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年內上演第三次熔斷 投資者擔憂美經濟衰退風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週一,美股三大指數開盤觸發熔斷,盤中一度跌幅收窄,但在負面情緒下,美股三大股指在尾盤加速下跌,並以重挫收尾,其中道指創下1987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截至收盤,道瓊斯(20188.5195, -2997.10, -12.93%)工業指數收跌12.93%,標普500指數收跌11.98%,以及納斯達克(6904.59, -970.28, -12.32%)綜合指數收跌12.32%。

  這是美股今年來的第三次熔斷,上週美股曾兩次觸發熔斷,此前美聯儲意外宣佈降息100個基點,以抑制因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下滑,但卻引發了市場恐慌。恐慌指數VIX上漲28.59%,報56.45點。

  高盛(154.66, -22.51, -12.71%)表示,美國經濟將在3月底和4月大幅收縮,這一短期滑坡有可能被正式認定為衰退,而摩根大通(88.36, -15.55, -14.96%)分析,市場認為發生衰退的可能性高達80%,真實情況或許可能已經陷入衰退。

美股年內上演第三次熔斷 投資者擔憂美經濟衰退風險

  美股開盤即熔斷 歷史罕見

  昨日,標普500指數開盤即暴跌超過7%,觸發機制,停盤15分鐘。這是美股最近兩週以來第三次熔斷,也是歷史上第四次熔斷,多隻科技股股價暴跌超過15%。在恢復交易後,股價普遍短暫回漲,但此後再度暴跌。收盤時,道瓊斯指數狂瀉近3000點,創下史上最大單日下跌點數,這是其自1987年“黑色星期一”之後最糟糕的一天。

  收盤時,道瓊斯指數下跌2997.1點,至20188.52點,降幅為12.93%;納斯達克指數下跌970.29點,至6904.59點,降幅為12.32%;標普500指數下跌324.89點,至2386.13點,跌幅為11.98%。三大股指均處於熊市。

  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認疫情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這導致VIX恐慌指數大漲43%,飆升至82.69點,創下歷史新高。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已經將美國第一季度GDP增長預期從0.7%下調至零,並預計第二季度萎縮5%,下半年回升後的全年預期下調至0.4%。

  整體來看,銀行類公司週一受創最嚴重,花旗集團跌幅為19.30%,美國銀行(20.44, -3.72, -15.40%)和摩根大通跌幅也均超過了15%,而德意志銀行、巴萊克、匯豐控股(28.14, -1.76, -5.89%)、富國銀行(26.5, -4.39, -14.21%)也普遍遭遇重挫。與此同時,嘉年華郵輪等郵輪概念板塊以及西方石油(12.02, -2.24, -15.71%)等石油股也均大跌。

  科技公司方面,市值排在前四名的微軟(135.42, -23.41, -14.74%)、蘋果(242.21, -35.76, -12.86%)、亞馬遜(1689.15, -95.85, -5.37%)和谷歌(1084.33, -135.40, -11.10%)母公司Alphabet,自2月創下歷史最高收盤以來,總共已蒸發了1.3萬億美元。其中,微軟損失最大,損失了約4052億美元。過去一個月時間,四家公司股票跌幅均超過了20%。但分析師認為這並沒有結束。Evercor ISI數據顯示,由於疫情引發的市場拋售,Alphabet股價還可能下跌30%至40%,另一家則是Facebook(146.01, -24.27, -14.25%)。


美股年內上演第三次熔斷 投資者擔憂美經濟衰退風險


  根據分析,美股市場行情主要是對週日美聯儲緊急並且激進降息做出的反應,市場害怕:

  1)美聯儲知道市場不知道的壞消息,

  2)聯儲能繼續救市的招數所剩無幾。而促使在尾盤出現加速下挫的因素是特朗普總統承認,疫情有可能會延續到7月或8月,這讓市場對經濟影響更為的悲觀。

  而接下來或許對於市場最重要的消息之一,就是看白宮計劃在美國時間週三或者週四宣佈的針對疫情的法案,其中可能會包括針對消費者的減稅措施,以及為航空業提供救助。

  《華爾街日報》表示,股市現狀充分說明投資者恐慌情緒已達何種程度,他們擔憂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大流行”(Pandemic)後,全球供應鏈被攪亂,工廠可能因此停工,感染人數急劇增加。儘管各國央行和政府為了維持經濟發展已經出臺不同程度的刺激措施,但目前為止還未能有效安撫市場情緒。


美股年內上演第三次熔斷 投資者擔憂美經濟衰退風險


  投資者擔憂美國經濟衰退 摩根大通:可能已經進入衰退

  “美聯儲做了一件英雄般的事情。”Keel Point的首席經濟顧問 (Steven Skanck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曾在前尼克松、福特、卡特和里根政府擔任經濟工作人員。他在談到擴大對企業和工人的財政刺激措施時表示:“但公司、企業,以及市場,都在等待白宮和國會上週提供雙方達成之協議的更多信息,它們正在翹首以盼。”

  也有分析人士稱,美聯儲採取什麼措施已不重要,唯一能消除市場恐慌情緒的方法,是看到新冠肺炎患者數量開始下降。

  《紐約時報》分析稱,儘管美聯儲意在刺激經濟,但這些“大動作”反而被市場視為經濟即將陷入困境的信號。這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包括疫情可能嚴重損害全球各行業的營收、削弱消費需求,增加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等,導致投資者堅決拋出風險資產。分析人士稱,這場危機超出美聯儲的能力範圍,它唯一能做的是想方設法減輕衝擊。

  瑞穗銀行(Mizuho Bank)的分析師Vishnu Varatha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拿出了‘大炮’”,但美聯儲的行動“未能成為市場的決定性後盾”,並補充稱:“市場可能認為美聯儲的反應是恐慌,從而加深了自己的擔憂情緒。”

  富國銀行私人財富管理公司(Wells Fargo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Adam Taback表示:“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如果人們進入‘冬眠’,那麼這次‘冬眠’會持續多久,而我們無法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這不是兩個星期的事情,這將在市場上持續幾個星期,而不是兩週。”

  美國2月零售銷售數據快要出爐,因為該數據一般對行情的衝擊力非常大,所以該數據具有“恐怖數據”的俗稱,但在經歷過歐美疫情對行情的衝擊後,預計本次數據的影響力也會減弱。由於美國疫情數據公佈的不透明和實際檢測量的的不足,市場對美國疫情的擔憂情緒較大,未來一週對金融市場影響的潛在“黑天鵝”所在。

  高盛稱,由於消費者和企業削減開支,美國經濟將在3月底和4月大幅收縮,這一短期滑坡有可能被正式認定為衰退。

  無獨有偶,摩根大通的John Normand表示:“根據金融市場各類資產所消化的預期,市場認為發生衰退的可能性高達80%,這是有史以來美國尚未真正陷入衰退情形下的最高紀錄,不過我們可能已經陷入了衰退。”

  高槓杆成另一隱憂 美國機構預判底部分歧巨大

  隨著貨幣政策逐漸失效以及美聯儲束手無策,分析師已經不再討論美國經濟是否陷入衰退,而是關注美國經濟將以何種形態復甦,凸顯市場對於經濟下行的憂慮。

  分析師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出現“V”型復甦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情況是“U”型復甦,即美國經濟在復甦之前還需要更長的時間繼續探底。同時部分分析師認為,如果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且政策工具缺失,美國經濟可能陷入“L”型增長。

  許多著名基金經理在美聯儲降息前夕就認定,由於公共衛生事件的擴散,美聯儲或會在原定的議息會議之前降息,以幫助遏制潛在的經濟增長放緩,但,降息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也不會讓人們更加清楚衛生事件可能給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在政府官員想出更具體的財政對策應對衛生事件之時,美聯儲的舉措最多隻能給交易員,而並非美國平民帶去安撫。美國經濟形勢比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IMF甚至表示,準備好調動1萬億美元貸款能力用於抗擊疫情;呼籲全球提供貨幣、財政和監管的支持;為了防止疫情對經濟造成長期損害,有必要出臺額外的財政刺激措施。

  越是經濟情況不好,越要加大救市力度,這無疑加劇了市場的恐慌。事實上,美股處於多年來的高點是不爭的事實,而美國公司為回購而產生的財務槓桿也是巨大的問題。

  任澤平今日凌晨的最新研報認為金融危機來襲,其表示,全球金融市場雪崩,疫情只是導火索,根源是長期貨幣超發下的經濟、金融、社會脆弱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至今,12年過去了,美國歐洲主要靠量化寬鬆和超低利率,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債務槓桿上升、居民財富差距拉大、社會撕裂、政治觀點極端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美國面臨股市泡沫、企業債務槓桿、金融機構風險、社會撕裂四大危機。歐洲、亞洲等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金融服務公司古根海姆首席投資官表示,標普500指數可能會跌至1600點。不過高盛根據美聯儲模型(即股息貼現模型)以及歷史經驗工具來預測潛在的標普500指數走勢,該行認為標普500指數底部在2000點。

  另外,事件驅動的熊市通常會伴隨著劇烈反彈,因此該行目前仍預期標普500指數會在2020年年底達到3200點。

  瑞信分析師則認為,預計到年底,股票市場將“遠遠高於當前水平”,但股市觸及谷底的條件尚未全部到來。預計未來12個月市場將上漲15%-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