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蘇軾《題西林壁》是哲理詩中的精品,你是這樣認為嗎?

封護勝463


是的。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儒家認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題西林壁》詩中的具象,是富有哲理的“仁智的山水”。哲學是人類大腦意識活動在社會實踐中的產物。

視覺是人類與外界最重要的信息交流通道。

蘇軾的詩,之所以給人哲思,就是由於視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的差異化的觀看文化,很有藝術性。

詩中,蘇軾把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物,和“緣”文化結合起來了。現代人也講緣份,這個詞來自佛教。蘇軾對佛教是有研究的,自號“東坡居士”。


慈善文化研究


《題西林壁》言簡意賅,飽含哲理,且有多重內涵,堪為哲理詩精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一層面,表面詩意:蘇軾遊覽廬山,正面看是延綿不絕的山巒,側面看是奇峰迭起,直入雲中,從遠處看,近處看,身處高處、地處,看到的皆是不同的風景。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只是因為身處山中的緣故。移步換景,盡顯廬山的千姿百態,目不暇接,大發感慨。

第二層面,人生哲理:把廬山擬人化,正面觀察,側面瞭解往往都能看出不同的性格,離得遠瞭解個大概,走近些瞭解深入,俯視他,仰視他,皆會產生各自的理解。因此可以明悟人和人之間想法差異的由來,對他人的行為做法評價截然不同,概因我們身處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層面。

舉兩個例子:秦朝宦官宰相趙高結黨隱私,排除異己,多數人稱他是奸臣禍亂,卻也有不少人知道他的書法卓絕,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

本詩作者北宋文豪蘇軾極具多面性,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才華橫溢。喜愛文學的人通過詩詞瞭解他性情豪放,歷經坎坷仍屹立不倒;喜愛書法的人通過他的書法筆觸看見他的風骨;喜愛美食的朋友更加專注於“東坡肉”怎麼做更好吃……

第三層面,跳出桎梏:無論身處哪個角度,看到的人或事都是片面的,為了避免以偏概全,坐井觀天,從門縫裡看人的狹隘,需要跳出侷限的思維,縱觀全局,多方面多角度結合在一起,方能擺脫“當局者迷”的窘境。

旁觀者清,局外人往往更能看清一個人,一件事的真相!

這個回答你們還滿意嗎?喜歡的點個贊,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見解,謝謝~


晴空莽莽


【書文小品】詳解:有人說蘇軾《題西林壁》是哲理詩中的精品,你是這樣認為嗎?


前言

蘇軾在官場失意,在文壇卻是千古奇才,他的詩文,無論是表達方式,還是內容上,都各具特點。他的哲理詩,往往在形象的描繪中,寄託著禪意的哲理和人生思考,《題西林壁》就是此類詩的代表。

蘇軾詩文中的“山”意象,是他獨特心靈的呈現

蘇軾在欣賞山水時,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竭力從各個角度和方位來觀賞。比如他的《巫山》:

巫山崢嶸起。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坱軋勢方深,結構意未遂。旁觀不暇瞬,步步造幽邃。蒼崖忽相逼,絕壁凜可悸。仰觀八九頂,俊爽凌顥氣......

蘇軾分別從縱的方向來觀察巫山的高,從橫向的角度來觀察巫山的走勢,用顏色的變化來表示詩人步伐在縱深的發展,從側面、深處、進觀、仰視、俯視等方面呈現巫山的高大雄偉,詩人隨著所觀景物的角度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審美意境。

因此,左顧右盼、高低遠近都要窮盡的審美渴望,是蘇軾山水詩的重要特徵。

但無論是看山、看水,還是看大自然的一切景色,蘇軾詩文中都呈現出一覽無遺的意思。“聞有弁山何處是,為君四面意求看”,他看弁山,就要從四周、四面看個夠。他看西湖,便想將西湖盡收眼底:“淺深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廬山在蘇詩中實際上已經不是廬山本身了,而是浸透著作者人生思考的象徵性意象。詩人面對廬山,彷彿面對著一個變化無窮的大千世界。

元豐七年,他第一次到廬山,就被廬山的恢弘氣勢震撼到,他寫道:“僕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廬山的面目難以看清楚,它博大精深,變化多端。

其實在蘇軾眼中,自然界的山水都充滿著永恆的、變化不已的色彩,所以他認為人心的變化,也是無窮無盡的。《題西林壁》中廬山的“橫”、“側”、“遠”、“近”、“高”、“低”變化,都透露著人生的變化無窮。

同時,蘇軾也認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具有悲劇性的。一般特別看重獲取外物的人,他眼中的外物,一定是高大的。如看廬山時,無論是橫看、側看,如果被無窮的慾望困擾,不能跳脫出來,人就會產生困擾。

所以,廬山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徵著——慾望的無窮。

但換一個方向來看,當人不把外物作為功利而是作為美的對象時,他便超越了自身的煩惱,也就是作者所說的:“此刻不是身在廬山,而是走出了廬山。”

所以,蘇軾在觀山看水時,其實是在看人生、想人生,他說“閱世走人間,觀身臥雲嶺。”世俗經過歲月時光的沉澱,實在記不得多少了,人短暫的一生,不能看到古人生活的景象,只有山川才是時光的見證者。蘇詩中的“山”,凝聚了古老漫長的時空和人生難以窮盡的慾望。

萬物多樣性不可窮盡,人自身慾望永不消歇,世事難以識破,這些都是詩人對人類心靈不安寧的嘆息。

詳解詩句:蘇軾的深情都藏在哲理的講述中

前文概述蘇軾“山”意象的內涵,並不是要表明蘇軾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相反,他往往是曠達的。這首《題西林壁》,我們可以從表層意義和深層意義來看。為了能看出差異,我們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作比較。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的詩奇雄壯麗,表達詩人靈動的想象力和對大好河山的讚美。

而蘇軾的《題西林壁》,通過寫廬山變化莫測的景象,表現出詩人對人生的思考,重在對“理”的探求,充滿哲理,即古人所說的“理趣”。

葉嘉瑩曾對如何分析作品提出了看法:“作者除了在作品中所寫的外表情事以外,更可能還於不自覺中流露有自己某種心靈感情的本質。”“作者除了在作品中所寫的外表情事以外,更可能還於不自覺中流露有自己某種心靈感情的本質。”

《題西林壁》的表層含義,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但這不是此詩的主要魅力,此詩能夠經久不衰,絕不是它說明這種道理,因為人們依靠常識,也能得出“局外人”的道理來。此詩的感染力是在於它的深層意義。

前兩句是具體景物的描寫,廬山本是靜止不動的,但詩人按照順序從不同方位寫出廬山的差異,讓廬山具有移動變化、複雜難測的特點。這一主觀動態圖,體現了詩人身在廬山中的觀察感受,間接折射出作者生活中的內在心理體驗。

從蘇軾的描繪看,廬山的“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近高低的形貌,與蘇軾對人生世事難見真相的潛在感受是相通的。蘇軾宦海浮沉,仕途坎坷,觸發了他對廬山複雜情況的感慨。但他並不是直接將廬山與自身身世相比。

蘇軾創作的顯著特點就是,他善於把具體描寫和意象結合,使詩達到理性思考的高度。比如: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題西林壁》中,既有自信、自慰、樂觀,又有往日生活崎嶇的沉重感。蘇軾對宇宙人生的懷疑、厭倦、悲觀,是不自覺流露出來的,他通過轉移視點,曲折地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狀態的感悟。

詩人在最後兩句發出議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確十分具有哲學的說理性,這種“局外人看得更清楚”的哲理,我覺得並不是作者的本意,蘇軾可能是想傳達他在人生探索中感到迷惑又想超越迷惑的心理。

聯合前兩句來看,詩人從對景物的描繪過渡到議論,景觀描寫被賦予人生哲理的象徵意義,議論說理補充了作者的心理狀態。就整首詩而言,在“當局者迷”的背後,表現出來的是作者對複雜人生的思考和迷惘,同時,也透露著詩人想要解脫這種迷惘的想法。

結語

《題西林壁》中表達的複雜情感,既不是簡單形象化的說理,也不是詩人情感的生硬注入,而是詩人基於生活和心靈奧秘的探索。嚴格意義上來說,蘇軾不是哲學家,他只是用筆挖掘自己的情感深處,挖掘心靈對大千世界、社會人生的感悟,因此在他的哲理詩中,形象和情感才是主要的。


圖|網絡


書文小品


我認為《題西林壁》確實是哲理詩中的精品。

先來解讀和欣賞一下此詩: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蘇軾老人家看風景可不光是遊山玩水,還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山,邊走邊思考。

思考的結果是:

身在山裡的人,不可能知道這山長啥樣。

不得不說,東坡就是厲害,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短短四句詩中,概括了廬山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後人們把後兩句當作哲理警句,

就足以說明這首詩是哲理詩中的精品。

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

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

《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一朵詩


你好!很榮幸作答。

我認為:蘇軾的《題西林壁》,不僅是哲理詩中的精品,還是典範。

簡言之,哲理詩,首先是“詩”,再詩中有“理”,給人以啟迪。

蘇軾的《題西林壁》詩中,涵有樸素的認識論,矛盾觀,也有聯繫觀,實屬哲理詩中的典範。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登廬山,從它的正面看,它是一道長長的山嶺,從它的側面看,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從高處俯視廬山,它的山巒高低錯落,從低處仰望廬山,它的山峰高聳。不同角度、不同距離的廬山險峻奇秀,美景盡收眼底。

這就是蘇軾認識到矛盾著的事物和它的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

我身處在廬山之中,視野受到了侷限,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認識有片面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如果你想真正識得廬山,要走出廬山,到廬山之外更高更遠的地方,去觀察認識廬山。

世界的事物都有聯繫,對事物的認識要擺脫主觀成見,既要認識全局,也要認識局部,只有這樣,才可以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

蘇軾把廬山美景和哲理巧妙融和,親切自然,深入淺出,耐人尋味。

中國沉澱並留存下來很多好的哲理詩,這些詩意境開闊,深沉含蓄,吟誦讓人豁然開朗,受益匪淺。

唐代詩人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

唐代詩人白居易:“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

唐代詩人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不要為一時的困難和挫折所嚇倒,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唐代詩人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揚。

宋代詩人楊萬里:“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準備,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宋代詩人朱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才能保持不斷的進步。

宋代詩人陸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實踐,方能學有所成。

宋代詩人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探求學問時,往往會像迷路一般,出路難尋。如果繼續前行,就能發現新天地。

【大家好!我是趙旭666。希望喜歡我的原創文字。一起學習,一起探討,共同進步,傳承文化。】


趙旭666


很多人喜歡蘇軾,不僅是因為他的詩詞歌賦,更主要的是他的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很接地氣的生活方式。他有文人的雅興,也有俗人的愛好,民間流傳他的逸聞趣事不勝枚舉。

作為北宋時期的文人,他有自己的最高理想,生活的主線是科考入仕,為民請命,為民謀利。然而這條路並不平坦,當遭遇坎坷甚至挫敗時,他失意不失志,依然能過上愜意的生活。

蘇軾將他的人生體驗寫進了詩文,他善於從平凡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中發現人生的哲理,今天我們欣賞一首七言絕句《題西林壁》,感悟蘇軾的愜意人生,並剖析其中的現實意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揭示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然而我們細細思考,對於人生終極命題我們始終不可能看透,我們常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的迷失者。

人類是有侷限的,也是渺小和無知的。蘇軾生活在北宋時代,儒、道、佛各有主張,他自小研修孔孟思想,而歷經坎坷之後又繼承了道家的清靜無為思想,同時他又常與佛印研討佛學理論。

蘇軾的人生是入世的,從首次出川科舉入仕,到人生的終點,雖然歷經坎坷,幾經被貶和幾度東山再起,他始終沒有退隱山林,消極避世。

蘇軾的人生是出世的。仕途順達時,他疏浚河道、修築長堤,受到百姓歡迎;而仕途坎坷時,他吟詩作畫、縱情山水,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在這首《題西林壁》一詩中,前兩句不僅僅是遊歷山水的感受,其實更是人生的啟迪。我們每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人生的看法也是千差萬別。

現代社會也是如此,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當我們評價別人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班門弄斧的誤區,特別是在評價一件事情的時候,抖機靈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蘇軾在後兩句解釋了人們認識事物往往具有片面性的原因所在,廬山的真面目不容易看到,因為我們總在深山裡遊覽,就像我們深入鑽研一門學問,越深入往往也越片面。

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的認知與我們的經歷有關,也與我們的閱讀習慣有關,當我們喜歡碎片化閱讀,或者喜歡閱讀網絡小說,由於文化偏食,我們與真相漸行漸遠。

蘇軾的經歷和他的詩詞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很有借鑑意義的生活態度,他始終不忘文人的使命,在仕途不懈追求,即使經歷坎坷甚至危及生命也不放棄,在夾縫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雖從小接受儒家傳統思想教育,但又深入鑽研道家思想和佛學理論,經過融會貫通,他既不迂腐、也不避世,更沒有選擇寂苦的生活,他對人生的看法是在峻峰之上,他看到了生活的全面。

他喜歡美食、縱情山水、飲酒賦詩、廣交朋友,他看透了世間的真相,特別是對那些蠅營狗苟的人生不屑一顧,但他沒有喪失對生活的熱愛,始終過著愜意的生活。

蘇軾的這一首小詩《題西林壁》,說的是遊歷的體會,說的是人生哲理,如果再深入思考,這首詩說透了生活和人生。即使今天看來,也具有現實意義。








宏觀評論師賀蘭


其實很多詩都描寫的是作詩之人通過目睹的現象來表達自己現在所處的境況和表達一種寓意。這才是詩寫出來後能振奮人心的地方。每個字詞句的連合才有它的精妙。詩才能耐人尋味,對準自身的體會去思考。

很多詩都是帶有哲理意義。哲學不分好壞高低,各有所指,各有各的表達。能最對準你心意的就是最好的。就像歌曲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也沒有最好之說。但這首確實被大家認為哲學的口口相傳。

題西林壁

[ 宋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前面2句話講的像是比喻萬事萬物各有體態,各有變化。無論你從哪個角度去看,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顯現。多個角度去看人事物,人事物就出現多面性。顯現出大自然包羅萬象,不要對任何事物去局面的瞭解,否則我們看不到真正的全面,而看到的都是片面。

後面2句是說人之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種種,而喜歡去看別人指別人的是非,是因為在自己眼裡你看不到自己,你看到的是別人,所以別人做些什麼你都看在眼裡,清楚明白。唯獨看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看別人看過了頭,漸漸不知道自己了,所以人活著很容易迷失自己,不知自己本面目。也代表說人經常要跳過表相的東西多觀看下自己內心,不要被你能看得到的東西所迷。

整體下來這就是這首詩的本意了。確實帶有哲理,能感同身受的人就自會經常把這首詩拿來用了。但是拿去經常說別人的,也要用這句話說說自己哦。




芷惜文化雜談


因此,這首《題西林壁》的確是哲理詩中的精品,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萌發的石頭城


有人說蘇軾《題西林壁》是哲理詩中的精品,你是這樣認為嗎?

這首詩,確實蘊含著很深的哲理在其中。

蘇軾,是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人推崇蘇軾為“宋詞第一人”,不但是評價他的文采高,更是因為蘇軾的詩詞中蘊含著很深的哲理。

曾經看過蘇東坡的三首與廬山有關的詩,,

有人說是代表蘇東坡修為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便是這首《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風景優美,有云海、險峰、飛瀑等多種自然景觀,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詩人來到廬山,觀景有感,遂寫下這首流傳後世的經典詩作。

詩人寫景之用意,並不是如此簡單。還寓理於景,闡述了哲理思辨。從不同角度觀賞風景,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不認識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為自己身在山中,無法縱觀全局。


觀景如此,人生在世看問題亦是如此,我們學習工作、待人接物,如果都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換位思考,可能就會做到有效溝通,不至於侷限於自身認知的小天地裡。


這一首詩可以看出,東坡居士能夠理智多於感情的去看待所遇到的人、事、環境,能夠客觀冷靜去處理,這是一個明白人、一個綜合人文素養比較高的表現了。


第二重境界《廬山煙雨》: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世人都向往廬山煙雨美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沒有親自見到這個景觀畫面的時候,心中總是有千般萬般的遺憾,不明瞭那到底是什麼境界。等到看到這廬山的煙雨濛濛,看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時, 心當下安歇,原來如此——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表現出東坡居士個人修為更上一屋樓,在持續的精進努力後,才發現:“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他在燈火闌珊處。”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意味。

第三重境界《贈東林總長老》: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潺潺溪流的聲音就像十方諸佛在出廣長舌相,演說萬法;山水林木、藍天白雲這些景色皆是清淨的法身。佛陀時時刻刻對我們說法,演說八萬四千偈那麼多的妙諦,其中的奧妙法理,如人飲水,只能心領神會,改天如何才能為別人一 一演說呢?

這首詩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高的境界了,這裡面的境界不足為人道。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個人修為境界,實在說只有親證方知,用語言是無法表達清楚的,所謂“張口既錯”。


真的是言為心聲,詩以言志啊,從個人文學詩詞作品裡面,能夠看出東坡居士不斷的提升個人綜合修為。


這三首詩作,意境高遠,一併奉獻給大家,大家可以慢慢品味,希望能夠喜歡。


書香居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認識每首詩歌都有它的含義和哲理,個人覺得沒有高低之分!

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

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古詩

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