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生死坎乐观对人生散文系列篇之四《职场生涯》下篇 杨雅琴

徘徊生死坎乐观对人生散文系列篇之四《职场生涯》下篇 杨雅琴

二郎我职业的主场

  二郎这块生我养我的多情土地,早已经融进我的血液。不论过去现在始终牵动我的心。

  95年9月我回到曾经为我奔跑助力的人生加油站—二郎中学。这次是以教师的身份,女儿母亲的身份归来的。面对那么多熟悉的面孔,说实话心情有些复杂。既感到亲切又不知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当学校安排我担任班主任并代语文课时,我有些迟疑。刚休完产假,又从小学跨进初中,而且班主任事务很多。这一切像大山一样同时压过来。如果说不犹豫,那肯定是假话。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接招。

  不接则罢,接了一定要搞好。为此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了便于工作我甚至把家从城区搬到学校。

  当时的二郎中学处境有些尴尬。距离县城近却属于乡镇中学,要求高而条件待遇与城区天壤之别。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城不城乡不乡的,在夹缝中求生存。

  学生数不到300人,三个年级六个教学班。上岗教师20人左右。

  生员师资都存在严重问题。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唯一途径是提高升学率。当然这好像不是我应该操心的事。但可以看出领导的担忧和对教师安排的考虑。


  那时教毕业班的老师都是选了又选的,一经选定就常驻三年级成为把关教师。而大部分老师始终教一二年级。有的甚至十几年只教一个年级。要求毕业班老师早起晚睡,晚上要坐班到十点,周六周日也需上班,而且基本属于无偿劳动。而班主任更辛苦。领导老师对这种任课格局达成共识,叫做物尽其用,各得其所。那时老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心工作各尽所能,无怨无悔相处融洽。不得不佩服其大局意识和无私精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从一年级开始带班,无论成绩还是管理都无可挑剔。一路前行,于是送走95—98我进入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

  紧接着我也成了常驻毕业班语文老师和班主任。

  当时社会上正好刮起一股邪风,“读书无用论”。有“拿手术刀的比不上拿剪刀的”之说。许多家长对教育不重视,学生辍学现象严重。往往一年级三个班,等升到三年级就成了两个班了。在读学生也很难管教,打架闹事,顶撞老师。形势很是严峻。

  此时国家正在大力宣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三申五令,强调各校不得让学生流失。

  于是学生成了上帝。老师们既要成绩又要留住学生,前行甚是艰难。那几年我们每周几次到学生家走访。时间要么正中午要么晚上,因为只有这个时间段学生家里才可能有人。

  记得有一次,我们走访刘湾村。好像是夏天午后,我们一行五位老师,顶着烈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不时有狗冲出来张牙舞爪的迎接。当我们东打听西询问,找到要走访的学生家时,衣服已汗湿了。看见家长们正在门前树荫下打麻将。家长指了指旁边大石头让我们坐坐,等把那一圈打完再说。我们只有哭笑不得地等着。

  走访让人窘迫,教学也让人为难。


  

徘徊生死坎乐观对人生散文系列篇之四《职场生涯》下篇 杨雅琴

 2000年6月,我送走了又一批毕业生。刚刚中考完,一二年级学生还没考试。学校突然安排我立马去接即将升人二年级的一个班。

  这个班学生出了名的任性难缠。那天在少数同学的煽动下联名写信给校长办公室,要求更换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如果不答应,下学期全部转学辍学。学校冒不起这个险,便来找我。

  我既诧异又纠结。资质平平的我,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想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些而已。这时接手别人的班级叫人多难想啊。但领导态度坚决,言语诚恳,不容商量。

  临危受命,我自当竭尽全力。明查暗访,弄清具体缘由事情的始末。

  班会分析形势号召做有志青年;

  个别谈心了解情况鼓励上进;

  与家长沟通稳固后方。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很快化解了矛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班上学习空气也浓厚起来。后面两年不仅平安过渡,而且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重点班便盯上我。学校很多老师的孩子是从我这儿托起进入高一级学校的。

  几年下来,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环境美了,操场宽阔平坦绿树成荫。


  生活条件好了,老师住上成套的住宿楼,学生用上清洁的自来水。

  我亲眼目睹学校走出困境再到空前繁盛,再到撤销。校长及领导班子换了四茬,学生流水般的来来去去,我始终坚守阵地坚守本心。这里激发过我的潜能,同时我也挑战了自己。

  回忆那些年累并快乐着的日子,心潮澎湃。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无从说起,不知所云。

  二郎,这生我养我的土地,你的滋养让我绽放光芒。

  二郎中学,我倾注了青春和热情的圣地,见证了野百合的春天。

  

=========================

原创作家简介::杨雅琴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人。大学本科。是一名热爱文字的中学语文教师。喜欢阅读,也喜欢写字。常把生活感悟诉于笔端。

徘徊生死坎乐观对人生散文系列篇之四《职场生涯》下篇 杨雅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