,不論是醫療機構、街道社區,還是當下的機場口岸,工作人員已經重負在肩。

祖國始終向同胞敞開懷抱,中國始終向世界敞開大門。歡迎回家,是祖國對所有在外同胞的關懷;但入境以後自覺自律服從隔離安排,也應是所有歸國同胞該有的覺悟和必須的選擇。疫情依然具有不確定性,無論從何而來,入鄉理當隨“俗”。

當然,必須要指出的是,絕大多數歸國人員是在積極配合防疫工作的。同樣值得警惕的,還有對海外同胞的標籤化和汙名化。“未來一週11萬人將從歐洲到北京”、“美籍華人感染後回國治病,因要自費而投訴”等謠言裹挾著民意肆意狂奔,這些為收割流量而煽動民意的謠言,是另一種形式的添亂。

群體向來容易被情緒帶跑偏。兩個月來,這場疫情讓人們體會到了許多悲壯和感動,但也見識了善忘和惡毒。“千里投毒”“滾出中國”等不負責任的言論除了撕裂同袍之情,別無他用。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下,疫情沒有國界,也不分地域和種族。

“當前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恐懼、謠言和汙名化。事實、理性和團結是我們最大的力量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