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從第一個開艙到最後一個休艙,短短一個多月,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道瞬間劃過的流星;而對於方艙的白衣天使和患者們來說,是永遠不滅的記憶。
3月8日下午,武漢漢陽體校方艙醫院休倉,雲南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們歡送22個病人出院,送走了轉到定點醫院的8個病人,來不及告別方艙,就匆匆離開。可心中對方艙,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牽掛,3月12日下午,102個隊員再次聚首方艙,再看一眼戰鬥過的方艙醫院。
不捨的方艙
這天天朗氣清,陽光灑滿武漢城。漢陽體校方艙醫院就設在體校綜合訓練館內。醫療隊員們在方艙醫院門前運動場上,展開鮮紅的黨旗和隊旗,與自己戰鬥過的方艙合影,留下人生中珍貴的影像。每個人都自豪地握著紅彤彤的方艙醫院榮譽證書,口罩上方的眼睛更加明亮,烏黑的短髮更顯青春活力。“我和我的祖國.......”大家情不自禁地高聲唱起來,歌聲在武漢的上空飄蕩。
“方艙從開艙收病人,到病人出院休倉,就像一個孩子,我們看著他出生、長大到離別,真是十分不捨!”醫療隊護理組組長楊麗萍有些傷感。在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當護士29年,在武漢漢陽體校方艙醫院戰鬥的這16天卻最刻骨銘心。
去年9月,雲南曲靖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鄧星梅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考察學習,當時武漢熱鬧繁華的景象至今記憶猶新。沒想到,今年2月15日風雪之夜,她作為雲南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的身份來到武漢,看到武漢街頭空無一人,門店緊閉,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等待救治,她非常為武漢痛心。“作為醫生,我一定要盡我的職責,救治好更多的患者,讓他們早日回家團圓,希望武漢早日恢復原有的繁華!”鄧星梅心裡暗下決心。
“方艙醫院很偉大,是世界首創,救治了很多患者,雖然我們才來時住公租房,在方艙裡工作很辛苦,但人的一生中有機會來方艙,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一筆難得的財富。” 同時是九三學社社員的鄧星梅說。
“我經歷了方艙的起起伏伏,就像一個公司,從開業到關門,現在休艙了,心裡空蕩蕩的,但想到病人治好了,疫情快結束了,心裡又很高興。”年僅23歲的男護士釧興久來說。他這種既不捨、又高興的矛盾心情,都在每一個醫療隊員心中糾結著。
而對於醫療隊中年齡最小、1999年出生的董臻來說,方艙醫院不僅給她難忘的青春記憶,還讓她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2月17日,她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方艙,是我人生中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 董臻說,青春的身影閃亮著成熟的眼睛。
不捨的病人
白衣天使們,既為與方艙出院的患者們分別而不捨,也為患者們病癒出院而高興。短短15天,醫療隊員和患者共同經歷了多少辛酸和甘甜,相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疾病是無情的,但我們的方艙是友愛的!” 鄧星梅說。
“進方艙第一天,我們整整餓了12.5個小時,是最疲勞的一天!”楊麗萍回憶說。2月23日中午1點半,楊麗萍和隊員們就趕到方艙值班,開艙首日就接收54個病人,特別忙,防護服特別悶,下午看著病人們吃飯,才覺得飢腸轆轆,看到病人喝水,自己再渴也只能乾嚥幾下,因為穿防護服不能吃喝。直到深夜出艙回駐地,凌晨1點多才吃上晚飯。
方艙裡,許多患者因為擔心疾病和懷念家人,往往情緒低落,悲觀絕望。醫療隊員們不僅耐心開導鼓勵他們,還想方設法讓他們開心,不再孤獨。3月3日晚上,白衣護士們給患者們帶來了禮物和驚喜,向患者們贈送雲南特色食品,雲南省婦幼保健院護士鄒曉蓮和同事們把寫有祝福的卡片貼到每一個鮮花餅上, 送到每個患者手中。“這是雲南的鮮花餅,祝您早日康復,歡迎您們到雲南做客。”患者們連忙起身,雙手接過禮物 ,“謝謝,謝謝,今後你們一定要到武漢來看看。”許多患者眼裡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每天進方艙,許多醫療隊員都會在防護服上寫一句祝福的話。來自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年輕護士張碧芳靈機一動,在背上寫道:“等疫情結束,國家分配男朋友。”其他護士也紛紛仿效,“我是孫悟空,俺老孫來打病毒”等幽默風趣的話語躍然背上。患者們看到後,被逗得哈哈大笑,方艙裡原本沉悶的氣氛一掃而空。
三八節前夕,醫療隊員和患者們在方艙裡共慶“女神節”。她們一起用鮮花餅貼著在牆上拼成一個心字形,在心字外面寫上患者的名字,在裡面寫上醫療隊員的名字。身穿防護服的隊員們站成一排,為患者們演唱《祝你平安》。女患者們隨著音樂,跳起了手語操《感恩的心》,向白衣天使們表達深深的謝意。
3月6日,雲南醫療隊管護病區首批出艙21人,為了歡送患者出艙,醫療隊員和出院患者一起合唱“明天會更好”、“歌唱祖國”。出門時,出院患者和醫療隊員熱淚盈眶,依依不捨,揮手告別,雖看不見彼此的臉,卻記住了濃濃的情。
不捨的戰友
方艙的日子裡,醫療隊員們不僅擁有患者的友誼,還深深感受到隊友之間的真情。
“很多年輕隊員和我的孩子一樣大,我必須帶他們安安全全一個不少回到雲南。”56歲的張麗萍告訴記者。她是雲南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領隊,也是年齡最大的隊員。她像年輕隊員的媽媽、中年隊員的姐姐。每天忙碌著聯繫物資、協調輪值排班,嘮嘮叨叨地叮囑隊員們注意防護,一遍遍強化隊員們正確穿戴防護用品訓練。剛到武漢時,供應隊員們的盒飯菜飯不足,有些男隊員吃不飽,張麗萍急了,馬上向後勤部門提意見,隊員們的伙食很快大為改善。
醫療隊員們有一位“知心朋友”,他就是來自雲南曲靖市第三醫院的心理醫生高志華。在方艙,他負責為患者和醫護人員疏導心理問題。一天深夜11點,一位正在方艙值班的年輕護士因為緊張、恐懼,防護服穿得過緊,突然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來,只能提前退出方艙,高志華聞訊趕到方艙接這位護士回駐地。在路上,高志華認真地聽她傾訴恐懼的感受,安慰鼓勵她,使她緊張的情緒明顯緩解。休息一天後,這位護士又勇敢地走進了方艙。
夜深了,在醫療隊宿舍,年僅23歲的張碧芳正在用碳素筆在筆記本上畫隊員們的肖像,一筆一畫之間,一個個身穿防護服的隊友肖像躍然紙上,具有動漫風格的肖像生動傳神。“我要為醫療隊的102名隊員每人畫一幅肖像,一畫來紀錄我們的方艙,紀錄我們的戰鬥友誼。”
“剛來武漢時,我說我代表宣威火腿來幫助武漢熱乾麵!現在方艙休艙了,如果需要我們去其他地方繼續戰鬥,我一定會去,因為這是我的職責!”來自雲南宣威的女孩張碧芳堅定地說。
閱讀更多 中國吉林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