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不改門,富不遷墳",為啥老祖宗會留下這樣的俗語?

在農村裡,很多農民都是非常相信農村俗語的,因為這些老話是老祖宗給留下來的,也經得起推敲的。就拿我父親來說吧,他在種地或蓋房子的時候總是依靠一些農村老話而進行操作,他說老祖宗的留下來的老話是非常有用的。而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句農村俗語:"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是什麼意思,為啥老祖宗會留下這樣的俗語呢?小編來回答:

農村俗語

什麼是"窮不改門":

而農村裡的老百姓在動土或改造房屋的時候也是有忌諱的,一般來說,老百姓在改造房屋的時候,都是請一些比較有學問的老師傅來改造,特別是大門,一旦確定住以後,雖然房屋可以改造,而大門是輕易不會改的。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俗語

老祖宗有句俗話說:"寧改十座墳,不改一座門。"其意思是說,大門為納氣招財,而大門就是房屋的門面,在建設大門的時候,其高度也是不能高過房屋的,要按照整體的建設而來,只有這樣建設房屋,才能使得整個庭院美觀。至於大門為什麼不能隨便亂改呢?其實《魯班經》早就看好了,按照方位來說,一般大門外東南角,為吉門,自巽主進入,木氣生髮,為生旺之地,開此門開門大吉,家運興隆。如果要隨便動大門的話,會有不好的影響。

農村俗語

當然,那只是古代封建迷信的說法,然而小編認為,一旦確定好了大門,還是不要亂動的好,特別是窮人由於沒有一些錢財,也是經不起折騰這樣翻蓋大門的。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窮人只有努力奮鬥才能過上好日子,而不是隨便改造大門而舔運氣的。因此也就有了"窮不改門"之說。

農村俗語

那麼"富不遷墳"呢?

老祖宗有這麼一個迷信的說法,而他們認為自己是否富貴,是和祖墳的風水有關的。而在科學技術不發達古代,一些現象古人們也是解釋不了的,所以他們認為自己的富貴和貧窮都是按照"一命、二運、三風水"來的。特別是古代的一些大戶人家,以及皇陵,在修建墳墓的時候,都是讓"風水師"找一片寶地來選擇祖墳,因此也就有了"富不遷墳"之說。但是現在來說古人的這種思維是非常迷信的,就拿古代的皇帝來說吧,他們選擇了自認為"高貴的陵地",結果現在怎樣了,還不是封建王朝的破滅,所以來說這種說話也是不準確的。

不過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富人們的生活環境好了,他們也就沒必要把墳墓動來動去的,一則浪費很大的財力,二則也是想讓祖宗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農村俗語

因此來說:

農村這句俗語"窮不改門,富不遷墳",這句話裡面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指的是現在人們都追求經濟生活,沒必要把一些時間用到無用的工夫上面,而這種方法是沒必要,不適合的,除非遇到很特殊的情況。你認為是什麼樣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