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什么会在龙场悟道?

苏沛锋


大明正德三年的一个春夜,偏僻的贵州龙场驿传来了一阵大笑。这笑声出自一个三十六岁的中年大叔之口,它如同一声惊雷划破夜空,又如同一个婴儿的第一声啼哭,震撼了世人的心灵。伴随这阵大笑,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和意义的一个儒家思想学派——心学就此诞生。

“心学”是什么?为什么是王阳明这个中年大叔最先领悟出来的?他是怎样领悟出来的?我们下面一一来探讨。

一、悟道前的王阳明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明朝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王华是明朝的状元,但王阳明却对科举不感兴趣,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读书的目的不是做官,而是做一个圣贤。


在他生活的年代,朱熹的理学思想已主导了中国三百多年,程朱理学认为“万物皆有天理”,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这时的王阳明对此也是非常相信的,并且亲身做了尝试。十五岁时,他和朋友一起坐对竹林,苦苦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道”。可是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他自己坚持了七天,不但没有找到“天理”,反而差点格出了神经病。

(守仁格竹)

王阳明并未放弃,他在二十岁和二十六岁时,又分别进行过两次“格物”的努力,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什么也格不出来。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他的格物实践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弘治十二年,二十八岁的王守仁会试中第,中二甲第七名进士,授兵部主事。几年后,明孝宗驾崩,继位的正德皇帝宠信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实行特务统治。刘瑾权势熏天,一手操控了内阁,首辅焦芳奏事的奏折都要准备两份,一份给皇帝,一份给刘瑾。这个太监头子因此获得了“立皇帝”的外号,形成了一手包天的政治局面。

(刘谨)

面对刘瑾的胡作非为,御史戴铣、薄彦徽等人上疏武宗,要求严惩刘瑾,但是被刘瑾矫诏抓入大牢。


正直的王守仁不顾自己的安危,上疏力辩,但是他的奏章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刘瑾将与自己作对的王守仁打了四十廷杖,发配到边远的贵州龙场驿,并且在路上还几次派人想暗杀王守仁。幸亏王守仁机智,做出了投江自杀的伪现场,才得以摆脱刺客,来到贵州。


二、龙场驿是个什么地方


龙场驿位于今天的贵州省修文县境内,在当时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偏远之地。这里“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一个没有开垦过的原始之地,遍地毒虫猛兽,瘅疬横行,又兼之周边都是少数民族同胞,语言不通,缺衣少食,条件极其艰苦。


王守仁曾在自己的《何陋轩记》中描述过这个地方:“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在。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在这里,王守仁根本不是什么朝廷官员了,而是过着和野人一样的生活。他亲自耕田,有时采野菜度日,有病也没有药,只能靠当地的巫师跳大神治疗。

在这个远离故乡,远离熟悉的城市生活的地方,王守仁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与日俱增。但是他最掀心的是国事,是朝政的糜烂,可是他又无能为力。这种痛苦使得他“溪水清见底,照我白发生”,他忧虑韶华易逝,忧虑“悠悠百年内,吾道终何成?”


正是这种苦难磨练了王守仁的意志,让他看透了“富贵如尘沙,浮名亦飞絮”,他在这种逆境之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求道之路,探索天理之路。


三、王阳明如何悟出的“道”


王阳明悟道的过程,极具传奇性。


据《王阳明年谱》记载,他在龙场驿中“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始之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而证之,莫不吻合”。正是这日积月累的探索求知,终于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悟道的关键,就是想通了其中的奥妙。这种悟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也可以在某一个瞬间。而王守仁的顿悟,就发生在那一刹那。

关于他的悟道,《王阳明年谱》是这样记载的:“忽中夜大悟恪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语人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他如同一只虫子,终于冲破了那一些缠绕他的茧,化蝶而出。自此,“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四、王阳明悟出的道是什么


阳明心学的理论核心,也就是龙场悟出的道的内容说起来很简单,就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悟道处)

王守仁认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良知、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的。但是人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好人也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做出恶事,坏人也许也做过好事。


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所以人要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阳明心学可以胜“致良知”三个字概括,也就是现在说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去恶为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所以王阳明自己总结道:“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五、为什么只有王阳明能悟出“道”


一种思想流派,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就算是王阳明这样的大贤,也不可能凭空想出“知行合一”。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现在一般认为,王阳明的成就,是他儒释道三家兼修的结果,他的心学,也是建立在儒家、释家和道家三家思想基础上的哲学。

(朱熹)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基础上产生的,陆象山先生主"心即理"说,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对王阳明的影响很大。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人的道德水平是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长的。(这种说法小编本人不赞同,历史上有才无德的人太多了)。而陆九渊强调"明心",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学到知识,而是为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联系上,朱熹认为心有"人心"与"道心"之分,道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必须接受道心的统领,也就是"心统性情"。陆九渊认为心是人的本质所在,心就是理,理就是心。而王守仁的心学强调"心即是理",明显受了陆九渊的影响,所以后世也把他们合称为“陆王”。

(陆九渊)

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个故事,王阳明青年时有一个和尚朋友,喜欢与王阳明说禅论道。某日这位和尚口占一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王阳明思索良久,回赠的偈语是“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就在思考心与道的联系,而且他后来的心学明显受到了佛家这种智慧的影响。


六、笑语的一点感想


本文作者是一位心学的信奉者,也读过阳明先生的大作。在本文作者看来,身陷逆境的人,如果能排除一切困难,放弃世俗的烦恼,一心探索,是可以做到“顿悟”,达到一个更高一级的思想境界的。

(心学三圣雕像)

从历史上看,这种现象的例子举不胜举。从周文王被拘禁创作《周易》、司马迁牢中著《史记》、孙膑受刑写兵法,韩非子狱中写《说难》,他们都是在逆境中完成了思想的升华。


阳明先生是古代公认的圣贤,在龙场驿这个艰苦的环境中,他没有被击倒,反而在些悟道,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直到今天,他的“心学”形成了各个流派,甚至传播到了世界,但“知行合一”仍然是他的精髓。


正如有人说过,"心学"是现代成功学最佳指导思想,21世纪将会是王阳明的世纪。


笑语千年


正德二年(1507),三十六岁的王阳明被贬谪到偏远之地贵州龙场担任驿丞。在龙场,王阳明结合自己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顿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构建其心学体系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段佳话。那么,王阳明为什么会在龙场而不是其他地方发生思想上的巨变呢?

龙场是贵阳西北的一个小村寨,那里条件恶劣,道路艰险,而且王阳明和当地居民语言不通。《阳明先生年谱》中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情形:“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

王阳明的初期龙场生活是极为艰辛的。王阳明虽然是龙场驿的驿丞,但因为是谪官,所以不能居住在驿站。

没办法,王阳明到了龙场之后,便披荆斩棘,搭建了一间茅草房。茅草房非常小,只有齐肩高,而且到处都是缝隙,冷风会呼呼地吹进来。屋顶铺着茅草,漏雨是在所难免的。

不久,王阳明发现了一处钟乳洞,洞大约能够容纳百人,初名“东洞”,后来王阳明效仿家乡的阳明洞,把它更名为“阳明小洞天”。

钟乳洞所处的位置较偏僻,四周很荒凉,不过王阳明乐其幽静,悠然自得。他将洞内平整之地打扫干净,安放好床具,修好灶台,堵上老鼠洞,便和仆人一起搬进去住。

但“阳明小洞天”只是洞而已,当冬天来到时,洞就变成了寒窑。王阳明的健康进一步被摧残,日后他东征西讨常常抱着病体勉强进行,是因为此时埋下了病根。

龙场生活的最大困难在于粮食不足,经常会出现下顿不接上顿的情况。王阳明于是重头学起,向当地人学习起种植粮食的方法。他焚烧草木,开垦土地,这样一来,就有了粮食吃。

住处和食物问题解决之后,王阳明的精神需求问题便凸显出来了。

在龙场,他是孤独的。他非常希望找到一位能够了解自己内心的好友,但很显然在龙场这是不现实的。

来到蛮荒之地的外地人大多数是亡命之徒,偶尔有同僚来放,语言又粗鄙不堪,使阳明觉得他们还不如时来造访的猪、鹿亲切。

所以,他想起了曾经和自己一起在京城倡导圣学的湛甘泉。他写了一首题为《南溟》的诗,表达对湛甘泉的思念。在诗中,王阳明把自己比作一只“哀哀求侣”的鸣鸟,期待“何时共栖息,永托云泉深”,非常期待能再次和好友一起复兴圣学。

而光阴似箭,容颜渐老,自己却一事无成的惆怅感折磨着王阳明。当他在澄清的溪水中看到自己的白发时愕然不已,感叹:“年华若流水,一去无回停。悠悠百年内,吾道终何成!”

不过即使处境再艰难,王阳明也能够超然面对。有意思的是,体弱多病的王阳明顽强地在瘴疠之地活着,身强体壮的家仆居然病倒了。本来是家仆来服侍他,现在颠倒过来。

王阳明亲自给家仆生火煮粥。为驱散他们的抑郁之情,王阳明还为他们诵唱诗歌或者讲笑话。

王阳明虽然能够超然面对荣辱得失和艰难困苦,但他对生死之道还没有看得那么开。他始终担心刘瑾会再次把魔爪伸到自己眼前。

为了超越生死念头,他在屋后建了一个石椁,日夜端坐其中,参悟死之要义,寻求心之静一。

一天夜里,王阳明恍然顿悟到一直未参透的“格物致知”的真意,随即发狂般地欢呼雀跃起来,感觉就像云开雾散,豁然见到阳光一样。

王阳明觉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也就是“心即理”。他顿悟到“格物致知”的方向,不是去格物,而是来格心,向自己的心内求理。他认为人们一直以来沿用朱熹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是错误的。

龙场悟道宣告了阳明心学的诞生,解决了人生意义如何生成的问题。王阳明用禅宗的思维艺术建立儒学的价值立场,把意义的基地建筑在“心”之上,如此便结束了人类整天追逐外物、心随物转的历史。

王阳明为什么会在龙场,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完成他思想上的巨大飞跃?这是因为一场牢狱之灾把他抛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平时所依赖的各种关系和力量都没有了,他变得一无所有、一无所依,只有他的心连接着天下与古代圣贤。在极度的困顿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内心”的力量。

是这种力量,支撑着他,滋养着他,让他没有倒下,让他没有自暴自弃。


华章同人


王阳明的贵州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形成的标志。对于心即理的王阳明心学来说,贵州龙场是促进心学形成的地方。我认为,王阳明心学的形成,与他被贬贵州有直接的联系。

在王阳明被贬贵州之前,他一直在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中徘徊,不知道选择哪一种。他特别是接受了朱熹的理学的格物致知的理论之后,格竹子格出了一场大病,而毫无头绪,这时,他所有的思想就像是一团乱麻,需要一个解开乱麻的剪刀,就像是一团烈火,找不到出口,就像是一根小草在等待一场春雨的滋润破芽而出的那一刻。

一个人的思想,总会转变,而转变是需要机会的。就像是一个绝世高手练功突然领悟,练到至高层次一样,总需要一个引子一样。王阳明在被贬到贵州龙场时,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是他人生最大的一场劫难。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场劫难可能就是他生命的终结,但是对于王阳明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天降良机。因为孟子说,故天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王阳明三十年的生活经历来看,他绝对属于盖世豪杰的那种人。因此,劫难对他来说,只会是推进剂、催化器,是禅宗顿悟的棒,而不是套在脖子上的绳索。所以,王阳明应该感谢这次劫难,没有这次劫难,王阳明心学不知道何时才能形成。

让我们来看看,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都经历了哪些炼狱般的生活。

1.西南地区是自然环境最为艰险的地方。外人去了不和水土,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状态。阳明年谱中说:处于万山丛棘之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这对于三十多岁但身体一直不好的王阳明来说,绝对是个生死考验。

2.王阳明根本没有地方住,今天住在这个山洞,明天住另外一个山洞,过着衣不蔽体居无定所的生活。

3.王阳明过着有上顿无下顿的生活,所有的生活来源都要自己亲自劳动养活自己,原来是一介书生的王阳明,在那个环境中艰难地养活了自己。

4.朝廷和地方官吏的追杀。

但恰恰是在这个艰险的环境中,王阳明能够有时间沉思静心,他把自己融合于天地之间,思考人生的终极价值。那么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是心!王阳明设想要是圣人也处在这个环境,应该怎么去做,后经思索再三,认识到“精粗一,内外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的道理,终于悟出“心即理”之道,“格物致知”之旨,这就是名震中外的“龙场悟道”。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已经完全超脱得失荣辱、生死之念。之后便提出了他的“知行合一”之说,并奠定了“致良知”的理论基础,后来进而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

我们可以说,王阳明此前对成圣的探索是一个量变的逐渐积累的过程,而在被贬贵州龙场的时刻,促进了他的思想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苦难对于意志薄弱的人来说,就是难以忍受的苦难,而对于心存高远的人来说,困难是最好的大学!


展翅东南亚


这问题有点没水平😄

悟道这个事,就跟生孩子一样,赶上哪算哪,

生孩子不也有的是生在路上的!

那个时间段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驿做站长呢,空闲时间比较多,没事了就去钻研学问呗!

当时王阳明为自己做了一口石棺,白天在棺材边思考人生,晚上睡在棺材里,终于顿悟了生死之谜,史称龙场悟道!

按题主所问,为什么要在龙场悟道,是因为赶上了,这个地名还挺有文艺范,幸亏不是在别的地方,要是来个驻马店悟道,石家庄悟道,合肥悟道……可就尴尬了!



光明仙君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个部分来回答:

1、王阳明为什么会出现在贵州龙场?

2、王阳明为什么会悟道?

一、王阳明为什么会出现在贵州龙场?

答案是,必然和偶然一起作用的结果。

必然在于,当时刘瑾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戴铣、薄彦徽二人上书弹劾刘瑾,被打入大牢。激愤的王阳明上书,试图救出二人,结果自己也被刘瑾假传圣旨打入大牢。

偶然在于,王阳明在牢里度过了新年,第二年春天被贬谪到贵州龙场。

二、王阳明为什么会悟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跟王阳明自己的追求关系非常大。

阳明先生从12立志做圣贤,然后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一直围着这个目标在努力。

最后通过龙场恶劣的环境的促发和磨练,终于悟出了最后的答案。


作者陈桥


世事深如海,要得习思量。——格言

王阳明很不容易,尤其工作生活在大明朝廷那种工作环境中,非常魔幻现实主义。

正官威隆隆呢,大人先生的,说一声打屁股,一脚踹倒就打屁股。

来龙场之前,王阳明刚被死太监刘瑾打了四十下屁股。一个堂堂的大进士被一个太监这样糟践,羞愤难当呀!

然后,还被一脚踢到了龙场。

龙场是个什么所在?

不要看他有“龙”这个字,好像高大上的样子,其实龙场一点也不高大上。

龙场是万山丛中的一处小驿站,周围偶尔有几处苗寨,他在龙场驿站做驿丞。

如果在现代社会找类比的话,王阳明是西藏边远地区的哨所小班长。

在大明朝的官制里面,驿丞只比牐官高一级,牐官是管理水渠水闸的闸长。

昨儿还是京城兵部的主事呢,被一脚踹倒打了四十大板,就成了边远地区的小班长。肯定要问“为什么”呀!?

一个大明文魁,一个状元郎,学了一二十年的“圣人之道”了,咋就和刘瑾讲不清道理呢?是圣人之道错了吗?

他日夜地坐在那里,想呀想,有一天就想明白了,刘瑾和皇上是缺乏“良知”呀,缺乏做人“良知”的家伙和他讲不起圣人之道的。

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切事物。

这是很“石破惊天”的异端,因为之前分对错是非的标准是“三纲五常”。

按朱熹的理论,做君主的做什么都是对的,既不管这个君主的出发心,也不管君主的企图心,更不用管这个君主是否有良心;做臣子的不听君主的话就是错的。

做父亲的做什么也是对的,既不管这个父亲如何的连良心也没有,也不管这个父亲是否尽过做父亲的责任,做儿子不服从就是错的。

屁股上的棒疮还没有好,隐隐作疼呢!

要求做君主的,做父亲的讲讲“良知”没有毛病。

如果皇上和刘瑾有起码的“良知”,我们的王阳明大人是不用挨打四十大板的。

当然了,这样解释“王阳明龙场悟道”太简单化了。

然而,事情的本质就是如此。

世界很简单,复杂的是人心。

把简单搞复杂是为了显得高大上,以便于传道惑人,可以唬人嘛!

“心学”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人人讲讲良心好伐,不要动不动就打人。


葭明通半瓶历史


贵州龙场悟道,是王阳明的人生转折点,这地方很神奇,毛主席也是在贵州遵义转折,开启伟大的征程。为什么会在龙场?一则与王阳明思想发展有关,他少年成名,游历天下,思想起风气之先,又出入佛老,再信奉儒学,思想周折反复,开始升华;二是突然罹遭横祸,为奸人迫害追杀,流离颠沛,最后流放贵州龙场驿站,他看到一赴任官员病死并埋葬开启人性化思考,他教育土人文化传播思想,心和灵魂开始安静下来。如此重大时刻,天时地利人和,思想沉淀与升华并存,过往与未来同在,学习与自悟齐飞,灵感与月圆之夜棺材之中迸发激发,原来圣人之道在我心中,不须外求!于是乎,一代楷模、思想巨人诞生,开启人性和心灵主体性解放的路程,影响深远,远泽日本及东南亚,目前更有复兴之势。


仁义


不一定啊!但是经历了生死后,很多都放开了,有利于悟道!

古来那么多人悟道,比如黄帝、老子、孟子、安期生,张良,李靖,孙思邈、张果、邵雍等等……他们悟道的地方,又不是同一个地方!


水墨书城


首先,龙场驿在明代贵州布政使司西北,由贵阳通往水西土司的道路上,远离中原,当地居民多是少数民族,能说汉语的多是“中土亡命”即逃到贵州来躲避官府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士人可与王阳明交流。这对王阳明悟道其实有好处。因为阳明本身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阳明的朋友湛若水说阳明早年有“五溺”: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氏。此前阳明在这些事情上都花费过精神。


阳明曾经和文坛“前七子”中的李梦阳、何景明等人交往,和他们一起创作仿古诗文。但阳明终觉无用,叹道:“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从此不以辞章之学为首务。


弘治十五年,王阳明告病还乡,在绍兴有名的道家胜景“阳明洞天”建屋居住,因此自号阳明,学者称为阳明先生。阳明修炼道家调整身体与呼吸的导引之术,久而久之,据说获得了“先知”的能力,能预知友人来访的情况,友人惊呼他已经得道了。但阳明又发现这种“神通”只是“簸弄精神”,不是该追求的正道。阳明又想离世隐居,但因思念祖母与父亲,觉悟出思亲念头是基本人性的一部分,不可割舍。从此放弃了佛道二教的修行方式。


回到龙场,此地偏远,没有文人往来聚会之事,可以让阳明专心于理学工夫。阳明担任的龙场驿丞工作也不繁忙,反而适合他静心修养。因此阳明最初可以“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而当地条件艰苦,阳明的随从因此病倒,阳明亲自照顾他们,令他体验到圣人济世的心境,终于悟出“吾性自足”之理,成为其一生理学事业的大转折。


温长卿


王阳明为什么会在龙场悟道?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就我们普通人来说,一个人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也都会去多问自己,为自已多想几个为什么?更何况王阳明是一个读圣贤书的人,又有着圣人之智,可想而知吧!

王阳明作为一个圣人,自然很精通四书五经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又是进士及第后,做了朝庭官员。就这样的一个圣人,他的思想并不是去想怎样来升官发财或司机报复,而是在思悟人的思想变化在于“心”。

再说,从王阳明的成长经历来说,他有着一个不断进取之志,并有着超常的智力。在任观政工部其间,提出了一整套切中时机的军事策略,并被朝庭采纳。就在养病期间也授徒讲学,慨然有倡明儒学之志。

由于当时朝庭奸宦刘瑾专权,王阳明等人上疏切谏。请皇帝“宥言官,去权奸”,结果被廷杖四十,逮系诏狱。被贬值到贵洲龙场驿任驿丞,实则是改造。这是王阳明政治生涯遭受最沉重的一次打击,赴任期间还遭到奸宦的追杀并差的丢了性命。

龙场位于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內,在当时龙场居民,多为苗民,荒蛮落后。生存环境恶劣,谪居生活异常的艰辛,同时还有奸宦走卒迫害欺凌。正是这样的逆境中,王阳明更加发挥圣人之精神,日夜澄默静思,内外合一,胸中洒脱,终于大悟了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悟道出来的意思就是“圣人是有良知的人,应该问自身良心何在,什么事都可以得到解决,向外界求助解决是完全错误的!”

这就是历史上所记载王阳明的“龙场顿悟”,从这一龙场悟道更使得王阳明全心研究心学之旨,并发明了自己的《大学》宗旨,“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去其心不正已全其本体之正!”

为此,圣人之智,在最艰难困境中,更能发挥主体意识思维。王阳明能有龙场悟道也在情理之中,也完全合符王阳明自已的“心学”逻辑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