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虚假大学”类虚假信息所蒙蔽

每年高考前后,网上就会出现一波关于“虚假大学”“野鸡大学”之类的信息,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好意提醒考生和家长防止上当受骗,实际上是捡起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旧闻作噱头,吸引眼球赚流量。事实上,随着广大民众维权意识的增强和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子虚乌有的假冒大学已经很难有存在的空间,也难有长期欺骗民众的空间。所谓的“虚假大学”“野鸡大学”之所以能曝光,都是相关部门已经处理的、不复存在的机构。

“虚假大学”难得有生存的空间,但为虚假招生信息所害的考生和家长却年年都有,如将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当作学历教育机构,更多的是将成人高考、网络远程教育、电大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混淆为全日制学历教育引诱低分考生报考、就读等等,需要引起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高度警惕。

那么,如果防范因虚假招生信息而上当受骗呢?

首先,构筑防骗的“防火墙”。

在高考录取规则越来越公平公正公开的当下,考生和家长不要心存侥幸,认为高考录取中可以通过歪门邪道走捷径。虽然在高考志愿填报和高校录取过程中,存在有优惠加分或降分录取的规则,如少数民族考生优惠加分、各类定向生在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等。但是,这些规则是针对特定的考生特定的状况而言,且信息是公开透明的,没有操作的空间,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任何人关于“凭关系”“走后门”可以实现“低分进好大学”之类的谎言。并且,高校在新生入学报到后三个月内还有复查的职责,对于违规录取的新生不得注册学籍。一旦东窗事发,甚至今后几年都不能再参加高考,后果真的很严重。

其次,弄清官方查询渠道。

一般考生和家长了解下述三条官方信息查询路径基本不会上当受骗。

一是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sjzl/)。按照惯例,教育部每年都会面向社会公布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名单之外的其他任何机构(包括经批准筹建的高等学校)均不具备当年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也可理解为是通常所说的“虚假大学”“野鸡大学”,其所招学生的学籍、发放的毕业证书国家均不予承认。

莫为“虚假大学”类虚假信息所蒙蔽

二是“阳光高考”网(https://gaokao.chsi.com.cn/)。这是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其中的“信息公开”栏下的“招生章程”集中全国所有具有招生资格高校当年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的本(专)科招生章程。“大学”栏目下的“院校库”提供“按院校查询”和“按专业查询”两种方式的全国各地的院校信息查询。

莫为“虚假大学”类虚假信息所蒙蔽

三是考生所在地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这是当地省份发布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社会考试等各类教育考试信息的官方权威网站。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hebeea.edu.cn/)为例,进入其中的“普通高考”频道,可以了解更多更准确的河北省普通高考的政策和信息。

莫为“虚假大学”类虚假信息所蒙蔽

三、及时投诉举报。

考生和家长一旦感觉上当受骗,应及时向所在地县、市、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进行咨询、投诉或举报,也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