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自称看透了一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生死看淡,你怎么看?

愿我不上天堂


同样的提问,也是我所想的,但看了那么多人的回复,我想说,呵,那不过是置身在外的人的口舌之争,我不反驳,也不接受全部,世间没有感同身受之说


槑ono


我认为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越是这么说的人,可能越在乎。试问,真的会有看淡一切,看淡生死的人嘛,我看就是扯淡。

一个人,如果看透一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看淡生死,很快就会死了,因为已经没有活着的欲望了。

第一,越是这么说的人,可能越在乎,只不过用这种语言,想把自己表现的云淡风轻。

上学的时候,学校发奖学金,有一个同学,她总是话里话外的说,我看淡这点奖学金了,我才不会像你们那么能争呢。但是每次评奖学金的时候,她比谁都积极,各个宿舍转悠,打听消息,看谁的分数高,我们知道她比谁都想要。其实,谁给钱过不去,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干嘛给自己带不争不抢的高帽子。

第二,这可能是给他不愿意努力而寻找的借口

也有可能是他的生活太闲了,想做出改变,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就告诉自己,我看透一切了,其实是在给自己的无从努力寻找借口。

试问,真的会有看淡一切,看淡生死的人嘛,我看就是扯淡。看见别人很努力,自己却又不知道如何努力,干脆就说自己看淡一切,到底有没有看淡,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三,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他已经看透一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看淡生气,那么他可能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

这种打击,可能来自情感上,相恋多年的人分手了,很爱的另一半离婚了,这都可能给他造成这种错觉,因为太痛,所以在自我麻痹,不愿意想起来。也有可能是生意上的失败,投的钱都赔进去了,走投无路的境况,总之,他很有可能遭受到巨大的打击。

这种打击会让他自我麻痹,让他自我安慰以减轻痛苦,他说看淡一切,看淡生死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第四,可能他对生活无望,就想混天撩日的过着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景象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可是陶渊明并不是一开始就过上这种生活,那是在求取功名不成功,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呀。自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都说自己追求的是悠然自得的生活,其实也不过就是无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追求田园生活。

总结: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无欲无求的活着,无欲无求的人,是活不下去的。看淡一切,也不过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况。


筱而素语


他是受了多大的打击啊……

看到了这个话题突然流了泪……应该是因为这就是半年前的自己啊……

半年前我就想提问者说的这样,没有了目标,也没有了追求,甚至也有些生死看淡了。

半年前,刚从工地下来,为了维护和对象的关系,从新疆飞越了三千多公里回到了河南。因为是郑州,所以花销真的很大。从工地带出来的几千块钱根本就撑不了多久。每天的旅馆住宿,每天的吃喝,每天的出去找工作的路费。最后临时决定找了一个包住的工作。卖海景房!是啊,河南哪里有海景房?是印的传单,穿着西装一张张的发!一个月的时间,工作毫无进展!加上吃饭,买水,坐车!根本剩不下多少钱!看着同事们两三个月依旧卖不出去,我心灰意冷。

感觉真的太难熬了。诺大的一个一线城市,工资水平对我们这样没有学历的人很不友好!每天和家里人通电话,一起想办法看有什么出路。家人也是想让我回工地老老实实干!也不怎么出主意。那时候真的很累很累!心累!再加上和对象矛盾加剧!心灰意冷下,回到了我的家乡!一位朋友来接我,聊到了凌晨一点。依旧没有办法……太晚了,让他回家休息了。我自己在街头坐到了天亮……那时候感觉什么都是灰暗的。什么都不好做!

在家颓废了一段时间,我家人说,你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呆几天,想想,然后去工作!

就这样…在我们家乡的中原车城附近一家店一家店的问,看他们招不招销售顾问,正好沃尔沃汽车招人,然后我就入职了,慢慢的调理状态,刚恢复斗志,但偶尔还是会感觉到黑暗……留下了些后遗症。

所以,如果他经历过打击的话,我能理解他。如果他在我的城市,我愿意请他喝顿酒,听听他的心事…

可能会有朋友说,才工作不如意就这么难过,这么不抗打击吗?其实您没经历过我的过往,不能理解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是煎熬,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每天都可以用“熬”来形容。每天的打击加打击。心灰意冷加心灰意冷。真的很难。

我也相信,所有的黑暗都会过去!都有的一切都会走上正轨!加油!



大阁主


我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从小经历多次严重外伤,手腕部动脉韧带割断,从二楼脸朝下掉下去,一氧化碳中毒,被蜂蛰昏迷,食物中毒昏迷。这些东西带给我的后遗症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不好的身体,不能冷,一冷就冻疮,咳嗽。不能热,一热就流鼻血,中暑。骨瘦如柴,四肢无力。这种身体状况,给贫困的家庭带来了负担,因此被歧视,从小不知道什么是亲情,也没感受过温暖,也没有人搭理,又不能出门,经常一个人孤单的看蚂蚁,别人看我好像是透明的。好不容易长大了,努力过后有了好工作,买了房子,却出现剧烈头痛和眩晕,严重到整个人狂躁不已,经常出冷汗以后休克。所谓的爱情不敢要了,亲情没什么体会,只有友情。无可奈何卖了房子辞了工作,回老家种地。在我如此难过的时候,老家所有的亲戚,都在催我结婚,我心里觉得好好笑,我记忆里你们这些亲戚基本都只是打过照面,现在都好关心我,感觉像在看电影一样,熟悉又陌生。我已经不怕死了,只怕病痛折磨。也没有目标了,因为有目标身体未必跟得上。至于追求,谁不想自由自在啊,随心所欲啊,逍遥快活啊,不现实不是吗,明天醒来还是要吃米饭,该烦恼的东西继续烦恼,解决了这个会有下一个。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我只要不后悔昨天就行了。


天一阁图书管理员


我认为,这种人是遇到了大不幸或沉重的打击,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或叫心已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他对人间已不再留恋,对一切失去了兴趣,甚至见人都感到厌烦。我老家有小伙子,因生活困难到外面闯荡,自己搞了个对象,领回家让父母看,母亲横竖不同意这门亲事,愿意让儿子在当地找对象,儿子回来后,因家庭条件差,说两个没成功,后来岁数一大,也就没人说了,后来分家后一个人过,由于婚事的打击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天天混在麻将局赌小钱,有时一天吃一顿饭,一天两夜不睡觉,时间一长病倒了,再加上没人管,五十多岁就去世了,就这样蹉跎了一生,真是令人唏嘘!


王西真


如果一个人自称看透了一切,可以说明他是两类人。

一类人,他是经历过现实生活的磨难,岁月的打磨,经历了血雨腥风,有过成功时的辉煌灿烂,也有过低谷时的落魄撩到。

这类人通常有了很深的洞察力,有很深的城府,遇到各种问题都能够通过问题看到本质。当所有的浮华褪去,剩下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朴实和平淡。也就磨灭了对生活的激情,所以,才会有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生死看淡的说法。

另一类,则恰恰相反,他们大都初出茅庐,有着高傲的斗志和激情,对社会没有很深的了解,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稍微碰壁,或者跌了一个打更头,就会感慨自己,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生死看淡。

这也就说明了,他们的心里素质很脆弱,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就拿谈恋爱分手,最后自杀的青年男女举例说吧,就是心里素质薄弱的体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都是从年轻走向成熟在走向老龄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自己的成长的学习,勇于挑战,面对挫折,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到老,学到老。

祝大家心想事成,幸福快乐每一天。



艾美霓裳


在我看来,看透一切有两种境界。

第一种,看破人间。

不再为喜怒哀乐所牵挂,明白生死有命,懂得随遇而安,不强求不争取不执着不动容。

在佛学里各种理论大都接近看破,没错,只是接近。

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佛祖慈悲为怀——他们心中一天有苍生,就一天都无法看破。

真正的看破可以理解为一种异常的自私行为,大抵可以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过我的万丈红尘,任世间狼烟四起还是天下太平,都与我无关。

其实人比佛祖容易看破,因为人可以置身万物于事外,而佛祖不能,佛祖心有苍生,苍生苦则心痛。

但人又难成佛,因为心中无慈悲,却又因此更易看破。可以说是得失无非一念间。

这一刻的你,没有欲望,没有爱恨,不追求生理的享受或折磨,也不追求心理的慰藉或悲喜,你就像天地间一棵自生自灭的花草,除了宁静,只有宁静。

第二种,回归自然。

这种境界接近物理学。

你开始懂得天地万物无非一种运行,明白太阳月亮不再富有含义,它们也不过宇宙中遵循物理轨迹运行的一个球体。

参透天地,是因为你突然明了,世间一切不过人为的假象,你说它欢喜,它便欢喜,你道它忧伤,它便忧伤。

你的眼界不再局限在人世,你的思维不再停留在人生,你恨不得自己有一双无敌的眼,可以看穿宇宙的另一边。

这一瞬间,你明白人的渺小,懂得天地的伟大。引用电影斯嘉丽的《超体》(推荐你看看)里的对白:什么东西证明了它的存在?是时间。

但是当你的看破境界达到这一层的时候,连时间都无法与之匹敌。

这一刻的你,没有知觉,没有思维,听见就是听见,看见就是看见,时间空间都失去了概念,你就像是宇宙间一粒漂流的星体,除了宁静,可能连宁静都没有。





文采悦


  • 您好!很荣幸能够回答您的问题。您提出来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自称看透了一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生死看淡,你怎么看?”,我来试着作如下的分析:
  • 在我个人看来,这句话道出了两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活出了两种人生。
  • 第一种:我们身边不乏很多已是暮年成功人士的例子,当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目标,追求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便学会了用淡然看待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更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了大自然的人终究要回归“大自然”中去。
  • 第二种:之所以有这样认识的人,若非已是垂暮之年,源自于生活的挫败与折磨。自己也曾为目标奋斗过,但总是无法接近,在着追求的路上奔跑过,却不能坚持下来,也就觉得人生苦短,该学会放下的态度,极为平和的看待生命的价值。大家试想,若五柳先生初入仕途,就能官拜高位,我想能够看到《桃花源记》这样佳作就是奢望了。
  • 总之,个人觉得无论何种人生,都将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就该活出他的与众不同,即使结果不尽人意,我们也要为自己喝彩,因为我们这样的活过。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

轶暄暄的小视圈


我想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觉得会产生这种想法,可能是因为他们发现人这一辈子不过入学、择业、婚姻三件大事。他们觉得人的努力没有意义,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他们相信人性有弱点,即使面对恶贯满盈的坏人也会认为人性使然,有什么可厌恶的呢?当一个人没有喜恶、没有欲望、没有波动的时候,他又怎么可能有目标、有所求呢?其实他们想的有没有道理呢?非常有。但是人如果把什么都看的太明白,心也易生悲凉。

《奇葩说》是一个我特别喜欢的综艺节目,我记得有一期的辩题是“遇险时伴侣手刀逃跑,我该不该原谅他?”,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观点来自傅首尔,她说“不原谅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伴侣手刀逃跑你原谅他,它伴随着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伴随着你对人性的接纳和妥协,这样就会让你从此只相信人性,不相信人。”

有的人看的太明白是经历的太多,遭受的恶意太多导致过于敏感;而有的人心生悲凉是没长大,还沉浸在疼痛青春、明媚的忧伤的世界里。我想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前者,后者应该就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了。我认识这样的两个人,都是原生家庭很复杂,爹不疼娘不爱的那种类型,其中一个我们暂且叫她A同学,和你描述的很像,感觉对什么都无所谓,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另一个B同学,虽然也会很无奈,不是很阳光,但是她内心有希望,总是会和我们畅想一下未来、怎么让生活变得美好一些的话题。

相似经历的两个人,A同学的内心好像一潭死水,对什么都看的很淡、甚至有些绝望,这个可能是绝大多数人在面对不如意时的普遍选择;可是即使身陷囹圄仍心怀希望的B同学,不是更令人好奇和敬佩么?其实我总觉得自己人生浅薄经历的太少,是个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一直在蜜罐里生活的人,对生活确实缺乏深刻的理解。可是以我仅有的人生经验的来看,如果真的有一天我遭受了变故,我希望我能够成为B同学,因为我始终认为既相信人性也相信人,才是对生活最深刻的洞察!


辣根豆芽儿


想的开看的透,活的明白,活的透彻,要知道,五彩的人生暮年也要回归与静怡安然,人的一生有太多的偶然,有得有失这样,才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你的梦想,走在老年的路上,我清楚的知道,不是我们努力就有收获,我们以过了收获的季节,更多的时候是趋于平淡接受现实,或许这样可以让我们会生活得更洒脱些吧!退下来的几年我经历了太多,也走过了太多的路,经历了以前没有体会过得生活,一种内心世界的彻底改变,一切都变成了辛酸和无奈,远离了繁忙的工作,脱离了熟悉的环境,改变了顾有的生活模式,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加之身体也突然崩塌,人生的路真的就这么难走吗,我不知道,我这个人到底要走完多少路,前面的路上又会遇上什么,但是我明白,路无论他有多磨的艰辛和曲折都要勇敢地去面对。 因为我知道,在前方,在一个我原以为不可触及的位置里,必定会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存在!世事无常,人生如月,盈亏有间。每个人的人生如同在时光的隧道里做了一次漫长而又艰辛的旅行,途经之处,看到的不尽是绿水青山,更多的是要领略崎岖坎坷或平淡无奇。慎读岁月,因为生命是对岁月的回眸,人生是与岁月的较量,征服了岁月,也就是获得了超越生命年轮的青春人生路上。勇敢的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更要相信走在老年路上的人生,活在当下,自己的人生就应该是,过去无怨无悔,今后改变思维,,活在当下,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老年的路上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安排下,独立自主,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也没有什么是放不开的。如果什么都放不开,一直都在记忆和选择里徘徊不前,我的明天将何去何从?我们的世界不只局限于回忆过去,还要给自己规划美好的蓝图,老年的路上会更加艰辛,勇敢地走未走完的道路,不要害怕路上的坎坷。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总会遇上很多的不如意,学会宽容大度,不要为那些给予我们不公平的人生气,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事事如意,在坦然面对过去的时候,记住不要后悔,只求平淡生活,开心就好,幸福就好,满足就好,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