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记笔记?

小时光21496


1、只记录你不懂的内容

我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被老师批评:林希啊,看你上课参与度挺高的,怎么笔记一个字也没有?

但是我一点也不在乎,为什么?笔记是记给自己看的。如果这一节课老师讲的内容我完全掌握了,都已经熟悉了,那我就绝对不会去把老师的板书再复制下来,这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吗?同样的时间,我完全可以更投入地参与课堂,做更深入的思考。

所以我们做笔记,只需要去记录你不懂的东西:比如说老师分享了一个定理,你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者同事谈到一个数据,你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2、笔记要让未来的自己看得懂

暑假期间我在给夏令营的孩子们上课时,谈到了休息的重要性。当时我在PPT上打了一行字:“休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说,合理的休息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我们的效率更高、把事情做的更好。

有些年纪小的孩子没听说过这句话,特别兴奋,纷纷一字一句抄下来:休息,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当我隔了一天再在课堂上考大家,昨天我们分享了什么内容的时候。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个孩子很兴奋地举起手,然后拿着笔记本读了出来;磨刀不误考柴工。那我说:什么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呢?他居然给我分享起了两个兄弟上山砍柴的寓言故事。

大家可能听着觉得很好笑,但是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把自己不熟悉的内容,依样画葫芦抄到了本子上。当下看上去像是懂了,但是在过两天回头复习的时候,根本记不起来当时到底讲了什么。

因此,我们的笔记,一定要让我们未来能看懂。

比如我说:休息,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时候,大家记下来的,应该是:合理的休息非常重要。


时间管理笨猴社群


肯定是康奈尔笔记法和思维导图笔记法了。
一、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法是康奈尔大学教授沃尔特·波克在1950年发明。经过他的著作《如何在大学学习》广为流传。
它的思想是把你的笔记本区域分为三处,线索栏,笔记栏和总结栏。笔记栏是正常写笔记的地方,线索栏是记录一些未解决,或者需要以后解决的问题,总之一切对你有提示作用的信息。总结栏在下课之前不要写,下课后根据线索栏和笔记栏提炼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每个点写一两句话即可。
二、思维导图笔记法
思维导图是将主题与细节之间关系的图表,类似树或者蛛网。中间写这个知识点的主干,然后将与之相关的细节向外延申。

野谷


以己为笔,以脑为记

笔记是对知识挑选和压缩的过程,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思维力,还能提升大脑对外界资讯的捕捉能力。笔记是对我们学习知识重点的永久性文字记录,同样是证明我们克服记忆局限性的一种学习及生活方法。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除了认真倾听他人对知识的讲解,还需要及时将自己接触到的资讯重点、难点记录下来,如此才能够达到良好的资讯及知识学习记录效果。要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笔记就做到以下几点:

记录笔记的正确顺序

首先,资讯接收时,需要保持和资讯传达者一样的思考速度,摒弃其他与接收知识、资讯无关的杂念,做到专心思索。

其次,准确地把握资讯传达者所说重点、难点及观点。

再次,懂得取舍,不要盲目地记录各种知识、资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性记录。

最后,我们还需要明确一个重点,笔记只是为了辅助脑记,做笔记的同时一定要活用大脑,如此才能记录出我们需要的笔记,而不是空写一篇毫无意义的文字。

做笔记的六大重点

1.笔记的格式

正确的笔记格式是,每页笔记的上下左右都留有一定的空白,而且重点部分的笔记与非重点的笔记要分清楚,千万不可混在一起。一般而言,笔记的重点部分可以占到全部笔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每页笔记都应该是由知识重点和学习批注组成的,这两种资讯应该有明确的划分,我们可以按照个人习惯把笔记分成两部分,或笔记本的上半页为学习到的知识重点,下半页为个人批注;或左半页为学习到的知识重点,右半页为个人批注,只有将两种资讯明确分开,才能够直接显现出学习效果。需注意的是,这两部分的内容要相互对应,才便于日后进行总结与复习。

2.积极主动记录笔记

笔记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手段,不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行为。有些人在做笔记时,会凭自己的情绪好坏以及感兴趣的程度来做笔记。这种情况下做出的笔记往往毫无意义,短时间过后便彻底忘记。

3.把握好“看”、“听”、“写”的关系

任何笔记的记录都离不开“看”、“听”与“写”三方面,要做到认真获取知识,同时记录好笔记的内容。千万不要一味低头看书、记录笔记,而是要注意听取老师或朋友的讲解。把握好“看”、“听”与“写”的节奏,在相互依存的前提下灵活地记录笔记。

4.做适合自己的笔记

想要学习有效率,要学会做属于自己的笔记。例如,课堂上老师所讲写的笔记自然是需要记录的,但是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整理,这样在复习时更能发挥作用。

5.简明扼要的笔记

简明扼要的笔记可以让我们快速的把学过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知识结构,达成闻一知十的效果,如此对与我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6.善于吸收别人笔记的优点

做笔记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只是局限在自己的框框里,要和朋友、同事、同学相互交流,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发现自己不足。

做笔记的准备工作

1.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到做笔记的效果。美国神经生物学家们研究发现,人体的情绪因素主要存在于左大脑中,而人体的左大脑负责学习过程中主要的逻辑、分析及判断工作,良好的情绪可以提升大脑的活跃度,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及笔记的记录效果。如果没有好情绪,只是机械地记下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不顾及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对学习不负责任的表现。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可以让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主动、更轻松,记忆和理解知识的速度也会加快,在这种前提下做出的笔记效果自然会更好。

2.带着问题做笔记

在学习之前进行课前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预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时候就要把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带着问题来学习,这才是做笔记的目的。

3.准备好做笔记的各种工具。

准备两种颜色以上的笔,透过运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不同内容,突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等。此外,在笔记里穿插一些色彩,也能让笔记充满活力,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当然你还可以用精英特速读记忆中的思维导图快速记录内容的主干,细节等信息。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笔记也可以借助高科技的产品来记录。比如,用录音笔或手机录下老师讲课时分析问题的过程,万一在课后遇到问题可以重听一下。但同学们要注意一点,要录下老师的讲课资料时,一定要事先征得老师的同意。

笔记是我们学习及复习知识的有利工具,能帮助我们快速的巩固知识在大脑中的记忆。做笔记的习惯不要轻易的受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只有坚持不懈的做笔记,才能让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无为无不为之潜龙勿用


该文,的确在这个方面:阐述有力,据理清晰,深浅适度,方方面面……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一篇很不错索引文章!

为此,

但愿我的推荐,


能遂你所愿。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