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看点速览

1、中国长三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吉星”距全球组网仅一步之遥

2、美海军启动下一代航母研究或考虑轻型常规航母

3、俄罗斯能反卫反导的S-500远程防空系统将进行“国家测试”

4、美媒给“高超音速武器热”泼冷水称其并非“天下无敌”

5、国外2020至2030年值得关注的太空探索任务

6、美海军陆战队将优先发展陆基反舰巡航导弹

7、俄罗斯战略火箭兵计划在2020年进行6次洲际弹道导弹试射

8、美海军研制出无人机自主跟踪系统

9、美国五角大楼倾力打造移动性强和安全性高的微型核反应堆

10、日本拟部署“滑翔炸弹”防卫岛屿号称可穿透航母甲板

11、美军叫停采购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计划10亿美元大单可能黄了

12、美媒称“无人编队”或将成未来反潜战关键

13、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发高保真量子通信系统

14、俄罗斯通过微型雷达强化机器人和无人机的作战能力

15、美陆军测试“增程加榴炮”射程达65千米

16、以色列开发出“光剑”新型激光防御系统

一、中国长三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吉星”距全球组网仅一步之遥

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北斗三号GEO-2导航卫星直冲云霄,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在中国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又一个来自中国航天的振奋人心的消息!

北斗三号GEO-2导航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第54颗卫星,也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第29颗卫星,属于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吉星”,它在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功能最多、信号最多、体型最大、寿命最长。

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画面

该卫星将与2018年11月1日发射升空的首颗“吉星”(北斗三号GEO-1导航卫星),携手验证北斗系统新体制有源定位功能,拉开无线电测定功能全面升级的序章。

此次发射北斗三号GEO-2卫星的任务成功后,距离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完成全球组网还差最后1颗GEO卫星,该卫星预计今年5月完成发射,最终实现30颗卫星发射组网,提前半年完成我国全球导航系统建设。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

自2007年发射首颗北斗导航卫星算起的13年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用39次发射,将全部54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功率100%。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7次发射。

二、美海军启动下一代航母研究或考虑轻型常规航母

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3月9日消息,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下令对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力量的未来开展为期6个月的研究。

据悉,这项研究是在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整合海军力量结构的评估后启动的。评估的目的是根据当前和近期的威胁、作战指挥官的要求和新兴技术,来研究新的舰队需求。

莫德利在新闻稿中说:“我国和世界面临的长期挑战要求我们进行清醒的评估和作出艰难的选择。”

他说:“我们已订购了4艘新型福特级核动力航母(首舰“福特”号已服役,2号舰“肯尼迪”号已下水——本网注),所以有时间重新设想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任何评估都必须考虑成本、生存性以及关键的国家需求——国家需求对维持所需舰艇的建造至关重要。这些舰艇将为本世纪30年代及以后建成一支强大的综合海军作出贡献。”

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美国“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上停有F-35B舰载机和MV-22运输机)

报道称,自从美海军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动用“企业”号航母以来,核动力航母一直是美军舰队的主力,但人们现在对在陆基反舰弹道导弹等武器威慑区域内使用航母感到担心。美海军一直认为,由于核动力航母能够以很快的速度航行、利用诱饵隐真示假、受到舰载机和附近水面战舰的保护等因素,因此能在可接受的风险下开展行动。

2016年的美海军力量结构评估中所讨论的“轻型航母”,与其说像福特级航母,倒不如说更像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的1号和2号舰。它将使用常规动力,没有弹射系统,而是将直升机和短垂起降战机运送到战区附近。美海军从未公开表示过对这一理念的支持,但该理念却在智库圈子里仍然很受欢迎。

此外,美海军正在分析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航母舰载机联队,这也会影响到航母的设计。据悉,美海军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未来舰载机联队”研究,考虑的是有人战机平台和无人战机平台的作用、让直升机留在舰载机联队内还是将其从美航母舰载机联队的结构中剔除等内容。美海军“蓝带未来航母2030特别小组”将就有关美海军航空力量的所有这些讨论展开研究。

“蓝带未来航母2030特别小组”,将包括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将领——这与最近在决定造舰需求时考虑整合海军力量的努力相一致,以支持这两个军种的新作战理念。这两个军种近来提出的新作战理念,就是“分布式海上作战”和“远征先遣基地作战”。

三、俄罗斯能反卫反导的S-500远程防空系统将进行“国家测试”

《俄罗斯报》网站报道,首套S-350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已经加入俄军部队,而更先进的S-500“普罗米修斯”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也准备开始国家测试。

S-500防空系统最引人瞩目的是被西方称为“努多利”的40N6M防空导弹。按照最初计划,“努多利”导弹应是S-500系统的组成部分。美军高层曾在得知“努多利”导弹试射成功后,立即表达了担忧。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其他国家现在还没有类似的东西,在可见的未来也不会有。

俄媒介绍说,为S-500系统研发的导弹有几种,特别强大的“努多利”导弹是其中之一。S-500系统能摧毁400千米内的各种空中目标和600千米内的弹道导弹(包括高超音速导弹)。

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俄罗斯S-500防空系统发射车

据悉,S-500能在洲际弹道导弹的弹道末段实施拦截,在一定范围内也可在中段(大气层外,本网注)拦截。此外,S-500系统的防空导弹能打到低轨道航天器。大部分侦察通信卫星都在这个轨道工作。一套S-500系统能在同一时间,高概率命中10个目标。

报道称,事实上,

S-500系统是兼具防空和反导能力的机动防空系统。一些专家甚至将其称为第一代“宇防系统”。它不光能摧毁在轨航天器,对付导弹也非常有效。或许,一部分S-500系统将加入莫斯科统一导弹防御系统。

S-500的各种子系统于2019年和2018年进行了密集测试并取得成功。拦截弹的试射可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进行,那里有苏联时期用于测试远程防空导弹的萨雷-沙甘训练场,特别是苏联反导系统和后来的俄罗斯反导系统使用的拦截导弹。苏联解体后,这座训练场被暂时关闭,2017年根据俄哈协议重新开放。

俄媒表示,需要提醒的是,美国2001年宣布退出《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该条约2002年停止生效。所以,俄军现在不受部署机动反导系统的限制。更何况,美国已经在欧洲部署了自己的反导导弹,包括在俄罗斯边境附近。

此外,美国五角大楼正在积极实施“即时全球打击”构想,它的要求之一是从太空用高超音速武器攻击敌方领土。报道称,因此,S-500的出现非常及时。俄军的防御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美国最先进导弹的威胁。它能有效保护大城市、俄战略火箭兵导弹部队和水电站、核电站等重要工业区。此前有报道称,S-500将在今年列装。

另据报道,今年年初,俄空天军驻列宁格勒州某部在战斗值班时首次发射了最新的S-350“勇士”防空导弹。未来7年内,俄罗斯武装力量将接收12个师的S-350防空系统——共144套。美国《新闻周刊》已经把“勇士”称为“巡航导弹杀手”。

专家认为,俄军配合使用的S-500和S-350将为重要设施提供几乎无法突破的成梯次保护伞。

四、美媒给“高超音速武器热”泼冷水称其并非“天下无敌”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近日发表了该刊防务编辑戴维·阿克斯的文章《美国军方大错特错了:高超音速武器是能被击败的》,称高超音速武器正在稳步改善,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未来可能对美军构成严重威胁,但是防御它们并非不可能。

文章认为,对于高超音速武器以及能做些什么来防御它们,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似乎有点困惑。在米利3月4日于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这位陆军上将过分夸大了俄罗斯的“五倍音速”级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米利说:“高超音速武器无法防御……这些武器飞行得极其迅速,无法拦截。”确实,俄罗斯的“先锋”等高超音速武器在飞行过程中——即所谓“飞行中段”,根本不可能被有效拦截。

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俄国“先锋”高超音速导弹规避敌方导弹拦截示意图

美国海军的“标准”-3舰载拦截弹,能在飞行速度相对低一些的中程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将其摧毁。但“华盛顿军备控制协会”的导弹专家金斯顿·里夫认为,“标准”-3可能对付不了高超音速武器。里夫说:“我们目前的中段反导系统无法防御或被用于防御高超音速滑翔式载具,主要是因为滑翔式载具的飞行高度较低,而且其飞行环境与传统的弹道导弹不同。”

里夫补充说:“滑翔式载具较难预测的轨迹和潜在机动性也将对这种防御系统构成挑战。现有的地面和太空雷达与传感器也难以追踪较低高度的机动性滑翔式载具。”

在这种情况下,高超音速导弹将类似于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对于可靠的中段拦截系统而言飞得过高、过快,尽管五角大楼已经声称在此类拦截的有限试验中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拦截只有在其飞行末段才有可能。这是因为高超音速导弹在飞行末段的速度要比洲际弹道导弹慢一些。

里夫解释说:“专门用于当再入载具飞向目标时对它们实施拦截的末段防御系统,在理论上更具可行性,因为在这个阶段,滑翔式载具的飞行速度将比再入载具慢。”

事实上,五角大楼仍在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末段防御系统进行大量投资。国会2020年为这项工作给导弹防御局拨款4亿美元。至于2021年,导弹防御局希望再增加2亿美元。该局在2020年2月曾要求工业界开始提交设计方案。

军工界知道,开发针对高超音速威胁的防御手段并非不可能。米利的言论可能指向对于“5马赫”级导弹的更广泛的误解。里夫说:“高超音速武器一直被宣扬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武器。”

不过,《防务新闻》周刊记者戴维·拉特曾在2019年11月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建议说,出现某些怀疑的声音或许是正常的。关于新型高超音速武器,拉特写道:“问题在于这些武器目前都尚未投入实战。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正在谈论的武器都处于原型阶段。”

华盛顿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的分析师布赖恩·克拉克,同样对所谓的“高超音速武器热”持怀疑态度。克拉克解释说:“即使是高超音速武器也仍然可能被击落。”

九、美国五角大楼倾力打造移动性强和安全性高的微型核反应堆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3月9日报道,五角大楼本周一签署3份合同,开始进行移动式小型核反应堆的设计工作,报道称此举是实现为美国本土和驻外美军提供微型核电站的两步走计划的一部分。不过中国专家认为,被网友称为“核能充电宝”的这种小型反应堆的重要用途,可能是为未来的激光武器供电。

报道称,美国防部向弗吉尼亚州的BWX技术公司、华盛顿特区的西屋政府服务公司和马里兰州的X能源公司授予了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1350万美元、1190万美元和1430万美元,开始为期两年的微型核反应堆设计竞赛,这些微型核反应堆可能会在军队前沿部署,供美国本土以外的驻军使用。

报道表示,总计3970万美元的合同来自“佩莱项目”,这是一个通过“战略能力办公室”(SCO)运作的项目。该原型产品的发电能力范围(功率)在1至5兆瓦。美国能源部一直在其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支持该项目。

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美国可利用卡车运输的微型核反应堆想象图

美国防部发言人罗伯特·卡弗中校说,该项目“包括开发一个安全、可移动和先进的微型核反应堆,以支持美国防部的各种任务,比如为偏远的作战基地发电”。

在经过两年的设计成熟期后,可能会选择其中一家获资助开始设计工作的公司来建造一个原型产品并进行演示。

“佩莱项目”的项目经理杰夫·瓦克斯曼在美国防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佩莱项目’的独特性在于反应堆的移动性和安全性。我们将……开发一种通过公路、铁路、海上或空中可以安全和快速移动、快速安装和关闭的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本身就是安全的。”

显然,“佩莱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反应堆的机动性和安全性。然而,“佩莱项目”并非将小型核反应堆纳入五角大楼核武库的唯一尝试。

美媒介绍说,第二种尝试正在通过负责采购和保障事务的副部长办公室进行。按照2019年《国防授权法》的要求,这项工作包括一项试验计划,旨在证明2至10兆瓦范围内的小型核反应堆的效能,大约2023年在美国能源部管理的某个地点进行初步测试。


美国防部发言人迈克·安德鲁斯中校说,如果测试进展顺利,将于“2027年前在一个永久性国内军事设施”演示一个商业开发的、得到核管理委员会许可的反应堆。

对美国防部来说,用核反应堆取代所有当地电力并不是必需的,但设在基地的2至10兆瓦功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核反应堆将确保在当地电网瘫痪的情况下,关键功能仍将能够发挥作用。

报道指出,根据美国核能研究所2018年10月的技术报告,90%的军事设施“平均每年的能源使用量可以通过装机容量40兆瓦或更小的核电装置满足。”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研制微型核电站是为了防止美军基地停电。不过,有中国专家表示,各国军事基地都是重点供电保障单位,供电线路有备份,而且往往不止一个,军事基地停电的概率相对很低。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军事基地内的重要设备,都拥有独立于市电的发电装置。因此,美军研制这种“核能充电宝”可能不只是为海外基地供电那么简单。近年来,美国激光武器迎来一个开发高潮,激光炮等武器需要大量电能储备,这或许是微型核反应堆的未来重点应用方向。

十、日本拟部署“滑翔炸弹”防卫岛屿号称可穿透航母甲板

日本《每日新闻》近日报道,日本防卫省希望在西南诸岛防卫方面建立可以从地面进行应对的机制。为此,

它致力于在2026年度部署“岛屿防卫用高速滑翔弹”,并探讨提高其反舰性能,进而考虑安装可以穿透航母甲板的新型穿甲弹头。不过,如果推进自卫队武器装备的射程远程化以及打击威力增强化,则可能被追究是否偏离专守防卫理念。因此,防卫省计划将“高速滑翔弹”的最大射程控制在500千米以内。

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日媒给出的“高速滑翔弹”攻击示意图

报道称,“高速滑翔弹”是一种新型导弹,从地面利用助推火箭发射,弹头部分在空气阻力较小(空气稀薄)的大气层上层分离,以高超音速像滑翔机一样滑翔。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卫星等制导下,可以进行复杂弹道的机动飞行,其拦截难度将远大于传统导弹。

研发分为两阶段,将于2026年度在陆上自卫队部署的是早期装备型,设想的是应对进攻日本离岛的敌人。而在2028年以后部署的是性能升级型,弹头呈爪状,飞行速度和射程等性能也进一步提高,可以更复杂的弹道飞行。此外,防卫省还在探讨安装防卫装备厅正推进研发的“先进舰对地弹头”。如果可以实现,则弹头可以穿透比一般舰体更坚固的航母装甲甲板,钻入航母内部再引爆,从而让舰载机无法起降,还可以破坏边长为数百米的正方形区域范围内的目标。

报道表示,也有日本议员担心部署“高速滑翔炸弹”可能刺激周边国家。日本政府表示:“这是为了国土防卫,不属于攻击性武器。”

十一、美军叫停采购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计划10亿美元大单可能黄了

《军事观察》杂志网站3月8日报道,美国陆军近日宣布终止从以色列购买“铁穹”防御系统的计划。此前,美国陆军曾宣称将在2019年投入10亿美元购买该防空系统。

“铁穹”防御系统是由以色列拉斐尔系统公司研制,尽管已经将其推向国际军火市场有十年之久,但一直未找到出口用户。

报道称,美国陆军对该系统拦截巡航导弹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而这一能力对于弥补美国现有导弹防御系统缺陷而言至关重要。“铁穹”防御系统被设计用于防御火炮和巡航导弹的攻击,但无法拦截飞机和弹道导弹。

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

美国陆军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以色列方面拒绝提供“铁穹”防御系统的源代码,这将严重限制美国陆军将该系统整合到现有防空作战网络的能力。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司令约翰·默里将军表示,他们发现“铁穹”防御系统有些问题,其中包括容易遭受网络攻击,还有一些操作上的缺陷等等。他总结说:“基于某些互通性的问题以及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陆军认为无法将‘铁穹’防御系统与美方现有的防空系统进行整合。”

美国陆军采购部门负责人布鲁斯·耶特在麦卡利斯同仁公司年度防务会议上也对媒体记者表示:“以色列人与我们一直合作得很好——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相关工作已经推进到一定阶段,在这一阶段获得正确的数据变得有些困难。”,并认为,“他们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对付一些巡航导弹的能力。问题是,我们必须对付所有巡航导弹,而我们认为自己还没做到这一点。”

耶特接着说:“他们可以改动该系统以使其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也许可以。”“在回答‘是的,我们已经得到答案’之前,我们有很多项目需要测试。”

报道同时表示,“铁穹”防御系统多年来一直被整合到以色列的防空网络中,该网络的绝大多数系统也是由美国制造的技术装备构成,包括MIM-23“霍克”防空导弹、MIM-104“爱国者”防空导弹以及“大卫投石器”防御系统(采用美国雷声公司提供的技术制造),而这与美方所谓的“铁穹”防御系统无法整合到美国现有防空网络的说法相悖,背后原因不得不令人生疑。

十二、美媒称“无人编队”或将成未来反潜战关键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3月9日报道,对那些无力投资购买最先进潜艇和海上巡逻机的国家来说,反潜战的未来可能要依赖一个由无人平台组成的网络编队。这种无人编队可以在海上咽喉要道设置“被动式声呐屏障”,或者拖着拖曳式反潜声呐基阵穿越一国领海。

北约“海事研究与实验中心”(CMRE),就正在北约演习(如正在进行的“动感蝠鲼”年度反潜战演习)中展示这些理念。

CMRE的负责人凯瑟琳·沃纳说:“在整个无人系统领域,一个重要的想法是找出合适的系统,配备合适的传感器,找到在成本和操作上有效的合适方案。

”她说,反潜战属于“高技术装备密集型”战争,虽然无人系统无法做到潜艇或反潜机所能做到的一切,但它们可以执行一些有人装备难以执行的特殊任务。

军事科技周报,看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好消息

北约声学研究船和无人水下潜航器(近处)进行协同演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被动式声呐屏障”。沃纳说,CMRE在其投放的所有自动航行器、浮标和海底设备上都安装了被动式声学传感器,并在“动感蝠鲼”演习开始前在西西里岛海岸附近使用传感器演示了被动式声呐屏障。

报道称,在反潜战的主动搜潜作战方面,CMRE特别关注多国多基阵反潜战的理念,即主动声呐源可以为数十或数百个侦听声波的被动传感器生成可从敌方潜艇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水中的传感器越多,就越能更好地探测到脉冲信号,并识别出在水中航行的潜艇类型以及其活动方向。

在“动感蝠鲼”演习期间,CMRE和有人驾驶军舰一起进行反潜搜索行动:一艘北约声学研究船、两台直径21英寸(约合53厘米)的自动水下潜航器,以及一批充当舰艇与自动水下航行器通讯节点的水上无人平台。潜航器带有拖曳式声呐基阵来侦听脉冲信号。CMRE最近也为水上无人平台开发了拖曳式声呐基阵,从而在水中安插更多的“耳朵”。

沃纳说,“新增的传感器”对于多基阵反潜战“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当一个主动声呐源发出信号后,他们希望在水中有尽可能多的被动式传感器监听脉冲信号。

报道认为,多国多基阵反潜战的关键是信息共享。水下相互合作的无人潜航器越多就越好。沃纳说:“我们已经证明多基阵反潜战是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