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文 | 周銳

從2018年炎亞綸爆出劈腿事件,到2020年吳尊參加備婚真人秀《婚前21天》,飛輪海這個已經解散9年的“古早”偶像男團,陸續以各種早年黑料、成員暗鬥與奇葩事件走進新生代流量場,被各年齡層追星粉絲稱為“常看常新的寶藏男團”。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這場意料之外的二度走紅,怕是讓娛樂行業裡各類苦心經營的專業經紀人與公關都摸不著頭腦,這也是在如今這個娛樂撒野時代,才能出現的魔幻走紅事件。

幾天前,吳尊大大方方的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與妻子的舊照,配文“24年前拍的照片,回想起來,我們一起完成太多的事了”,以此為即將參加的真人秀《婚前21天》預熱。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這張照片為節目帶來了多少熱度不得而知,但是卻意外挑起了公眾對吳尊結婚時間的好奇。

節目預告中吳尊曝光了他與妻子的結婚證,證件上顯示二人於2004年12月2日登記結婚——而飛輪海2005年12月28日正式成團出道,此前吳尊爆出隱婚事件時曾對外解釋自己2009年才結婚——於是飯圈內一場關於古早偶像是否失格的討論如火如荼的展開:我的偶像在出道前就結婚了,算不算偶像失格?

公眾對吳尊的好奇火速延伸到了整個飛輪海,於是公眾又迅速發現,飛輪海的另一成員炎亞綸也沒有閒著,他在脫口秀《花花萬物》一段“飛輪海私下不聯絡,不是朋友”的採訪,又為飛輪海新舊粉絲考古提供了史料,而其他三位成員迅速在INS上的內涵互動,也成功讓飛輪海“合與不合”的老生常談翻出了新花。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輿論市場順藤摸瓜,再一次將這個組合從成團到解散的各類事件梳理了一遍,發現了這是一個極具戲劇性與不可複製性的偶像男團。

成員隱婚、暗鬥、整容、感情糾葛、業務划水……每件事放在現今任何一個男團身上都是滅頂之災,但他們在經歷中這一切之後不僅還活躍在娛樂圈,還憑藉著這些讓偶像們戰慄的經歷,在2020年獲得了新的關注。

而飛輪海也似乎成為了臺灣偶像產業的一個隱喻,從極盛輝煌、極盛荒唐到如今釋然、被動進入新的偶像市場,所有失格偶像都想變成飛輪海。

飛輪海背後的臺偶黃金時代

公眾或許能夠輕易察覺,飯圈輿論對於飛輪海各類奇葩事件的態度與現在偶像失格事件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飛輪海四位成員,每一個都是有故事的人。在偶像職業操守層面,吳尊出道前隱婚、汪東城與炎亞綸不可說的二三事和他們各自的桃色新聞、辰亦儒“打臉式”結婚,放在現今的偶像標準裡算是全員失格。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辰亦儒與此前的緋聞女友曾之喬宣佈結婚)


在偶像業務能力方面,豆瓣鵝組網友評價他們是一個“不能唱、不能跳、不能唱跳”的摸魚男團。網絡上飛輪海各類演出車禍現場、假唱等視頻資料層出不窮。

炎亞綸直言不諱,因看見曾經韓團東方神起的表演而感到“自己好爛”,網友翻找出了這場表演,飛輪海在臺下看著東方神起表演目瞪口呆的樣子被截成動圖,成為飯圈的新段子。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但是時隔9年,公眾再找出這些失格事件與表演黑料時,對飛輪海的態度不是絕對的抨擊與非議,而是帶著一種黑色幽默式的調侃,甚至是溫情的緬懷。

“這幾天鬱悶生活的快樂源泉——飛輪海,雖然這個組合,不能唱不能跳不能唱跳,但是他們的每一首歌我都會唱。”

這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飛輪海2005年成團出道,2011年走向解散,這期間也正是臺灣偶像產業黃金時代的下半程。

業界將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的小虎隊視為臺灣偶像產業黃金時代的開端,90年代臺灣紅孩兒、豹小子、四大天王等偶像組合出現,林志穎成為了“亞洲小旋風”,金城武、吳奇隆、蘇有朋等偶像小生人氣高漲。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到了21世紀,日韓偶像產業已經逐漸成熟,臺灣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兩股偶像勢力。一股勢力是喬傑立娛樂、華研國際、索尼音樂、金牌大風等為代表的偶像經紀、唱片公司,市場上陸續出現了SHE、4 in Love、5566、183CLUB、KONE、七朵花、颱風等偶像組合,周杰倫、蔡依林、蕭亞軒等偶像歌手。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一股勢力是可米傳媒等以劇集、電影打造偶像的經紀公司。2001年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風靡亞洲,偶像劇造星能力發酵,F4、可米小子等偶像組合出現,同時賀軍翔、楊丞琳、柯震東等偶像演員以偶像劇或電影獲得認知度。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飛輪海則是由可米傳媒與華研國際音樂合力打造的偶像男團,這就意味著這個男團是兩條腿走路的模式。一方面推出各類專輯單曲。飛輪海由師姐團體SHE幫扶,迅速增加知名度,並出現了具備傳唱度的代表作,80、90一代誰都聽過《只對你有感覺》等歌曲。

另一方面,飛輪海以“團劇”《終極一班》《終極一家》《花樣少年少女》《公主小妹》等佔領偶像劇市場,熱血中二感爆棚的超能力劇集和青春偶像劇集雙管齊下,四名成員都有了各自代表性的作品,形象日益清晰。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這個時代背景下,一個偶像的走紅與其自身實力其實並無絕對聯繫,2005年到2011年間,飛輪海走紅是當時臺灣偶像產業輝煌時期的時代饋贈。

偶像市場爆棚的臺灣娛樂圈,歌手市場神仙打架,影視市場偶像劇席捲亞洲,這段時光註定被銘記,而飛輪海的四位成員憑藉個人形象就坐上了這趟開往流量的列車,在兩個市場砸下的每一個水花,都能變成80、90後青春歷史裡的印記。

於是當2020年公眾再來挖掘這個神奇男團的諸多花邊新聞的時候,首先感受到的是9年時光形成的情懷濾鏡。

即便這四位成員以現在偶像市場的標準來看,已經全面崩塌,但是公眾依舊記得他們在青春時光帶來的美好情緒。

其次是時光造成的情緒滯後。單就以飛輪海各類業務車禍、緋聞實錘、人設崩塌等事件,核心粉絲崩潰是合理的。但是大部分事件依舊是9年前的古早史料,新爆出的桃色緋聞放在一個均齡37.5歲的男團裡,也不至於罪不容誅,況且這個男團已經解散了。粉絲就算有被欺騙的憤怒,也無從發洩。

換言之,飛輪海早已從偶像市場“畢業”了,他們是“時代的眼淚”,對他們憤怒不足,回憶有餘。

2020年飛輪海以“失格”走紅,“偶像”的標準變了嗎?

市場現在需要討論的問題或許是,飛輪海作為一個“過世”男團,為何能在2020年瘋魔的娛樂市場靠著黑料重新翻紅?

這或許跟國內飯圈發展有關。如果要具體探究內娛市場飯圈何時崛起,時間是模糊的。

2005年《超級女聲》橫空出世是一個節點,在日韓飯圈文化尚未完全進入內地娛樂市場之時,粉絲以全民手機投票、貼吧宣傳等形式打造出了至今屹立不倒的頂級偶像李宇春,但所謂的飯圈還並不明顯。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2012年上海成立了SNH48組合,2013年TFBOYS出道,這似乎也是一個節點。國內依託互聯網,引進了日本傑尼斯、48系等成熟的偶像工業模式,出現第一批養成偶像。從這時起,國內飯圈的存在感開始日益增加。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但這時飯圈是一個相對的小眾圈層,有自己的活動規則,偶爾以極端事件出現在大眾視野,但是頻率相對較低。

真正讓內地娛樂圈開始“泛飯圈化”的是2018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偶像養成綜藝催生著國內飯圈迅速生長,粉絲群體極速復刻了日韓的飯圈文化,並加入本土特色。

“飯圈”不是一個圈層,而是粉絲行為機制的一種代名詞,並且覆蓋的領域迅速擴大。一部劇集、一檔綜藝就能催生一個頂級流量,隨之而來的粉絲打造數據、組織反黑、升級舉報等行為。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泛飯圈化相對的是流量市場對偶像的篩選也日益嚴格。一個偶像一旦獲得了關注,那麼從個人形象、業務能力、職業操守、人格品性、家庭背景乃至粉絲管理等全方位都將被互聯網剖析,這種剖析帶著排他性。

國內偶像市場上的頂流,大多處在粉絲群體擁躉,但是公眾市場上褒貶不一的狀態,業務能力沒有受到大眾認可是根本原因之一。而一旦頂流們出現超乎大眾預料的行為,就會掀起輿論戰。

2019年蔡徐坤與B站因鬼畜視頻產生的矛盾,至今被娛樂市場認為是偶像失敗公關範例之一;相聲頂流張雲雷幾次“禍從口出”被輿論抓住把柄;2020年肖戰自己沒有出現問題,但是其粉絲與AO3的矛盾,直接讓他成為同人圈公敵。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這種環境下,大部分偶像為了減少行差踏錯,要麼被迫成為了隱藏自身性格的“空心人”,要麼因為前期黑料與漏洞被市場洗牌。

飛輪海如果在2020年以偶像出道,那麼會不會走紅先不談,不過關的業務能力、性格各異的成員、團內極強的戲劇史詩,應該能讓飯圈罵戰進入新的篇章。

可飛輪海以花邊黑料獲得流量關注,卻是在偶像市場普遍追求盡善盡美、偶像“造神”的大趨勢下,給市場提供了一個差異化選擇。

粉絲控評打榜,沒有大事件發生的情況下,邊緣路人不主動獲取信息,幾乎難以觀察到一個偶像真實的情感表達和業務反饋。

而飛輪海作為一個已解散的男團,毫不留情的用史料戳破了這層“窗戶紙”,他們無意中揭示了偶像產業裡真實的一角。

因吳尊隱婚“翻紅”的飛輪海背後:臺灣偶像逝去的黃金二十年


而這場曝光不需要偶像或者飯圈付出任何代價,看個熱鬧之餘還能皆大歡喜。

同時,所有人都明白,市場對飛輪海的關注度不會太很長久,輿論造星具有隨機性,娛樂圈的走紅從來都帶著相當的魔幻色彩。而對大眾而言,偶像如何、飯圈如何、產業如何都不重要,大眾找到一個地方肆意撒歡,熱鬧完就會自己散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