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空間,在線教育上課中的學生

2004年,我到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讀博士學位,項目組開發出了一個名為《農場狂想曲》的教育遊戲,每組或每位同學可以在其中創建一個在線模擬農場,通過管理農場來學習相關知識,培養問題解決等能力。項目開發完畢後,我們在香港進行了實驗研究,其中採用了個案研究方法,希望能夠重點了解同學在VISOLE中的學習行為。

當時總共200多名學生參與實驗,利用重播功能,並結合他們的日誌等資料,我們從中逐步聚焦關注了20多位同學,其中有4位比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同學,下面是他們情況:

多維空間,在線教育上課中的學生


A同學:從差生到優勝者

A同學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同學,但是平時學習動機不強,因此成績比較差。而VISOLE的學習情境的“真實性”和遊戲的競爭性、挑戰性等特性激發了他的學習動機,使他積極認真地參與了整個學習活動,並在遊戲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從而在VISOLE中實現了“從差生到優勝者”的轉變。

結合他的遊戲操作和遊戲日誌等資料,可以看出他具有如下特點:

1.既勤奮又認真。A同學是非常勤奮的,同時也以一種非常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遊戲。

2.既有計劃又能隨機應變。A同學在第一回合就已經有清楚的計劃,同時他能夠隨機應變各種災難及突發事件。

3.認真查看資料。在本實驗中,很多同學不太願意閱讀用戶手冊,而更喜歡在遊戲中學習規則,但是A同學相對來說更注意閱讀有關資料,所以避免了無謂的失誤。

4.不斷反思。從重播和遊戲日誌中可以看出,他非常善於反思和總結,並努力將上一回合的經驗應用到下一回閤中。5.努力鑽研和勇於創新。從重播中,研究者注意到到第六、七回合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單純為了積分排行榜,而是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希望去嘗試不同的事物,希望在實際中探索”,即使為此影響成績排名也不在乎。

B同學:永遠都是優勝者

B同學是深受老師、家長喜歡的傳統的優秀學生,聰明、好學、認真和努力。在VISOLE中也一樣,她認真積極地參與了整個學習活動,並且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堪稱“永遠都是優勝者”的典範。

而從重播和其他數據看,她具有如下的特點:

1.和A同學一樣,她也具有勤奮和認真、認真閱讀資料的特點,而且做得更好。

2.反思深刻。每一次出現問題,她都能深刻反思,並系統解決問題。

3.計劃、應變和決策能力極強。該同學的計劃性比A同學更強,她不僅計劃下一回合的管理,甚至計劃到下下回合的管理。而她在應變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決策能力也讓我大吃一驚。比如,她知道小麥在遊戲中比較值錢,小麥又必須準時種植,所以為了準時種小麥,她寧願提前收割尚未成熟的生菜,這就是“壯士斷腕”的能力。

除了以上特點之外,B同學也具有認真思考、努力鑽研、重視知識等特點。不過,相對於A同學來說,她在創新方面則有所不足,比如,她在幾個回合中種植的基本都是自己比較熟悉的、生長期最短的白菜、生菜和黃瓜,這一點和A同學後期銳意嘗試各種不同的作物顯然不太一樣。所以B同學未來可能需要在創新方面下功夫。


C同學:努力過就不後悔

C同學是一位比較內向的同學,他的平時成績比較差,而他在VISOLE中儘管也很努力,但是成績仍然比較差,不過他卻能夠以坦然的心態面對失敗,或許可以稱為“努力過就不後悔”。

從重播和其他資料看,他的成績之所以遠遠低於其它同學,主要是如下原因:1.沒有一定的計劃性,總是在隨意操作。

2.更多采用“試誤”的策略而不是認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不善於將反思的結果應用到下一回閤中。

4.不善於協作學習。他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同學,溝通能力不強,因此平時主要依靠自己學習。

而在VISOLE中也如此,儘管他也訪問別人的Blog,但是隻是想知道別人作了什麼,很少從中得到啟發。

從總體情況看,由於該同學不注重參考資料和與人協作,而主要靠自己在遊戲中“試誤”,因此成績不是很好。不過也要看到他的管理技巧確實也在緩慢提高。另外,他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表現,在遊戲中作物生病以後,大部分人都是有病治病,有的能治好,有的死了。他治了兩次都沒能治好,後來他決定有病立即提前收割出售,能賺一點兒是一點兒。雖說這在遊戲中是錯誤的做法,但是這個想法確實是新穎和獨特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每位同學都有閃光點,我們需要找到每位同學的閃光點,並去幫助放大他的閃光點。


D同學:只差一點點

D同學是一位深受老師同學喜歡的模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也比較好,在遊戲中成績也比較好,或許可以用“只差一點點”來總結。

對於D同學,首先要肯定他的積極行為:他是非常勤奮的,如果單從操作數目看,他比前面的3位同學都要多;他也非常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總是不停地去問別人;他也在不斷的反思,比如考慮賺錢多少就逐漸調整牛羊數目;他也逐漸能夠區分任務的重要性,比如感覺牛羊不賺錢就逐漸減少管理,感覺果園賺錢就大力加強管理;他管理農場的水平也在逐漸提高,比如應對農作物蟲害和疫病越來越熟練。

不過,也要正視他存在的缺陷:

1.勤奮但是不夠理智。

2.反思但不夠深入。可以看出他在不斷地反思,但是卻不夠深入和全面。

3.協作但不夠有效。在訪談和遊戲日誌中,他都表示自己面對問題時經常會問同學。

就此來看,他比C同學要善於協作學習,但是從分析看,他只是簡單地諮詢同學問題,而同學也只是簡單地告訴他一個一個孤立的知識點,並沒有給他一個完整的答案,也沒有通過討論徹底、全面的理解問題。

我當時分析完這些數據以後,其實還是挺有感觸的,不僅理解了學生在線上是怎麼學習的,也可以看出學生在線下是怎麼學習的?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碰到一些學生,今年考試差一些分,復讀了一年還是差這麼多,為什麼沒有大幅度提高呢?還有一些同學很勤奮,很努力,也不笨,所以能成為中上學生,但是為什麼成不了上等學生呢?或許也因為這個原因吧。當然,以上四類學生不一定能代表生活中的全部學生,但是我覺得值得參考。


來源:根據尚俊傑老師《如何看待在線教育中的學生角色》編輯,不代表尚老師觀點。傳播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家長孩子共成長,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