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到極致的丙吉,告訴你什麼叫好人有好報


低調到極致的丙吉,告訴你什麼叫好人有好報

公元前91年,漢宣帝劉詢出生,他是武帝曾孫,並且在才出生幾個月的時候就碰上了“巫蠱之亂”。

戾太子劉據為自保被逼起兵反抗。終因種種綜合原因而兵敗,之後攜兩幼子出逃。

但戾太子的長子劉進為把僅出生月餘的劉詢安頓好卻並未跟著他一起逃走。後來戾太子終因拒絕被捕投降而自盡,他的另兩個孫子也被害了。

於此同時,劉詢的很多親人以及當時戾太子的門客大多被處死,只有襁褓中的劉詢逃過一劫,但他扔被投進了監獄。

漢宣帝的坎坷經歷

巫蠱之禍案發後,武帝徵召丙吉來到長安詔令他追查巫蠱案。但丙吉清清楚楚的明白太子是被逼起事,根本沒有謀反的念頭,便偷偷把劉詢保護了下來。但危險又一次落到劉詢頭上。

公元前87年春二月,漢武帝病重後老毛病又開始犯了,大概是覺得自己生病是別人和自己“犯衝”所致,就開始請人“望氣”以期消災解難。

低調到極致的丙吉,告訴你什麼叫好人有好報

後來“望氣”者說武帝的病為長安監獄有天子氣所致,武帝便下令把長安官獄中的犯人不論犯了什麼罪通通處死了。

而劉詢被關在監獄裡應該不是什麼秘密,所以這期間自然也免不了來捉拿他。當郭穣夜間到來時丙吉已關上大門堅持不開並對他說:“皇曾孫確實就在這,普通人尚不能無辜冤殺,更何況是皇上的曾孫呢!”

就這樣邴吉一直跟他相持到天亮,郭穣沒辦法只好回去報告漢武帝。

神奇的是漢武帝這個時候好像回過神來一般說到:“這是上天讓這樣做的吧。”竟然因此事而大赦天下。

漢宣帝的吉人天相

關於劉詢的日常衣食大概是邴吉瞭解到了並不怎麼樣,於是他找到了掌管掖庭府藏的官吏想來說說這個事,提升一下劉詢的待遇,但管事的也害怕對丙吉說:“沒有詔令他不敢做。”

這說明丙吉對劉詢的關懷確實是全方位的無微不至。當時丙吉以自己的級別和俸祿是能夠吃到米和肉的,於是就每月自掏腰包接濟劉詢。

低調到極致的丙吉,告訴你什麼叫好人有好報

後來丙吉將劉詢送到其外婆史良娣家裡,希望史良娣的兄長史恭來撫養。史恭的母親雖然年事已高但看到這孩子經歷過的苦難心生憐憫,就決定親自照看劉詢。

大赦只幾天武帝便駕崩了,漢昭帝即位。武帝曾留下過兩道遺詔,其中一道就是給劉詢正名的。漢昭帝始元二年,兩遺詔得以執行,劉詢的身份得到法律上的承認。

巧的是掖庭令張賀曾是戾太子的家吏,此人很懷念舊恩,對劉詢體貼入微照顧得也很周到,還用私人的錢供他讀書。

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為太年輕沒有繼承人,霍光派丙吉迎昌邑王劉賀即位。

丙吉的“內舉不避親”

劉賀即位後搞得太過分,不久就被霍光廢了。這個時候霍光所期望得人選就一定是一個跟劉賀完全相反的,於是丙吉就向霍光推薦了劉詢,並詳細介紹了劉詢的身份、經歷以及受教育情況。

霍光非常滿意,立即派宗正和丙吉去掖庭迎接劉詢準備擁立,經過考察劉詢得以繼位。可以說比起漢文帝的清心寡慾,劉詢更切實受過基層的磨練,這是帝王裡極少會有機會獲得的體驗。這種磨難並非是宮廷鬥爭的冷酷無情所造成的精神壓力,而是為其後來所制定的各種務實的政策奠定基礎的不竭動力源泉。

花了這麼大功夫介紹劉詢的生平實則是為了凸顯丙吉。

低調到極致的丙吉,告訴你什麼叫好人有好報

劉詢當了十一年皇帝,只知道自己很苦,但對於自己怎麼活下來的卻一無所知。

丙吉雖然一直在朝為官卻從來對此事一聲不吭。如此大恩,劉詢等於是他培養出來的,只能說他心中是真的不在乎。

後來,撫養劉詢的奶媽出了事被宣帝知道了,就下令調查才從奶媽嘴裡知道了自己的命是丙吉救的,幼年是丙吉安排照料的。

在劉詢知道了事實真相後,丙吉又“裝”了五年。這個五年大概也是劉詢考察丙吉真偽的五年,無論是誰對胡組犯案以及道出實情的動機存疑都合情合理,何況涉及皇帝的恩人。五年時間,丙吉若是存有半分私心雜念定然會露出馬腳,甚至會被無限放大,劉詢嘴上不會說,暗自誅心是肯定的。

但五年過去,最終還是劉詢把持不住了,他要把丙吉提做宰相。做就做了,但他自己只是看牛為什麼沒到夏天就像夏天那樣氣喘吁吁,氣候有沒有異常等事。

“真人”丙吉

“丙吉問牛”的故事發生在他擔任宰相時期。

低調到極致的丙吉,告訴你什麼叫好人有好報

暮春的一天,丙吉帶著掾史出門,恰好碰到了百姓鬥毆,路邊還有橫七豎八躺著的死傷的人。但是丙吉不予過問徑直走開,後來又碰到農夫趕的牛走路竟然氣喘吁吁的,他卻立即下車詢問原因。

掾史很不服氣,問丙吉為何重視牲畜卻輕視人。

丙吉答他:“鬥毆自然有地方官管理治安的去過問,那不是我的職責,但是沒到夏天牛步蹣跚這說明氣候反常了,要影響到糧食收成還可能發生天災,這就是我作為宰相要過問的事了。”

不難看出,丙吉不但不糊塗而且充滿了常人所不具備的高超智慧,而且輕重有度、層次分明,更能見微知著,窺一斑而見全貌,活脫脫一個標準的道家“真人”。

如果丙吉落到了“有付出就有回報”上,那該拿什麼回報他呢?或者是像關鍵時刻幫了曹操的許攸那樣處處仗著些許功勞敲詐曹操結果又會如何呢?

低調到極致的丙吉,告訴你什麼叫好人有好報

丙吉沒有那樣做,也正是這種“不刻意”才有了胡組向漢宣帝道出實情的機緣。可以試想,如果丙吉如許攸那般討厭還會有胡組的活路嗎。

不去要,一切來到自己面前的都是風輕雲淡,別人看來卻是好運連連;想去要,一切來到自己面前的都不會滿足,別人看來卻是貪得無厭。

有多少“好人”做“好事”的目的實際是為了回報的,又有多少勤奮的“付出”動機實質是為了索取的。就像《雍正王朝》裡康熙評價“八賢王”一樣:“朕以寬仁待人,他以寬仁收買人心。” 落得此念註定竹籃打水一場空。

施恩勿念,方為積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