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願我的故事細水長流,敬你的孤獨擇日而終。關注微光,看盡世間百態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01.“怎麼會有這樣對待自己親生女兒的媽?”

電視劇《安家》播出到現在,被網友讚歎很是接地氣,裡面出現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典型案例,尤其是當知道這些素材都是取自真實事件時,很容易讓大家產生情感共鳴。

無論是騙公婆傾盡大半輩子的積蓄買房,自己心安理得住進去的老嚴兒媳,還是霸佔老洋房“釘子戶”的太表姑奶奶,還有為了得到遺產、拖到老人去世的兩個外甥,都是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

而一直有很大存在感、像陰霾一樣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的,那就是女主角房似錦的媽媽了。

最近這種媽屢屢出現在影視劇中,《安家》的潘貴雨和《都挺好》的蘇明玉媽媽,還有《歡樂頌》的樊勝美媽媽,還有張韶涵的媽媽,都是共同的媽,那就是讓人覺得“怎麼會有這樣對待自己親生女兒的媽”。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中國有句古話:虎毒不食子。還有句老話:為人父母天下至善。可是,潘貴雨不同,在微光看來,她應該是“虎毒不食兒子,食女兒”。

為了逼房似錦給弟弟還房貸,潘貴雨不惜毀掉女兒的名譽,讓女兒失去工作,甚至用女兒最親近的爺爺的生命當幌子,壓榨女兒的每一滴血,直至爺爺去世,房似錦沒能回來見爺爺一面。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在喊著“男女平等”,可是有著“男尊女卑”的醜陋觀念的人依舊不在少數,他們明目張膽地認為:男孩是親生的,而女孩是來討債的,賠錢貨,不如多要點錢實在。

甚至有的父母表面上一碗水端平,實際上“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一旦發生一些問題,這種區別對待是很明顯的。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02.現實中的“潘貴雨”們!

我們看《安家》的時候,忍不住就想:怎麼會有這種母親呢?但實際上,藝術來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讓我們來看看現實生活中,那些“潘貴雨”吧!

@阿飛:老家有一戶人家,我們那裡都知道,父母做生意的,年收入幾百萬,家裡豪車不少,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

姐姐20多歲,在工廠打工,一個月只能休息2天,掙4000多塊錢,特別辛苦。而弟弟還在上大學,吃香的喝辣的,一週的生活費就頂姐姐一個月的工資。

姐姐想要學鋼琴,父母說她浪費;可是弟弟說想要一輛寶馬車,父母立馬就買回來了。而且,母親很早就告訴女兒:家裡所有東西都是留給弟弟的,沒你的份兒!嫁人只給你20萬嫁妝就夠了!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塵封:我的女同事就是“房似錦翻版”,老家是山裡的,家裡還有個弟弟!一個女孩子,在外辛苦打拼,常常有了上頓沒下頓,家裡都不聞不問,從不會主動打電話,哪怕問一句苦不苦、累不累。

過了幾年後,女同事的工作剛剛穩定下來,自己的工資除了交房租也能勉強溫飽,父母就像吸血鬼一般撲上來,要求她給弟弟買房,要付首付,還要還房貸。

而且,母親還威脅她,要麼直接回家相親,換男方二十萬彩禮,要麼就每年給家裡上交兩萬塊錢。因此,女同事特別拼,可她的手裡依舊沒有錢。

@小狸:和媽媽一起在追這個劇,看完潘貴雨的時候,我媽居然問我:“潘貴雨有錯嗎?給弟弟買房,哪兒有錯?家裡養了她長大,她不該給錢嗎?”我媽說完這句話,我就覺得後背一陣發涼。

我自從上大學的那天起,就沒有再花過家裡一分錢,都是自己半工半讀的,學費、電腦、手機,都是我自己賺的。可是弟弟上大學的時候,花錢大手大腳的,每個月都會給幾千生活費,我媽還經常打電話問他夠不夠。

現在剛工作沒幾年,我媽就老是嘟囔著,讓我給她錢花,每個月都要給她錢,美其名曰“養老費”。剛看到潘貴雨那裡的時候,潘貴雨找房似錦撒潑要一百萬,我媽說:“人家要一百萬,我不多要,50萬就行!”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03.血濃於水,但有些父母是“吸血鬼”

雖說已經21世紀了,在一些地區,“重男輕女”的現象依舊比比皆是,嚴重的,甚至會陷入極端。

2014年,刁老太和兒子住在北京,認為在深圳工作的女兒收入高,要求女兒每月支付贍養費8000元及支付購房款300萬元。

女兒不同意,老太去女兒單位大吵大鬧,當面辱罵毆打女兒,還給女兒單位領導寫信,敗壞女兒名譽,全然不顧自己女兒還有肝硬化。

此事後來上至法院,女兒拿出一份協議,原來早在2004年,女兒就與刁老太和兒子達成協議,一次性支付50萬元的“終身贍養費”,今後不再負擔父母的任何費用。

法院駁回了刁老太的上訴要求,但出於人道主義,每月向刁老太支付200元贍養費。

2002年,有個曾轟動一時的案子,一位叫趙玉令的父親,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與女婿,只因女兒不拿錢幫兒子買房。

女兒與女婿都是高知分子,一直很努力,還拿了全年獎學金,去美留學的錢、結婚的錢都是男方家掏的。女兒懷著身孕,學習之餘還打工掙錢,她源源不斷地寄錢回家,幫家裡建起新房。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弟弟有癲癇,快30歲了娶不到老婆,好不容易有個答應的,條件就是在縣城買一套房,父母就把希望都寄託在女兒身上。可是女兒暫時沒那麼多錢,再加上自己還有孩子,就想緩一緩。

女兒給了家裡1600美元,摺合當時人民幣約一萬多,自己只留了路費。沒想到父親越想越氣,整個人都陷入瘋狂:“女兒白養了!唯一的兒子因為她不肯幫助,娶不上老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我活不好,你們也別想好好地活!”

最終,父親拎著斧頭,用力砸向沉睡中的女兒女婿……法庭上,父親還在說:“我不後悔。”

04.有的兒女是討債的,有的父母是討債的

這世界上,有的兒女是討債的,比如房似錦的弟弟、潘貴雨的兒子;而有的父母是討債的,比如潘貴雨。在這些父母的眼裡,兒子是親人,女兒根本不算人。

俗語云: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坑害了多少無辜的女人!女兒早晚都會嫁出去,嫁出去後就是婆家的人,和自己家沒關係了,掙的錢也不會拿回來,所以是“賠錢貨”。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然而同時,父母又用“血濃於水”來道德綁架,血緣至親的關係是無法更改的,也是無法替代的,於是就被軟硬兼施,非要榨乾女兒身上最後一滴血。

05.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不知道為什麼,如今,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尤其在這個女人已經豎起旗幟,要站起來與男人平等的時代。

微光其實有點不太理解,很多時候,女兒被母親嫌棄,卻是父親想要護著,儘管常常會因為母親太強勢而無可奈何;而那個一面凶神惡煞的母親,同時也是慈愛的,她慈愛的對象只有兒子。

為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媽媽慣著兒子,爸爸護著女兒呢?

可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男尊女卑的真正獲利者,是男人。那麼,過去就被“重男輕女”思想嚴重腐蝕的女人,在做了母親後,為什麼要依舊沿襲這個老舊腐朽的觀念?

有句話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說的就是生不出兒子的女人,會被人瞧不起的。

說到底,還是利己主義。“母憑子貴”已經是幾百年的老套路了,雖說過於迂腐,但已經根深蒂固。

即便是在倡導“男女平權”很多年的當今社會,女性為了翻身努力奮鬥,有了能力,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可遇到這樣的爹媽,依舊是“不死也要扒層皮”。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06.遇到“潘貴雨”該怎麼辦?

《都挺好》裡,蘇大強最後得了阿茲海默症,對蘇明玉反而特別好,蘇明玉選擇了原諒,並辭了千萬年薪的工作,選擇在家陪伴父親;

《安家》裡,房似錦終於態度強硬起來,聲稱要與自己家斷絕關係,可是畢竟血濃於水,潘貴雨癌症去世,臨終道歉讓房似錦釋懷。

現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戲劇性的大結局,沒有那麼多遺失的美好溫暖會突然而至。那麼,現實生活中,攤上“潘貴雨”這樣的父母,該怎麼辦呢?

1.態度強硬,甚至潑辣一點

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就是這樣,弱肉強食,欺軟怕硬。你越是軟弱,越是妥協,對方越是得寸進尺,越是覺得你好欺負。

倒不如像《歡樂頌2》裡的樊勝美一樣,不僅保持經濟獨立,還要態度強硬起來,面對強盜土匪,撕破臉也沒關係,大不了上法院,有證據就不在怕的。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2.一次性付清“終身贍養費”

就像之前那個刁老太的案子一樣,如果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簽訂一份協議,一次性付清“終身贍養費”。

這樣,之後贍養老人的事,就跟自己毫無關係,也不用永無止境地填補那個“無底洞”,被老人一次次要錢,最後都進了弟弟的口袋,還恬不知足。

3.弟弟自己醒悟

每每看到這種劇情的時候,微光就一直在想,當父母的思想根深蒂固、無法動搖的時候,如果兒子但凡有一點點的上進心,像女兒一樣拼了命去努力奮鬥,都不至於要女兒掏空自己,去接濟兒子。

可惜,在父母溺愛下成長的男生,很少有自己的事業心的,在溫室裡長大的花朵,是經不起外面風吹雨打的考驗的。

假如兒子自己可以幡然醒悟,主動拒絕母親去道德綁架姐妹,也就不會有接下來無休止的經濟糾紛與家庭矛盾了。

《安家》:最讓人悲哀的是,“重男輕女”的主體實行者,還是女人

07.“有些東西別人早早就能擁有,我走得慢,來得晚,但我有耐心”

不過,原生家庭雖說是無法選擇的,但是,你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怎樣過。命運也許給了你一把糟糕的牌,但你一樣可以主動掌握命運,去打好它。

別再怨恨你的原生家庭,因為那無法改變;有那份時間,倒不如去期待明天,因為只有明天,你才可以矯正命運。

即便滿地荊棘,但你可以去一點點打碎、重塑、建造自己新的人生,需要十年又怎樣?二十年又如何?只要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一點點,慢慢來。

如果你想要得到什麼,那就靠自己的能力去得到,不自救的人生永遠都是痛苦的。當你通過奮鬥找到前途,有了獨立的精神和堅強的個性,也就擁有了對抗世界的信心。

願你最終,可以為自己恣意而活!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潘貴雨”嗎?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