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司馬光,王安石三人爲什麼在官場互懟?

紅雨說歷史


三人都是為了國家,都是正人君子,只是政見各有不同,無法融合。得益於宋太祖趙匡胤“與士大夫共天下”,和“不可殺勸諫者”的政策,宋朝的士大夫階層真心實意的擁護大宋王朝。當大宋王朝遭遇衰亡之機,國庫入不敷出時王安石、司馬光、蘇軾以各自的認知提出不同的改革意見。

王安石希望通過變法實現“不加賦則國饒用”,讓政府幹預經濟活動,在不加稅收的情況下增加國庫收入。比如讓地方政府在歉收和青黃不接時對百姓放貸,既增加政府收入又讓老百姓免受高利貸盤剝的青苗法。讓政府做生意和調節物資流動的市易法、均輸法。以及交錢來代替勞役的募役法。

司馬光的認知是天下的財富就這麼多,都往政府這邊了,老百姓自然就少了。以現代人的認知當然知道司馬光的想法是錯誤的,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當孟子成為“亞聖”,孔孟之道成為儒家思想的主流,孟子提出的“君輕民貴”,“國不與民爭利”也就成了大多數讀書人的認知標準。這也是王安石變法會遭到那麼多人反對的重要原因。只是司馬光對這場政府的財政危機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自己帶頭拒絕了皇帝的賞賜,然後一個勁勸皇帝花錢省著點。

蘇軾則一直處於少數在野反對派的角色。王安石變法時,他認為變法實施不當,已經成了擾民、害民之法,所以堅決反對王安石變法。當王安石二次罷相,宋神宗駕崩,司馬光出來主持朝局,司馬光要求迅速廢除所有王安石新法。蘇軾認為運作比較好的募役法之類應該保留,結果是兩面都不討好,(個人認為還是蘇軾的看法最切中時弊)經常被貶,生活顛沛流離。

整個來說三個人都是正人君子,王安石當政,雖然把反對派都趕出中央,但並沒有打擊報復。像司馬光由翰林學士左遷知永興軍,也就是被貶到陝西長安永興軍中任安撫使,後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在洛陽居住十幾年,寫下皇皇鉅著《資治通鑑》。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宋神宗時期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比起晚年新舊黨爭時被貶到嶺南的惠州,海南島的儋州那是天壤之別。而王安石在宋神宗駕崩後,舊黨部分官員想要對他進行政治清算。還是司馬光出面,說:“王相公這個人,就是性格有些執拗而已。”正是司馬光的袒護,才使王安石能安享晚年。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我來說,幾句話的事。

王安石想效仿商鞅,準備大刀闊斧的搞變法。算極左派。

司馬光保守派,堅決反對變法,算極右派。

所以王安石和司馬光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算階級仇恨。

蘇東坡支持變法,但不支持激進的,一刀切的方式。由此,得罪了王安石,此後蘇公一直被王安石打壓,排擠甚至流放。

現在看來,王安石和司馬光都是朝堂人物,缺乏實際社會經驗,蘇公不虧是修過蘇堤的人,他的看法比較折中。

但也看得出王安石是個多麼極端的人,對反對者如此能理解,蘇東坡明明站在他那邊,也中招。

當然,還有種說法是,蘇的名氣比王安石大,王安石擔心日後被取代


善良之子86


王安石改革派,司馬光保守派,蘇軾支持變法但反對王安石大刀闊斧式的改革方法

另外王安石是法家代表,司馬光典型的腐儒,蘇軾兼修儒釋道,他們的思想碰撞,不免相左,政治傾向發差很大。

反對王安石的變法方式,蘇軾被貶

後來王安石罷相,司馬光上臺,蘇軾又升了,但把所有新法廢除,蘇軾反對,司馬光貶蘇軾

後來變法派章敦為相,蘇軾又被貶

可見東坡先生是多不合時宜


楊在蘇


開始,王安石說我們國家當官的太多卻都是些混日子的,軍隊雖多卻都是些老弱病殘,國家財政收入不夠花,對外被遼國和西夏欺負,必須要改變要不然國家會奔潰。

司馬光說當官的都不容易啊,只要皇帝帶頭節約用錢我們就可以撐下去啦,遼國和西夏只要我們不惹他們就行。

蘇軾說我支持司馬光


胡不歸17


儒學經過中唐時期的發展高峰,到北宋時期已經開始顯現出衰敗跡象,標誌就是儒學已經不能成為社會健康發展的良好的指導思想,北宋積貧積弱的現象開始出現。於是,儒生們開始分化。王安石和司馬光、蘇軾之間的矛盾,是新儒學(或者叫做儒學改革派)與舊儒學之間的矛盾,矛盾是新事物和舊事物之間的矛盾,因此是不易調和的。而司馬光和蘇軾之間的矛盾是舊儒學內部的矛盾,在跟新儒學的鬥爭中,他們之間尚可以和解,一旦他們戰勝了新儒學,他們之間的矛盾就會出現,而他們之間的矛盾顯然受到新儒學的滲透,因此,作為舊儒學的兩個代表人物,司馬光主張堅守傳統,蘇軾主張在堅守傳統的同時有限度的接受新儒學。


董元奔國學空間


一直就是變革派和保守派,王安石跟司馬光互掐,蘇軾應該是排不上號吧?蘇軾的主張是徐圖革新,但是在那種鬥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哪裡還有中間派,於是兩方都不待見他。只不過蘇軾在文學上名氣比較大,其實他在當時的朝堂上不是特別重要吧。


天臺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人相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