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空间,在线教育上课中的学生

2004年,我到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读博士学位,项目组开发出了一个名为《农场狂想曲》的教育游戏,每组或每位同学可以在其中创建一个在线模拟农场,通过管理农场来学习相关知识,培养问题解决等能力。项目开发完毕后,我们在香港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采用了个案研究方法,希望能够重点了解同学在VISOLE中的学习行为。

当时总共200多名学生参与实验,利用重播功能,并结合他们的日志等资料,我们从中逐步聚焦关注了20多位同学,其中有4位比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同学,下面是他们情况:

多维空间,在线教育上课中的学生


A同学:从差生到优胜者

A同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同学,但是平时学习动机不强,因此成绩比较差。而VISOLE的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和游戏的竞争性、挑战性等特性激发了他的学习动机,使他积极认真地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并在游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而在VISOLE中实现了“从差生到优胜者”的转变。

结合他的游戏操作和游戏日志等资料,可以看出他具有如下特点:

1.既勤奋又认真。A同学是非常勤奋的,同时也以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游戏。

2.既有计划又能随机应变。A同学在第一回合就已经有清楚的计划,同时他能够随机应变各种灾难及突发事件。

3.认真查看资料。在本实验中,很多同学不太愿意阅读用户手册,而更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规则,但是A同学相对来说更注意阅读有关资料,所以避免了无谓的失误。

4.不断反思。从重播和游戏日志中可以看出,他非常善于反思和总结,并努力将上一回合的经验应用到下一回合中。5.努力钻研和勇于创新。从重播中,研究者注意到到第六、七回合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单纯为了积分排行榜,而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希望去尝试不同的事物,希望在实际中探索”,即使为此影响成绩排名也不在乎。

B同学:永远都是优胜者

B同学是深受老师、家长喜欢的传统的优秀学生,聪明、好学、认真和努力。在VISOLE中也一样,她认真积极地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并且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堪称“永远都是优胜者”的典范。

而从重播和其他数据看,她具有如下的特点:

1.和A同学一样,她也具有勤奋和认真、认真阅读资料的特点,而且做得更好。

2.反思深刻。每一次出现问题,她都能深刻反思,并系统解决问题。

3.计划、应变和决策能力极强。该同学的计划性比A同学更强,她不仅计划下一回合的管理,甚至计划到下下回合的管理。而她在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策能力也让我大吃一惊。比如,她知道小麦在游戏中比较值钱,小麦又必须准时种植,所以为了准时种小麦,她宁愿提前收割尚未成熟的生菜,这就是“壮士断腕”的能力。

除了以上特点之外,B同学也具有认真思考、努力钻研、重视知识等特点。不过,相对于A同学来说,她在创新方面则有所不足,比如,她在几个回合中种植的基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生长期最短的白菜、生菜和黄瓜,这一点和A同学后期锐意尝试各种不同的作物显然不太一样。所以B同学未来可能需要在创新方面下功夫。


C同学:努力过就不后悔

C同学是一位比较内向的同学,他的平时成绩比较差,而他在VISOLE中尽管也很努力,但是成绩仍然比较差,不过他却能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失败,或许可以称为“努力过就不后悔”。

从重播和其他资料看,他的成绩之所以远远低于其它同学,主要是如下原因:1.没有一定的计划性,总是在随意操作。

2.更多采用“试误”的策略而不是认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不善于将反思的结果应用到下一回合中。

4.不善于协作学习。他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同学,沟通能力不强,因此平时主要依靠自己学习。

而在VISOLE中也如此,尽管他也访问别人的Blog,但是只是想知道别人作了什么,很少从中得到启发。

从总体情况看,由于该同学不注重参考资料和与人协作,而主要靠自己在游戏中“试误”,因此成绩不是很好。不过也要看到他的管理技巧确实也在缓慢提高。另外,他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表现,在游戏中作物生病以后,大部分人都是有病治病,有的能治好,有的死了。他治了两次都没能治好,后来他决定有病立即提前收割出售,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虽说这在游戏中是错误的做法,但是这个想法确实是新颖和独特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每位同学都有闪光点,我们需要找到每位同学的闪光点,并去帮助放大他的闪光点。


D同学:只差一点点

D同学是一位深受老师同学喜欢的模范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在游戏中成绩也比较好,或许可以用“只差一点点”来总结。

对于D同学,首先要肯定他的积极行为:他是非常勤奋的,如果单从操作数目看,他比前面的3位同学都要多;他也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总是不停地去问别人;他也在不断的反思,比如考虑赚钱多少就逐渐调整牛羊数目;他也逐渐能够区分任务的重要性,比如感觉牛羊不赚钱就逐渐减少管理,感觉果园赚钱就大力加强管理;他管理农场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比如应对农作物虫害和疫病越来越熟练。

不过,也要正视他存在的缺陷:

1.勤奋但是不够理智。

2.反思但不够深入。可以看出他在不断地反思,但是却不够深入和全面。

3.协作但不够有效。在访谈和游戏日志中,他都表示自己面对问题时经常会问同学。

就此来看,他比C同学要善于协作学习,但是从分析看,他只是简单地咨询同学问题,而同学也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并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答案,也没有通过讨论彻底、全面的理解问题。

我当时分析完这些数据以后,其实还是挺有感触的,不仅理解了学生在线上是怎么学习的,也可以看出学生在线下是怎么学习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碰到一些学生,今年考试差一些分,复读了一年还是差这么多,为什么没有大幅度提高呢?还有一些同学很勤奋,很努力,也不笨,所以能成为中上学生,但是为什么成不了上等学生呢?或许也因为这个原因吧。当然,以上四类学生不一定能代表生活中的全部学生,但是我觉得值得参考。


来源:根据尚俊杰老师《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编辑,不代表尚老师观点。传播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家长孩子共成长,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