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該怎麼辦?

亓槭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躁動的,叛逆的,對於父母如果沒有正視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容易傷害到孩子,從而引發家庭危機。那麼,面對叛逆的青春期,父母該如何與子女交流呢?

1、保持自己的頭腦冷靜

孩子叛逆,父母一般會不滿,一般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制孩子。其實,此時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進行溝通。孩子叛逆時,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

2、切勿過分保護孩子

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培養自立能力和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告訴他思考問題要多從正面去想不要總有怨言。父母也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

3、信任孩子

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我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麼好的一面。因為他們處於半成人期、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魏信


孩子青春期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我太有發言權了,我兒子今年上高一,剛滿十六週歲,剛上初中的時候,你叫他去東,他偏往西,反正就是喜歡唱反調,而且你越急他還越不聽。後來我們都是小聲教小聲說,而且有時候還要耐心說好幾遍。反正就是耐心,心平氣和聊天,希望對各位家長有用吧。


那年的you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各項身體指標極速發育的階段,容易暴躁易怒,稍微不注意,孩子就會像一堆乾柴,燃起熊熊大火,如果家長這時不注意及時溝通,就非常容易對孩子的心裡產生影響爸媽應該幫助孩子從思想上認識暴躁的危害:爸媽要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暴躁的危害,告訴他暴躁不但會傷害朋友,妨礙學習,還會傷害身體,是一種不良的個性品質,在他目前的社交範圍內,應該多加註意。例如,告訴他:“因為一件小事大發脾氣,會讓人對你印象大打折扣,也很可能傷害別人。”



卯少983X


青春期的孩子常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逆反,孩子和爸爸媽媽之間的關係會突然惡化,過去非常依戀,跟爸爸媽媽都很親密,現在爸爸媽媽碰他的頭不行,進他的房間不行,碰他的東西也不行,他開始為自己的權力較勁。這樣的孩子在社會上常常有攻擊性,有敵意,帶有批判性,看什麼都不慣,都覺得不好,不完美。實際上,這樣的孩子有完美主義的內心追求,只不過是以否定一切的方式來表現的。

第二個問題是雙向性,青春期的孩子藐視權威,又盲目崇拜,兩個傾向同時存在。比如說,很多追星族都是青春期或者青春後期的孩子,他們內心藐視權威,否定一切,又盲目崇拜;他們有時有極端的道德感,喜歡譴責,有時又極端無視道德,會做一些違背公眾道德的事;他們勤奮,同時又懶惰,遵守紀律,又破壞紀律。在遵守紀律和破壞紀律裡都找到快樂,在盲目崇拜和否定權威裡都能享受到快樂。其實,孩子的成長動力正隱藏在這種雙向性的矛盾中,不管破壞還是創造,孩子都充滿激情,這是快樂的動力。

第三個問題是追求神秘主義,有的孩子會神神怪怪的,喜歡看偵探片、鬼片,嘴裡會談迷信,包括宗教、十字架,甚至有些孩子會把兩個筆捆成十字架,做禱告。追求神秘主義的背後是對世界好奇,從書本和父母教導中看到的世界太過乏味,孩子通過追求神秘來自娛自樂。當然,其中也存在很多自我暗示的、誇大自我的、獲得超能力的、成為權威人物的青春期夢想。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矛盾的現象呢?這是因為人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內心世界,一個是外部世界,青春期的孩子生活在兩個世界的邊緣。小的時候只是跟父母或者小學同學接觸,跟現實的接觸有限,他的感覺更多來自內心世界,基本上,主要情感、生活都依賴家庭,而家庭本身就是和社會有邊界的。在進入青春期後,孩子要開始社會化了,他知道家庭待不住了,他要到社會去尋找朋友、情感、事業,要學習,要成功。因此,青春期就成了邊界地帶,在這個邊界地帶,孩子有一半是內心的,有一半是外在的,兩方面一直混雜在一塊兒,這就是他的雙向性的來源。

因此,心理學一般認為青春期更好的說法叫“過渡期”,過渡期是流動的概念,它表示孩子正在走過一個階段,處在過渡的過程中,而不是已經形成了結果,它有時間性,不是永遠的,更不是定型的。


松果丟丟


別想控制青春期孩子!

當一向乖巧聽話的孩子,忽然以你不習慣亦不喜歡的方式對你說話、與你相處,甚至和你頂撞時,先別急著生氣,更不要一巴掌打下去,他(她)正在用這種方式向你宣告:我,已經進入青春期了!

“青春期”這個名詞很難解釋,但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深有體會:

那個從小無比依戀你、圍著你轉的“跟屁蟲”,會在某天突然拒絕你再拉他的手;

那個總是快樂、滿足、合作的小孩不見了,眼前的孩子悖逆、憤怒、沮喪……

這一切都讓做家長的手足無措。

在青春期孩子的眼裡,父母不再是父母,父母就是普通人,跟別人一樣的普通人。

爸爸們都說:“孩子叛逆就是翅膀長硬了,想飛了,不聽話了!”

媽媽們則說:“孩子叛逆起來良心簡直像是被狗吃掉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經有了大人的樣子,但是心理上並不成熟;他們看起來應該懂事了,但其實遠遠沒有……

他們想獨立,不願意再被過分呵護;他們想做主,穿標新立異的衣服,穿耳洞、戴耳環、甚至刺青……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懼怕任何試圖阻攔他們的人和事物!

因此,家長的過度管制對他們來說是難以忍受的,他們不會再俯首帖耳“受制於人”。

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記,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們越是不屈,越想遠離你。

想控制他們像控制幾歲的孩子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


可可勵志正能量


進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會發生變化,他們開始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不喜歡被人命令。這個時期,家長要學會跟孩子溝通。   第一,尊重孩子,平等交流。家長要學會跟孩子聊天,不要認為孩子的世界很幼稚,對孩子的話題不感興趣,不論孩子說什麼,最好表現出很感興趣,這樣孩子才有跟你交談的慾望。   有些家長很忙,甚至沒有時間跟孩子聊聊天。其實交流的方式很多,可以採取留言板、網絡、電話等。但千萬不能因為忙而不跟孩子交流。   第二,利用讚美,縮短心理距離。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讚揚,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如看孩子成績單時,不要只盯著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從優點看起。如孩子數學考得不好,語文考得好。可以說:“這次語文考得不錯。”這時孩子自己會明白,這是說:“數學沒有考好。”但如果說“怎麼搞的,數學考得這麼差!”這會打擊孩子自信,也不利於親子交流。   3 要向孩子“索愛”   總體來說,青春期孩子對家長有十大要求: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儘量予以答覆;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不羨仙De老於


我家孩子也正處於青春期,為了更好的瞭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行為特點等,以便能夠更好地和孩子溝通,我買了關於青春期的書籍閱讀《爸爸說給青春期兒子的秘密話》,同時也讓兒子自己閱讀這本書,讓孩子的爸爸和兒子溝通多一點。,如果是女兒,可以閱讀《媽媽說給青春期女兒的秘密話》。




人生的十萬個為什麼


孩子青春期怎麼辦

1、在愛中給餘調適。家長不但要在生活上愛護關心有叛逆心理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瞭解其精神上的需要。這種愛絕不是溺愛,而是滿足孩子正當的需求。家長不應該只是孩子的長輩,還應該是孩子的之心朋友。

2、尊重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尊重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只有尊重才能使孩子感覺到自身價值,才能使心理狀態達到平衡和和諧,才能消除不理解和對抗情緒,叛逆行為才可以淡化或消失。

3、給孩子點自由。他們對是因為生活上壓抑、行為上受到拘束、事事不順心,但主要的是在心裡上感覺到受人約束。這種心態會產生叛逆心理,給孩子適當的自由使其擁有一個自己的天地。


孩子青春期怎麼辦?孩子在青春期時家長是真的拿孩子沒辦法,孩子在青春期間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叛逆期。其實家長也非常發愁,因為孩子在青春期時什麼事情都敢,所以家長也不敢過分的激孩子。家長在孩子青春期期間應該和孩子好好相處,可以適當的慣孩子但是不能太過分。


粵港官報道


青春期,大多是叛逆期。如同七歲八歲狗都嫌的時期,是人生突破境界的時期。

不僅僅青春期是境界突破期,還有學校畢業後進入工作的初始時期,以及其他境界更換期,都是人生境界突破的時期。

每一次境界突破,都是一次斷舍離與重組。人生路上斷舍離與重組的次數越多,境界越高。

在境界突破期,需要的是朋友與新偶像,或者說是需要人生的新導師。

在學生期間,大多數導師角色的扮演者是班主任,少數的導師需要其他共鳴性的個性化教師來擔任,甚少的只能由心理諮詢師來擔任。工作中,多是領導擔任導師。

境界突破期的父母,只要規範小孩的朋友與小孩的行為基本規範,再幫他們找好導師就行。一般情況下都是家長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但如果還不行,就需要另尋導師或參加相關的訓練營。


老崧


這個問題估計是大部分人的頭痛問題。

首先大家都知道青春期是個叛逆期,為什麼會叛逆呢?就拿我們自己的青春期做比較吧,會看不慣自己父母的所有行為。不希望父母總是約束自己。

然後做父母的總是認為這樣做對孩子好,我們做所有事都要向父母請教,告訴他們。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部分,有一點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朋友,有時父母會認為孩子交的朋友不行,直接否認掉。這樣就更刺激了孩子的反抗。這時候做父母的應該把握大局。

其次希望做父母的能夠用心與孩子談心,再到交心。談心是首要的,應該帶著商量的語氣,要讓孩子認為,父母很尊重自己。還有家裡的大事小事都應該讓孩子參與其中。

最後讓我們大家共同學習怎與孩子父母相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