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盗墓,这在原始社会时期是一种报复性行为,周代礼崩乐坏之后盗墓就变成了一种“夺人财富”行为。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的分层,许多高层人员觉得自己生前戎马一生,死后的墓葬也应当比别人高上一筹,因而大量的稀世珍宝被送入墓穴中陪葬。而盗墓者则看上了墓中的各种值钱之物,进入现代以来依然还有着不少人干着这伤天害理之事,为了一己之私而盗掘他人之墓。2011年,有盗墓者在江西南昌一带发现了一古墓,他们在盗掘古墓的过程中被警方尽数捉获,考古家接到通知后也立马赶来。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当时赶来的考古家不是讨论这古墓到底该不该考古挖掘,因为他们知道已经被盗墓盗掘过的古墓是肯定要抢救性挖掘的。他们疑惑的是这座古墓到底有多大,是何人之墓,墓中会有怎样的稀世文物,古墓的考古挖掘到底应该怎样进行。这一切的问题在考古挖掘前似乎都是一个疑问,甚至制定的考古计划也赶不上变化。但在考古完成后,这些问题似乎又不是问题这座古墓正是海昏侯刘贺墓。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当时考古挖掘海昏侯墓的事情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且不说出土了多少珍贵的稀世文物,因为这些稀世文物都没有真正的全部公开展览,而是在等待海昏侯博物馆开馆后才全部公开展览。世人也知道,被盗墓者率先发现的这座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不少竹简。其中就有竹简记载了《论语》中的《知道篇》,也就是说考古挖掘的这一座古墓出土了失传了1800余年的古籍。事实上,海昏侯墓并非出土了这本失传的《知道篇》那么简单。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在这5000多枚竹简中,考古家挖掘清理时就看见了其中一枚竹简上写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当时考古家非常的惊喜,因为知道这句话出自《易经》中,也就是说古墓中可能有《易经》古本的出土。其实,“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这句话在留世版本的《周易·序卦》中就可以找到,说明了乾坤居《周易》之首,又以因果联系、物极必反、相生相成观点,解释卦与卦之间的关系。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随着这些竹简的解读,考古专家发现这《易经》与留世的《周易》有着较大的区别,但这是《易经》古本毫无疑问。令考古家纳闷的是,古墓中出土的竹简记载的《易经》可能并不全都是《周易》,而极有可能还记载了上古时代的失传《易经》古籍,也就是说这竹简记载的或许还有《连山》以及《归藏易》。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但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内容记载的到底有无这两本上古的失传古籍目前还是一个谜,因为截至目前为止,海昏侯墓出土的5000多枚竹简解读出来的还不足一半。如果这竹简真的是失传的上古古籍《归藏》《连山》,那么,上古三易就可以三易归一,重归一部完整的《易经》。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所以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易经》还不是完整的《易经》,但足够我们学习领悟了,可能许多人认为它不够珍贵,因为只是讲述了占卜之术。实则不然,它不仅仅讲述了占卜,还蕴含了许多的道理和哲理。所以说它是十分珍贵的。

我们普通人学《易经》,也是学其中的道理和哲理,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让脑袋开窍,洞察万事万物的规律,顺应规律做事,逐渐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业做得更好,生活过得更好。

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易经》是我们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华萃取和高度升华,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觉得《易经》这本书晦涩难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阅读。

我读的是这本白话文图解版本《图解易经》,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里面还有相近的注释和插图,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易经里可不仅只有深奥的大道理,而是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易经》是传统文化的纲要,是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石。读《易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运!

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让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后,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开朗了!

盗墓者挖出一古墓,出土失传的上古书籍,专家:是《易经》古本

这本《易经》才56元,也就是两包烟钱,却能让你受益终生!

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把这本大智慧带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