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多少个胡红梅,我们知道吗?

前几天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红梅抄袭别人作品的事件,让我们对名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即名不代表优秀,名不代表名副其实。如果我说这个事件是必然,大家会愕然吗?

世上多少个胡红梅,我们知道吗?

每个人都有追名逐利之心,很难说这是不对的。在某种层面,名与利也是一个老师成长的动力。但是,任何名利的获得都和社会有意无意的指引有关。也就是评价机制的指挥棒,在左右着一个老师的成长。翻看胡红梅早期的努力,有着超乎一般老师的辛劳和付出,这种付出的动力也是内心对名与利的向往,但是谁会说这是不对的呢?因为真实的,有价值的努力,即使渴求名利又何妨?

然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对名利渴求多了,就像吸食鸦片,让人欲罢不能。为了快速产生效应,不让光环褪色,便抛却对教育理念的思考,顺着名利的道上越走越远,从而忘记了来时的地方,甚至连是非之心也蒙上了灰尘,看不清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教育。

那么,如果社会在指引教师成长,评定名师方面的机制,如果是诉求真正教书育人的成效,而非空洞的论文和出书,胡红梅老师的眼光是否可以拉回到正确的方向?如果社会对于名师没那么膜拜,能够真正尊重每一位普通而平凡的老师,认可他们默默的努力,胡红梅老师是否又会有不一样 的思考和人生?或许,胡红梅老师所犯知错,非她一人之错。而是整个社会对于教师的错误评价导致的,是对普通老师的漠视导致的,是整个社会浮华的眼光和浅薄的认知导致的。其实,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本,对于老师来讲已是足够。用额外的评比分散老师的教学注意力,用三六九等来划分老师这个群体,用华而不实的名来诱惑老师偏离教学,本身就不是非常合理。

世上多少个胡红梅,我们知道吗?

钓鱼者用诱饵引来上钩的鱼,却又说这鱼傻,犯了不该犯的错。试问该如何评价这钓鱼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