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现在都复工了吗,你们的工作氛围是怎样的?

有娃一族


首先很高兴解答“你们现在都复工了吗,你们的工作氛围是怎样的?”这个问题。

2020年,一场疫情让我们有了相同的特殊经历。

我很高兴把我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全国疫情正在结束,各地都已陆续复工。我刚开始复工那会儿,谈不上氛围咋样,毕竟大家都还心情沉重。

那时在家憋了两个月的我,盼着复工可以大展身手,接着做个快乐的“工作狂”。可回到岗位却发现力不从心了,干啥都颠三倒四乱的一匹😂

有种“复工了你还记得自己的岗位吗?”的搞笑段子成现实的感觉。

哈哈哈,也许你会说没那么夸张嘛!

段子是有些夸张却有内在道理。我们当然会记得自己是产品经理、商城销售员、律师、流水线工人、建筑工人……但还能不能像往常熟练的完成工作是拿不准了!

这是我内心的直观感受,就是感觉和自己想的有悬殊吧。所以产生一些心理落差。

从公司的大环境来说,看得出大家和我一样,状态都不是很佳。审视一下自己就会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毕竟大家经历疫情的洗礼,都想着回到岗位好好工作努力改变现实吧;但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原本正常的流程,都变得复杂化,增加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疫情期间与日常工作不一样所造成的情绪波动吧。从进公司消毒、量体温;到与同事间隔一米以上,再到吃饭自带用餐隔开距离……这些与往常有差异的安排。都让大家有些别扭。

看得出大家都从开始复工的新鲜感,转变为繁琐带来的无奈感。

心态崩到老板的任务不想完成,同事间都懒得强颜欢笑,难缠的客户让工作氛围一潭死水。吐槽2020年太特么难了!

哈哈哈好了,我也把复工时的情形说完了,也算借回答你的提问梳理发泄下自己的情绪。

我们现在氛围一如往常——打满鸡血。

有句话说得好:人是环境的产物,好水酿好酒,好泥塑好壶,好的环境才能造就栋梁之才。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又是人创造的。

开工到现在快半个月。从开始的低落不适到此时的心向阳光春暖花开。

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着春意盎然的笑。肩并肩手拉手抗击疫情的同时努力工作。

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也借回答你这个问题的机会感谢工作在一线的抗疫人员们,是他们无私的奉献为我们遮风挡雨。

希望我的回答让你也信心满满开心复工,加油💪

祝越来越好!


甜椒八十一


您好!我是一家教育机构的教学校长,看到您提出的问题,和您分享一下我目前的工作氛围。

疫情期间,教育行业是一个十分尴尬的行业,也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学校都没有被允许开学到教室上课,我们教育培训机构就更不被允许开课。但是我们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索调整。

结合相关的政策文件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很早就复工了,按照正常的时间开始上班,但是不是到公司上班,而是在家里办公。

在家办公?这多爽啊,是不是就可以睡到十一二点起床?

那当然不是的,在家办公的标准就是只有办公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其他的工作内容是不变的。在家办公的载体就依靠我们的网络平台来进行,比如说打卡和开会就用到我们的钉钉软件,学生上课和开家长会我们就用到了线上授课软件,比如说直播云、伯索等等。

可能有人会问了,这样的工作的环境有氛围吗?答案是肯定的。氛围有没有,要看要求够不够。标准一旦制定了,那么氛围自然就被营造起来了。

对于不同的部门制定好按时的早会和晚会,早会开始布置自己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发言把自己的当日规划发出来,一天的工作就是要完成这些工作,完不成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晚会,回报自己一天的工作中完成的情况,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否解决了,怎么解决的,从中你得到了哪些经验。

这样下来就可以将日工作完成的非常井井有条,工作的状态也在节节上升。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执行,那就是开会。不管什么情况,会一定要开。开会是传递精神,落实决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给员工定基调定方向的一把尺子,管理者一定要把会开好。我目前一个星期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都有7个,会上表扬好人好事,公布业绩前三甲,提出问题,给出解决办法。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很足。

同时,一个很见效果的、能够带动工作氛围的方法,那就是可以设置一个临时性的奖励激励,给员工们设置一个小小的工作目标,让他们在内部竞争一下,有竞争就有进步嘛!比如说上课最多的老师奖励200元现金,这样一定会让一部分老师更加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