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小江南”:红色文化润乡土 茶乡村民日子甜

“青山隐隐碧水迢迢,江南秋尽草木未凋”,三月的白羊乡,是松潘县海拔最低、气候最适宜的地方,万物开始复苏,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将这里铅华洗尽,空气中弥漫着嫩绿的春天气息。这优美秀丽的风景不是别处,而是松潘县“小江南”-白羊乡茶园坪村的真实写照。茶园坪村位于白羊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南沿,距离松潘289公里,这里森林覆盖率高,但耕地面积较少,全村辖二个村民小组,共计66户228口人。别看这里地广人稀,但却是松潘县东南部一个流淌着“红色血液”的文化小村。1935年,羌族土司安登榜以土司身份参加红军,并协助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茶园坪村内至今还保留了安土司衙门遗址。

松潘“小江南”:红色文化润乡土 茶乡村民日子甜

2014年,囿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产业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原因,茶园坪村被列为贫困村,当时全村共有贫困户14户50人。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和全村人民的努力下,茶园坪村民依靠种植厚朴、杜仲、大黄等中药材增加了收入,贫困户逐步实现了“一超六有”,退出了贫困人口行列,茶园坪村也在2018年底完成了贫困村退出摘帽。迄今为止,村内通电、通水,移动通讯覆盖率为100%,有村级水泥路2条3.4公里,硬化入户路3.5公里,安全防护栏安装达96%,群众吃上了安全饮用水、住上了安全新住房,日子有了新奔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和扶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茶园坪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抓队伍强管理,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茶园坪村狠抓“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执政能力,不断强化党员务实作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茶园坪村驻村工作队以“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以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紧紧围绕白羊乡党委提出的“五心党建”工作基本要求,在全村大力推行“茶园坪村345党建示范创建”活动,认真履行支部党建职责。一是以“和睦、和美、和谐”为抓手,在村“两委”班子中率先开展“三和”活动,彻底整顿班子不团结、支部没有凝聚力的问题;二是带领全村每年评选“最美白羊人”,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营造氛围,鼓舞士气;三是建设“村党群文化活动广场”基础设施,完善阵地建设,建立了“白羊鸿雁-茶园坪村流动党员之家”,有效解决了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四是严格组织党员“学习强国”和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认真开展“农民夜校”、“三会一课”,建立了党员一对一帮扶贫困户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为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五是常态化抓实主题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利用本村“红色土司”身边题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长征路”、“担当实干树形象—抗洪抢险我在前”等专题教育活动,树立了“我是党员我自豪,我为党员树模范”的党员形象。通过党建工作的推动引领,有效提高了茶园坪村支部党员政治站位,提升了村“两委”四个意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逐步增强。

布产业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业的思想未得到有效转化,全村发展一向滞后,群众增收困难、生产各干各、致富没着落。村民因为穷困产生的纠纷也较多,严重制约全村的经济发展。

驻村工作队在了解了这一现状后,全面深入分析了本村的发展形势,在全村开展了以茶叶为主导、推广高山农产品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政策宣讲,协助村两委确定了本村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式。在驻村工作队的沟通争取下,2019年5月,茶园坪村与帮扶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茶叶以购代捐”活动,为全村带来了4.5万元的收益,打开了农民的致富思路,提高了农民的致富意识。2019年10月,通过与生态环境厅的对接,驻村工作队又争取了2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生态茶叶厂,为茶叶集体经济发展落地提供了资金保障,目前建设工作已有序展开。

松潘“小江南”:红色文化润乡土 茶乡村民日子甜

现如今,在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的不断推动下,村民们纷纷主动和乡内茶叶种植大户交流讨论种植技术、管理方法。茶园坪村也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同村内有经验的种植户协定,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并鼓励支部书记率先种植茶树。村支部书记带头从外地引进优质茶苗并主动学习栽培技术,从根本上打破了部分农村党员和群众想干而不敢干、不会干的尴尬局面,为村民们吃了一颗强力定心丸,也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目前,全村种植茶叶80余亩,逐步形成了发展规模。

除了发展茶叶集体经济外,茶园坪村还充分利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入口的优势和白草河生态资源,在下一步乡村振兴机遇中把全村建设成为集“红色土司文化”和“生态观光茶园”为一体的美丽宜居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村寨。

治脏乱整村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习总书记曾经讲过“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为构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家园,使群众能树立远大志向,提升脱贫能力,茶园坪村潜心挖掘“红色土司安登榜”红色文化及“白草河流域”文化,先后完成了村级文化舞台、篮球场、党群活动中心、“农民书屋”等基础建设,并组建了两支村文化队伍。同时,以建设“生态美丽乡村”为总目标,以治乱、治脏、治堵为主要方式,集中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行动。茶园坪村大三职干部、驻村工作队、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全村环境卫生治理,对村委会的篮球场、厕所、文化舞台等进行了改扩建,建设了村内的道路、护栏、垃圾收运、文明宣传标语等设施,并长期开展“最佳干净户”评比,提升农民生态环保意识。

松潘“小江南”:红色文化润乡土 茶乡村民日子甜

2019年8月,在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的支援下,乡党委政府指导茶园坪村完成了白羊乡首个“扶志·育智”文化走廊建设,重点打造了白羊乡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微景观,让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占领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这也是对村内的“红色土司”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茶园坪村也终于摆脱了过去环境脏乱差的旧貌,村内环境得到了极大提高,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这一系列整治、建设行动,茶园坪村也先后获得“州级文明示范村”、“三新(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单位”和“县级信用村”。

松潘“小江南”:红色文化润乡土 茶乡村民日子甜

迎接未来,未来是无限风光;展望未来,未来是无限美好;畅想未来,未来就是无限阳光;点滴变化,见证了偏远小山村的发展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