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不滿半月再度緊急降息,我國未跟,A股將怎樣?


今天,市場最重磅莫過於美聯儲緊急降息。作為金融資管行業媒體,財視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對此事件進行研究與分析。

當地時間15日,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0-0.25%的超低水平,並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據悉,這一利率區間實際就是零利率。

美聯儲緊急降息,市場不買賬

美聯儲再度降息在預期之中,意外的是時間:3月3日,美聯儲為應對股市暴跌緊急降息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降至1.00-1.25%,之後全世界分析師都預期美聯儲將在3月18日會議上再次降息。不想美聯儲提前4天宣佈降息100個基點,併疊加7000億美元大規模量化寬鬆、將銀行緊急貸款貼現率下調125個基點至0.25%並將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等措施。此舉也是美聯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單日行動。

根據美聯儲聲明,此舉是為了緩解新冠病毒對經濟活動造成的壓力、提振股市,前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在抨擊美聯儲在降息方面行動遲緩和力度不夠。針對本次降息,特朗普表示非常高興,“市場人士應該感到非常興奮”。

不過,降息沒能阻止美股三大股指下跌,其跌幅一度觸及交易限制區間,同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32個基點。美聯儲降息是出於好意,然而,一步到位的大幅度降息、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等救市計劃反而加重了投資者的擔憂,令市場憂心美聯儲掌握了市場沒有看到的負面信息。財視中國記者也注意到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對此新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美國應對股市下跌的舉措已經比歷次危機的舉措要大了,美聯儲完全是把市場看成崩潰了。

央行為何如此淡定?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同時是我國5500億元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落地的時間。

半個月以來,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也包括國際原油價格大跌的打擊),全球股市震盪,為此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都採取了降息行動,但目前為止我國僅是實施定向降準。除了釋放5500億元長期資金,央行公告還顯示,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今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

財視中國記者根據資料發現這不是我國央行第一次不跟隨美聯儲降息步伐了。從近幾年的情況看,我國貨幣政策都是立足於國情,保持著相對獨立。

綜合多位首席經濟學家和首席分析師的觀點來看,由於新冠病毒疫情首先在我國爆發,2月我國已經下調了MLF利率,並出臺了增加市場流動性投放、專項再貸款等舉措,可以說在疫情影響下,這次實際上是我國央行引發了降息行動。

另一方面,“新冠”爆發以來由於及時採取了疫情防控和對沖調控措施,除了節後開市首日,市場基本是在正常區間內波動,我國資本市場運行整體而言較為穩健。同時,我國股市、債市都處於估值窪地,國際金融市場恐慌平復後會有一部分資金流向中國市場,讓我國更為寬鬆。因此,我國近期降低MLF利率的迫切性並不高。

不過,財視中國記者發現分析人士也指出,本次MLF未下調不影響LPR下行。

A股下一步怎麼走?

由於海外風險的衝擊,今日開盤後A股三大股指高開後持續走弱,截至收盤,滬指下跌超3%,失守2800點。“定向降準落地”似乎並未起到預想的提振效果。

但整體而言,今日A股下行其實不在意料之外:上週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多國股指觸發熔斷,美股更是一週熔斷兩次,週日美聯儲緊急降息至零區間更是一時間加劇了市場恐慌,美股再度大跌。相關消息顯示,歐洲市場、日韓市場亦在下跌,北向資金今日仍是淨流出。

相對於一時下跌,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的表現。儘管短期內A股難以避免海外負面情緒、外資短期資金流動等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拖累,但有關分析指出,A股市場的波動性會小於海外:

● 國內的政策工具相較海外更為充足(空間也更為充足);

● 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仍然偏低;

● 市場流動性整體較為充裕;

● 當前國內疫情明顯好轉;

而從近日的情況來看,相對於海外市場,A股的跌幅明顯較小,可以說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和抗跌性,這也是市場普遍視A股為“避風港”的因素之一。


繼美聯儲緊急降息後,已有包括中國香港在內的多個國家及地區宣佈下調基點,預計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國家和地區跟進。不過,歐洲、日本本就處於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狀態,降息空間極小,效果恐怕也不如預期。另一方面,促成美聯儲本次降息的一大因素就是“新冠”在美國乃至海外的蔓延,對海外而言,當務之急除了出臺經濟刺激政策,還需拿出更有力的疫情防控手段。

海外疫情何時迎來拐點尚且不知,疊加其他風險因素,目前海外市場風險尚未結束,對A股的影響也需要保持密切跟進和關注。因此,現階段投資者對於風險資產、資產配置不妨保持謹慎。


財視中國創立於2014年,是國內前沿的金融財經媒體。為社會菁英人士帶來實時深度的金融財經行業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