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是怎麼死的?

中年雄大叔


妲己在演義裡,似極了那些只想快活過完這短暫一生、放浪不羈的女子,從而為死留下各種版本傳說,實際妲己真是這樣的?不盡然。

先來看下演義裡的妲己是怎麼死的。

演義裡,妲己是一位貌若天仙、善舞佳人、並百載難遇的一位傾世女子,既叫妲己,也稱妖姬。

為何稱之為妖姬,源於她是商紂王實施炮烙之刑、萬蠱之刑的慫恿者,這些刑不僅將江山害得生瘡,連帶功臣皆沒落下善終的好下場,連後世的“酒池肉林”都是因為她而開創,只因為商紂王想博美人一笑。

所以,她既是妖姬,更是古時的狐狸精,因為只有古時的文學小說狐狸精才能當得她的美、她的惡,畢竟,長得似天仙,幹得卻是畜生不如的事。

那麼既然這麼惡是不是最終不得善終?演義裡的確是這樣,因為她的惡,導致敗壞朝綱風氣,什麼不著衣物在宴臺形相追逐嬉戲,什麼妲己之憎得而誅之,皆讓她為朝野上下、百姓所不容。

後周武王得勢,此妖姬就被以禍國妖女之重罪實之處死,未能善終,這也是死法之一。

那正史裡妲己是如何死的呢?

正史裡的妲己實際一改演義裡的媚態,雖說是一位美貌傾城女子,實際並未禍害江山,江山的倒塌,她的分量只是小部分,更大的原因在於商紂王,商紂王本身就不是一位好君王,性格“好酒淫樂”不說,且非仁君。

從而江山的傾覆只是時間問題,只是恰好撞見了妲己,妲己的美,讓商紂王在性格的缺陷上又一次放大,遂,江山的倒塌,責任被暗合給了蘇妲己,也就導致蘇妲己的名聲一直不好。

包括《史記·殷本紀》都還這樣記載過:“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並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徹夜長飲。”

這些記載雖是事實,但並非妲己所願,只是迫於形勢,為何這樣講,源於商紂王的江山倒塌後,蘇妲己被周公姬收入房帳,這才是蘇妲己正史的開始,據悉,周公在外征戰四方時,後院就是蘇妲己管理,並安排的井然有序。

其中最讓後世銘記的當屬“周公的假面”,何為周公的假面,指周公實施遠征計劃時,為避免內院失火,曾讓妲己扮以周身以震群雄,由於妲己的扮演不僅需要帶面具,還要因為身高、身材原因,不得不彎腰駝背裝扮,久而久之,外人皆以為周公是一位小老頭,由此可見她的扮演多麼出色,而實際裡的周公並非是小老頭,是一位有才有顏值的君子。

此事,妲己還被周公讚譽有加,這也是為什麼說蘇妲己的正史才開始,因為其中風評最好的當屬與周公的過往,因為她幫周公處理了不少難事。

後續正史裡,妲己也被評價過禍水一詞,但僅限一筆帶過,因為周公之滅,很多人皆誤以為是妲己之禍,畢竟,前車之鑑的商紂王擺在那,實際是因為她背了黑鍋,成了政治犧牲品。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正史裡的妲己是善終的,周公雖失了勢,晚年他與妲己的生活並不差,死於大周途中,因病而亡,為此周公還傷心欲絕好久,鬱鬱而終,也死於歸途,可見妲己對於周公還是很重要,這樣的死法在我看來也算是善終,最少與演義相差巨大。

喜歡的看官別忘了關注:探索歷史奇聞,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探索歷史奇聞


《史記》中描述妲己是上吊而死。

《封神演義》中妲己亦被以禍國妖女之罪處死。

以下為有關妲己的資料:

妲己,己姓,字妲,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王后,,據《史記》記載,妲己是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百年難得一見的絕世美女,人稱一代妖姬,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併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後被周武王所殺。父親為有蘇氏國君,妲己即為有蘇氏公主,武庚後母,而紂王的另一個兒子,生母也並非妲己。

現在人們一說到妲己,就馬上會想到另外一個詞語“狐狸精”,其實那只是神化小說《封神榜》的文學創作而已。在小說中妲己被描述為一個本性善良、美豔無比的女子,但在入宮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並被其附身,才有後期一連串令人髮指的惡行。

1.史記記載

根據正史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的女兒,在紂王征伐有蘇氏後,有蘇氏把她嫁給紂王為妃深得紂王喜愛,立為王后。紂王沉迷於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對她言聽計從,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

根據正史記載,妲己以美色獲得紂王的專寵,紂王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蒐括百姓錢財,修建鹿臺,裡面置滿奇珍寶物。同時,“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閒”,徹夜長飲,歡嬉達旦。因為紂王的另一個兒子武庚並非妲己所生,所以對其逼迫排擠,又誣陷太子殷郊與七十二個宮女狼狽為奸,使紂王即令侍衛錘死殷郊,最後因梅伯勸導,才沒有殺死太子殷郊,而改為流放。

酒池肉林乃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九侯有一位女兒姿色應召入宮,深得紂王喜愛,引起妲己的嫉妒。九侯的女兒因看不慣妲己的狠毒及紂王的殘暴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史記》:“九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強,辨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大臣比干在紂王面前諫曰:‘不脩先生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她慫恿紂王,殘酷將比干剖心而死。紂王殘忍無道、禍國殃民,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臺自焚,妲己也上吊而死。

2.小說演義

妲己在小說《封神演義》中亦被描述為一個美豔無比的女子,而且她本妲己張馨予版性善良仁慈,不過在入宮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並被其附身,方有後期一連串令人髮指的惡行。她慫恿紂王殘害忠良,濫殺無辜,曾在情挑周文王之子伯邑考未遂下令將他剁成肉醬,做成包子(一種說法為餡餅)讓周文王吃下。她性喜聽人 痛苦的慘叫聲,為此紂王濫用酷刑,創出炮烙、錘擊、蛇咬等恐怖酷刑。

大臣比干在紂王面前諫曰:“不脩先生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她為報復設法讓義妹胡喜媚(由一隻九頭雉雞精所化)進宮和她一起陷害比干。一日三人在鹿臺上游玩時,妲己忽然心痛,胡喜媚告訴紂王她們在冀州時妲己也發過這種病,要用“七竅玲瓏心”來醫治,而朝中只有亞相比干是玲瓏心,紂王立刻下令要比干剖心。

妲己還嘗設計讓大將黃飛虎的妻子賈氏被紂王逼奸,使其羞憤跳下鹿臺自盡而亡,黃飛虎之妹黃貴妃一怒之下攻擊妲己,妲己順水推舟向紂王哭訴,黃貴妃在紂王一怒之下從鹿臺重重丟下,藉此一箭雙鵰之計,其殘酷個性由此可見一斑。後來武兵來討,紂王於鹿臺自焚而死,妲己亦被以禍國妖女之罪處死。

另《世說新語》中引孔融的話說,周朝軍隊進入朝歌以後,妲己為周公所得,後來成為周公的侍姬,這卻是斷章取義的一種說法。真正的完整紀錄是在《後漢書·孔融傳》: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乃是諷刺曹丕的說法。

就每個人的眼光而言,紂王見妲己的時候,是妲己風華正茂的時候,而妲己張馨予版西伯候造反已經過了相對一些年,女人青春正盛的日子是16~25歲,年紀大的女人畢竟會差一點。武王奪得商朝的江山更是很多年事情,妲己已經不是年輕的女人,就算資色尤存,怎麼也比不上當年風華正茂的妲己,怎麼可能一下子迷的住武王呢,你是武王也會選年輕漂亮的女孩子。

的確商朝亡國,並不能完全說是妲己造成的,因為一個國的炸燬自己的炸藥包是自己累積而成的,但炸藥包需要的是一個導火索,紂王戎馬三十年,沒人能動商朝根基,還是有根本原因的。妲己所做的事,只是成為一個導火索而已,就算沒有妲己,可能有第二個第三個成為妲己這樣的導火索。

只能說,沒炸藥包有導火索也沒用,有炸藥包沒導火索也不行,妲己在商朝亡國裡還是起一定作用的。

拓展資料::妲己,有蘇氏部落之女,世人稱之為蘇妲己,根據左傳中的記載,商紂王發動大軍討伐其部落,最終該部落因為難敵商軍,為了謀求苟活於是獻出部落中的食物、牲畜、馬以及這位絕世美女妲己。

商紂王為人荒淫,貪戀美色,飲酒作樂,在得到妲己以後對她百般寵愛、言聽是從,在宮中命令樂師作淫蕩的樂曲,編排低俗的舞蹈,加強徵稅,盡收奇珍異寶於宮中,放羊飛禽走獸,整日不思朝政,於酒池肉林玩赤裸遊戲,荒誕無比。

逐漸的,商紂王的種種惡行引發矛盾,開始有諸侯選擇背叛於他,於是商紂王就運用更加殘酷的刑法。妲己發明“炮烙”之刑,在銅柱上塗滿油,將人綁上用火燒烤,每當妲己聽到腳板被燒傷的慘叫聲,就像聽到樂曲般咯咯發笑,商紂王為了讓妲己開心,於是愈發殘暴。

因為紂王的昏庸,人民矛盾加深,最終周武王聯合眾諸侯反抗,在牧野之戰中一句將其打敗,商朝覆滅,紂王自焚而死,而妲己也為周軍殺害。

另有說法:蘇妲己是被周武王殺死的。

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去世,由他的次子姬發繼位,姬發以姜子牙做的軍師,周公做他的傅,召公、畢公一班人輔佐武王,遵循文王的遺業,韜光養晦、勵精圖治。

帝辛日益昏亂暴虐,殺王叔比干,囚兄長箕子,大師疵、少師彊抱著他們的樂器去投奔周。這時武王姬發發覺攻打商的時機即將到來,孟津觀兵以試探商軍並座並宣佈帝辛的十大罪狀。

於是聯合天下諸侯,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進軍商都朝歌。帝辛的哥哥微子啟率領一批東南夷人組成的十七萬大軍,把周武王的聯軍拒於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

想不到這些夷人組成的軍隊,忽然一夜之間譁變,潰不成軍。周人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兵臨朝歌城下。

帝辛退入城中,登上鹿臺,把他的寶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帝辛死後,周武王象徵性的用黃鉞砍掉他的腦袋,妲己也被殺。封神榜中妖狐妲己殘害忠良,只要有人說她魅惑紂王,對國家不利,她都一一報復,造成生靈塗炭,最後待商朝覆滅,她便被女蝸處死。

在封神榜中,妲己本是蘇家一位善良美麗的女子,誰知在進宮途中受害,被九尾狐狸精所附佔據了真身。而九尾狐狸精又是奉女蝸娘娘之名,特意前來迷惑君心,從而協助周王伐紂,推進商朝滅亡的三妖精之一。

那麼按道理講,在商朝被周武王所滅後,妲己出力滅商應該論功行賞才對,但是封神榜上不但沒有她的名字,女媧甚至還要將她處死。當時三個奉命而來的軒轅墳小妖們跪在女媧面前哭訴,聲稱當初領命來迷惑紂王,如今商朝覆滅,她們完成了任務,還望娘娘不要出爾反爾能饒她們一命。

然而女媧娘娘則表示,當初派她們去斷送紂王的江山是迎合天命,而他們自作主張毒害生靈,陷害忠良,為非作歹,實在是死有餘辜,因此落得如今的下場都是她們貪戀人間咎由自取的結果,遂派姜子牙將其殺之。

姜子牙將三個妖怪拿下,分別一一斬首示眾,但是輪到妲己時,由於她太過於貌美,起初雷震子遲遲難以下手,派別的將士也不忍心殺她,最終姜子牙將其蒙面,親自用斬仙飛刀將她斬殺,一代妖后就此落幕。

另有史書記載每個王朝的滅亡,幾乎都與一個女人有關,上古的夏、商、週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時的妺喜、商紂王時的妲己,周幽王時的褒姒。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演義》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演義》上說她豔如桃李,妖媚動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荒淫誤國。周人滅商後,欲殺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舉刀手軟而不忍下手,最後在周武王的正氣威迫下,終於現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斬首了。

  此外根據正史的記載,是紂王征伐有蘇部落(今河南省西北部),俘獲到美豔的妲己為妾,紂王非常寵愛她,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與她酣飲作樂,更設炮烙之刑,使人裸體相逐,妲己於是大樂。到武王伐紂,斬妲己頭,懸在小白旗上示眾。


用戶元霜


正史是紂王兵敗然後自焚,妲己被俘。最後是被周武王颳了示眾。並羅列了一大堆的罪名遺臭萬年了。

封神演義裡紂王兵敗摘星樓自焚,妲己和雉雞精被砍頭,有些版本也說是女娃煉化了他們。不管怎樣死的很慘。


時空浮島


蘇護之女,蘇妲己上京路破狐狸精借屍藏魂,也就奉上石正神女媧之命,迷惑紂王不理朝政,建摘星樓,日日媚誘,縱容紂王調戲黃飛虎之妻,致黃反朝歌,捏造有病,湊紂取皇叔比干之心做藥引,惡貫滿容,坐懷不亂的伯邑考,做成人肉餅命西伯侯食仔肉,由於西伯侯裝瘋買傻,才能起兵代商,時已迫近城下。妲己眼看氣數將到,後在摘星請妖付宴,被姜子牙用三味真火燒出原形。



凌儒龍


悠悠此恨情無極,日落滄桑又萬年。   因為《封神榜》,我們知道了蘇妲己,一個三千年後還被中國老百姓記得的女性。浩瀚的歷史長河湮滅了多少風流女性,惟獨讓我們記得這個女人。提起蘇妲己,我們立即想到了妖豔,想到了狐狸精,想到她削人足,剖婦腹,吃人心,挖人肝……遠遠蹲踞在歷史長河源頭的蘇妲己真的是如此心如毒蠍?   求和禮品   蘇妲己很美,書說"有美色",而美得如何,據說美得讓殺她的劊子手舉不起刀。一個女人美麗到這種程度,是何等的曠世。後人為蘇妲己做詩:"桃花難寫溫柔態,芍藥堪如窈窕妍。"美得鮮花都難以企及。傳說歸傳說,詩人美詞難言表,但,蘇妲己的確美,她名字中的"妲"也已表明,妲,豔麗也。因為絕世的美讓人們記住了蘇妲己,而蘇妲己的美卻讓她變成了牛羊一樣的禮品送了出去。   公元前1147年,商王朝第31任帝子受辛在位,此時,冀州候(今河南省武涉東)蘇護髮動叛變。子受辛率大軍前去討伐,蘇部落很快抵擋不住,是滅亡還是屈服,蘇部落的酋長選擇了求生,向子受辛求和,獻出部落的牛羊、馬匹,還有美女--自己的女兒蘇妲己。女人在男人的爭戰中如同牲畜,如此美麗動人的蘇妲己也不例外,而男人哪裡又過得了美人關。果真,子受辛一見到美若天仙、閉花羞月的蘇妲己,腦袋一熱,哪裡還想到戰爭,迫不及待地答應了求和,收兵帶走了美人蘇妲己。   在這樣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中,蘇妲己以女人的姿態取得了男人無法達到的作用,救了父親的命,也存活了生養自己的蘇部落。這樣看來,蘇妲己不光是一個美女,還應該是一個勇敢的,有見識的女性。試想,自己的父親把自己當作和牛羊一樣的東西獻給勝利者,這真是屈辱至極,但是蘇妲己卻順從了父親的主意,甘心走向本要鎮壓自己的一方,求得和平。   歷史總是男人的,男人總愛挑起戰爭,又在戰爭中犧牲女性。這幾乎成了一個定律。美人作為禮品獻給戰勝方,蘇妲己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後一人,否則歷史上的"美人計"不會一演再演。   在蘇妲己之前就有一個叫施妹喜的女子,是夏朝時有施部落酋長的妹妹,也是一個明豔絕倫的可人兒,當自己的哥哥被夏王朝第十九任帝姒履癸打敗時,施妹喜被哥哥毫不猶豫地獻給了姒履癸得以求和,而姒履癸也迷上了施妹喜,帶回施妹喜在宮中淫亂作樂。作樂到荒唐的程度,據說這位施妹喜歡聽綢緞撕裂的聲音,姒履癸就搬出國庫中的絲綢,叫宮女撕給施妹喜聽,以求施妹喜的歡心。要知道國庫裡的東西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勞動的成果,卻被一個帝王如此揮霍,老百姓那裡會容忍,人民的反抗和暴動此起彼伏,而夏王朝的滅亡也不遠了,果然姒履癸成了結束夏王朝的最後一個帝王,而後人為他如此淫亂奢侈定為"桀"(兇暴殘忍的人),那麼同是作為女俘獻給商王朝的蘇妲己,是否和自己的前輩施妹喜一樣,走了同樣的路,迷住了帝王,也膨脹了自己的慾望?   同飲同樂   蘇妲己帶著子受辛對自己的寵愛,跟隨子受辛回到商都城進入商朝宮殿,從一個女俘一下變成了商王朝的女主人,這種身分的改變大大刺激了美人蘇妲己作為一個女人的虛榮慾望。而這種慾望的膨脹與子受辛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美人的丈夫,子受辛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史記》上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看來子受辛不僅能言善辯而且見多識廣,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同時還力大無窮,能赤手空拳與猛獸搏鬥,格殺兇猛的野獸,還能用手抓住九條牛的尾巴,拖著走,"紂倒曳九牛"。有智力又有體力的人都有一特點,就是驕狂,"皆出己之下",認為老子是天下第一,沒人比得上。這種人手中一旦擁有權力,更何況是至高無上的皇權,獨斷專行是他們的惟一做法。   要說力大無窮,見識過人,這應該是一個帝王的優點,但不幸的是子受辛也愛"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嬖於婦人"就是寵愛婦人,子受辛寵愛的婦人是誰?"愛妲己",惜墨如金的《史記》上出現了蘇妲己的影子。   子受辛對蘇妲己寵愛到何種程度,演義的作者帶著責備的口氣說是"言聽計從"。蘇妲己說什麼,子受辛就做什麼,一個帝王的一切行動受一個女人的控制,說明子受辛深深迷戀蘇妲己外,蘇妲己也開始從一個帝王的夫人變成了權力的操縱者。   蘇妲己除了美麗外,她還有一絕技,就是曉通音律,這也正好是子受辛的一大愛好,夫妻二人竟也在宮中如此和諧,同飲同樂。   夫婦二人命當朝的樂師,師涓作糜糜之音,為他們的淫樂助興。助興的另一個途徑就是建酒池,酒池之巨大,遠遠超過他們的前輩夏桀的那個著名的酒池,達"二三十里",人們在裡面可以行船,豪飲時不下三千人,有酒就有肉,而肉也不遜色,"肉為林",肉堆得像樹林一樣密,蘇妲己和子受辛就帶著男男女女在酒池裡長飲,不管白天黑夜,甚至男女赤裸著追逐,淫亂作樂,不知今日幾何。為此,子受辛曾經問他左右的人,沒有一個人答得出來;他又派人去問叔父子胥餘。子胥餘喟嘆:"當一國的元首而不知道日子,國家危矣。當一國的國民而不知道日子,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我也危矣。"子胥餘為了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日子,只好也爛醉如泥。   子受辛對蘇妲己迷戀程度真是空前之舉,當蘇妲己對子受辛說要摘天上的星星時,子受辛就大興木土,建造鹿臺,鹿臺歷時七年,面積達四平方千米。子受辛在鹿臺上為蘇妲己建了一座摘星樓,專門為蘇妲己遙望家鄉,並派人蒐集天下奇珍異寶,遍鋪鹿臺。   夫婦二人這樣奢靡淫侈不僅不允許旁人指責,如果有人指責了就砍其頭,還要其他人與其同樂,不同樂者也要掉頭。有史書說,子受辛的大臣九侯的女兒,也是子受辛的妃子之一,很討厭子受辛這樣糜亂的生活,子受辛就殺了她。殺了自己的妃子還不算,還殺了自己的丈人九侯。大臣鄂侯為九侯辯解,子受辛連鄂侯也殺了。西伯昌聽到這個事,嘆了口氣,子受辛把西伯昌關起來。《史記》說:"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強,辨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   帝王的慾望鼓脹起來,就像吹氣球,氣球只會越吹越大。對於子受辛來說,蘇妲己成了他吹氣球的人,氣球越來越大,爆破的危險也越來越大,站在帝王身邊的大臣難道就能甘心忍受這個氣球的破裂?一個王朝的滅亡?   剖腹挖心   我們在正史中見到蘇妲己與子受辛同淫樂,已被史學家視為禍國殃民。在民間,蘇妲己也被演繹成了十惡不赦的蛇心女人,這主要表現在她縱使子受辛砍人足,剖婦腹,挖比干心。至於這些事實是否為蘇妲己真實所為,這是史學家的爭議,而民間百姓卻只記得這個狐狸精式的惡毒女人,這種形象無法改變,演繹至今,"狐狸精"成了痛罵女人的代名詞。   傳說,有一年冬天特別冷,蘇妲己看到有人光著腳走在冰上,蘇妲己對此很是好奇,竟然會有這麼不怕冷的腳?這一好奇不得了,為了滿足這一好奇心,蘇妲己叫子受辛把那人找來研究,蘇妲己是怎麼研究的呢?她的研究方法在今天看來,簡直是愚蠢且殘忍,蘇妲己不聲不響,命人把此人的雙腳砍下來,取出骨髓來自個兒研究。富人不知窮人苦,為了這麼愚蠢的念頭,就跺了一雙腳,這真是泯滅人性。然而令人髮指的事還在後頭。   說是有一回,蘇妲己看見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很是感興趣,想知道孕婦肚子的嬰兒到底是什麼樣子,就叫人剖開孕婦肚皮,取出嬰兒來看。人有愚蠢的念頭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愚蠢的念頭付出實踐,蘇妲己正是這樣一個可怕的人。   如果說蘇妲己斷人足,剖腹肚,還只是她作為一個女人的愚昧之舉,當她慫恿子受辛掏空忠臣比干的心時,則是蘇妲己權力慾望的表現。   比干常常在子受辛面前直諫,說子受辛奢侈淫亂不好,寵愛婦人誤國,等等,說得子受辛不耐煩,而蘇妲己更是痛恨比干。蘇妲己知道比干不喜歡自己,於是就裝病,說是需要七竅玲瓏心做藥引,而比干被認為有七竅玲瓏心的人,子受辛竟然聽信了蘇妲己的謊言,為了救治蘇妲己,馬上下令比干獻出自己的心。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還是一個殘忍無比的暴君,比干看到子受辛如此昏庸,就用劍刺入臍中,剖開腹部,將手入腹內摘出心,擲給子受辛。   比干挖心後,竟然還沒死,晃晃悠悠地四處走,見到一婦人,手提一籃菜賣。比干問婦人:"你的菜有心沒?"婦人說:"菜當然有心,沒有心怎麼活?"比干說:"不一定,人沒有心就能活。"婦人辯道:"人若無心即死。"比干聽後,大叫一聲,倒地而亡。而這個婦人,傳說就是蘇妲己裝的。當她看到比干挖出心後,還沒死,為了置比干於死地,蘇妲己自己使用法術逼死比干。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率領自己周部落四萬多人,從孟津渡過黃河,進逼商王朝首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子受辛在牧野(今河南汲縣西南郊)慌忙應戰。戰爭還沒開始,商王朝的軍隊就在陣前叛變,加入周武王的軍隊一起攻打子受辛,子受辛被反叛和進攻的軍隊團團圍住,知道大勢已去,跑上鹿臺的摘星樓,自己放一把火,連同他聚斂的金銀財寶,一齊燒光。"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說要和太陽同在的商王朝在一把火中走向徹底的滅亡。像他的前輩夏桀一樣,後人也給了子受辛一個渾名"紂"。正如史學家所說,這個"紂"字除了只給這個荒淫無道的暴君用外,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了。   蘇妲己這個曠世美人,隨著商紂王的一把火也走向了她的人生盡頭。關於蘇妲己的死,史書上說是周武王殺的,"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白旗。殺妲己。"而民間傳說卻神彩飛揚,說是蘇妲己被砍頭時,哭得楚楚可憐,而那些劊子手哪裡又見過這樣絕代美人,一個個三魂出竅,手軟臂麻,舉不起刀,最後姜子牙下令用布包住她的花容玉貌,才喀嚓一聲,玉頭落地。


舊笑話198


妲己,冀州侯蘇護的女兒,商紂王子辛的愛妃,有美色,能歌善舞,深得紂王寵愛。但是妲己生性殘忍,自創了許多殘酷的刑罰,殺害忠臣。在商滅亡之後,被斬首。與夏之妹喜、周之褒姒以及春秋之驪姬並稱為“四大妖姬”。

妲己生在商朝的一個名門望族,父親是商朝的封疆大吏、大名鼎鼎的冀州侯蘇護。商朝的國都在朝歌(今河南淇縣),蘇護的封地正好將國都環繞,行成拱衛之勢。

但凡大戶人家的女兒都天姿國色,比如東漢陰麗華、三國甄宓等等數不勝數,妲己自不例外。妲己有多美呢?花容月貌,嬌豔欲滴。她墨雲秀髮,杏臉桃腮,眉如春山淺黛,眼若秋波宛轉,勝似海棠醉日。可以說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如此美人,以荒淫著稱於世的紂王怎會錯過!

紂王是商朝的第三十二位君王,天性聰明,武力過人,據說空手可與猛獸搏鬥,神勇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另外紂王還精通音律,博數多才。按理來說如此天生異稟之人,必有一番大的作為,然而結果恰恰相反。紂王不僅好酒淫樂,對美女更是嗜之如命,三宮六院都滿足不了他的慾望,還命人廣收天下美女。

於是,官廷官員便到各諸侯轄區搜尋妙齡美女。在奴隸社會,國王是世間萬物的主宰,看中的東西無需過問任何人,直接就可帶回。何況家有美女好比紙包不住火一樣,妲己被宮廷官員帶走一點也不意外。這一年,紂王已經執政三十餘年,行將就木、垂垂老矣,但對美女的熱衷一如既往。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眉宇清秀,渾身充滿了幾近爆炸性的火熱氣韻,紂王一見妲己,生命之火重新燃燒。

看過《封神演義》的人都知道,妲己原本善良,只是被狐妖附體才變得蛇蠍心腸,其實妲己原本就是一個性格扭曲的女人。由於年齡的差距,她與紂王之間存在很深的代溝,而心靈上得不默契的紂王才會花樣疊出的取悅美人,與後世的周幽王逗褒姒開心如出一轍,而妲己在紂王的縱容之下簡直喪心病狂。

妲己想捉弄後宮的妃嬪,就讓她們跳廣場舞,必須要一絲不掛,有些女子不堪受辱,掩面而泣,馬上就扔入蠆盆之中遭受百蟲嘬咬。

一天,妲己與紂王在摘星樓上歡謔,當時正是隆冬季節,天寒地凍,遠遠地看見岸邊有幾個人要渡河,兩三老人徑直下水,一些年輕人卻畏畏縮縮怕水涼。紂王不解就問妲己,妲己說:“妾聽說人生一世,得父母精血,方得成胎。若父母在年輕時生子,那時他們身體健壯,生下孩子氣脈充足,即使到了暮年,耐寒傲冷。假如父母老衰時才得子,那他們的孩子氣脈衰微,不到中年便怯寒怕冷。”紂王聽了非常驚訝。


妲己為了證實自己的話,就讓紂王下令將過河之人的脛骨砍斷一探究竟,事實證妲己所言不虛,果然老人髓滿,年輕人卻骨空。妲己贏得一臉驕傲,幾個無辜的人卻少了一條小腿。類似拿活人實驗的例子很多,比如妲己說能斷定孕婦所懷胎兒的性別,紂王就命人抓來孕婦開腸破肚,妲己屢試不爽。

妲己迷惑紂王倒行逆施,人神共憤,有的大臣直言相諫,有的大臣背後議論,而這些心懷不滿的大臣都被施一種“炮烙之刑”折磨致死。何為炮烙之刑?就是鑄一個空心銅柱,裡面燒火,外面塗油脂,讓“犯人”裸體抱柱,猶如馬路邊邊,冒氣煙煙的羊肉串兒。最後,紂王的親叔叔比干也看不下去了,於是勸誡紂王要以江山社稷為重,別再胡作非為,否則國家就要滅亡。紂王非但不聽,還在妲己的忽悠下,將叔叔做成一個空心老人。


天作孽尤可恕,人作孽不可饒——妲己之死。

武王滅紂後,周人將妲己五花大綁,押往刑場斬首示眾。傳說,在殺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願替其死。結果,妲己還是被殺了,並被剝皮做成乾屍,掛在旗杆之上,給天下人看。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據《左傳》記載,公元前1047年,商紂王發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屈膝間,有蘇部落首領選擇屈膝,獻出牛羊、馬匹及美女妲己。

這裡說的是商朝討王帝辛攻打有蘇部落時,因為抵擋不住商朝強大的軍事攻擊,有蘇部落只得向商朝投降稱臣,除了向商朝獻出牛羊等財物之外,還將部落中的美女妲己奉送給紂王,這樣紂王才停止攻擊有蘇部落,免除了滅族的危險。

(妲己劇照)


妲己嫁給紂王時,紂王已年近花甲,而妲己正值青春年少、美麗動人,很快就征服了紂王垂老的心,得到了紂王的極端疼愛。

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

這裡說的是商紂王對妲己言聽計從,妲己依仗紂王寵愛禍亂朝綱,婦唱夫隨敗壞朝政,導致商朝國力衰弱。後來周武王姬發召令諸侯討伐商朝紂王,商朝與周朝大軍決戰於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商朝軍隊潰不成軍。姬發揮師直搗黃龍,兵臨朝歌城下。紂王帝辛知道大勢已去,把他的寶玉都穿戴在身上,登上鹿臺自焚而死。而關於妲己的死因史料卻是著墨不多,只說妲己以禍國秧民之罪被處死。妲己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妲己為周武王所殺

周武王兵臨朝歌城下,紂王自然知道大勢已去,在劫難逃,最後把自己後所有的寶貝都佩戴到身上,然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

紂王的愛妃妲己自然是落在周武王手裡,周武王有紂王這個前車之鑑,明白妲己這個禍國秧民的女人是留她不得的,於是下令親兵近衛把妲己的頭砍了,免得她再度害人。據說行刑時負責行刑的士兵看著妲己的絕世容顏,居然不忍心下手,後來用東西蒙住了妲己的頭臉,才成功將妲己的頭砍了下來。一代妖妃,就此香消玉殞。

妲己做了周公的侍姬

《世說新語》中引孔融的話說:周師進入朝歌以後,妲己為周公所得,後來成為周公的侍姬。

周公也就是周公旦,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這周公旦也是一號人物,周武王逝世後,當時成王還很年幼,於是周公旦代成王執政,處理國家大事,營建東都雒邑,討平三監及東夷之亂,為周朝的穩定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周公旦是周朝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聖人之一。 後人都說“夢周公”“周公解夢”,卻不知道其中的典故。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話說回來,周公姬旦隨哥哥攻佔朝歌以後,在皇宮裡遇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實在是喜愛之極。此時朝歌大局已定,妲己手段再通天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了,姬發眼看姬旦對妲己如此喜歡,就把她賞給了姬旦。從此妲己就做了姬旦的侍姬。

結語:關於妲己種種罪行,比如比干的死,有多種說法,文獻之中說的是“比干諫而死”;戰國時期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司馬遷的《史記》才說妲己想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才慫恿紂王把比干的心剖出,令得比干慘死,這畫風轉變也是厲害,成功將仇恨轉嫁到了妲己身上,有種以訛傳訛的嫌疑。

商紂王好酒色好殘暴確有其事,沒遇著蘇妲己的時侯已是這個樣子了,蘇妲己是在商紂滅亡前一年才成為妃子的,嚴格來說她手段再通天,也不能短短一年時間就讓商朝亡國吧? 古代每到改朝換代的時侯,如果有一個蛇蠍美人禍國殃民,這樣後人讀起史料文獻才夠味道嘛。


雨霽視角


想做你的妲己,禍國殃民生靈塗炭,毀了你的江山,也毀了你。

這是最近某視頻非常火的一段調侃話。但也說明妲己這個女人只懂貪圖享樂,沒有政治遠見,把別人作死了,自己也死路一條。


雖然只是調侃的話,但也說明了妲己本人確實心理變態,人格分裂做出了很多人神共憤的事情,最後助紂為孽斷送了商朝幾百年的江山。 



通過《封神榜》我們瞭解商紂王的妃子蘇妲己。大家對蘇妲己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人人罵其是狐狸精轉世,以導致人云亦云把妲己狐狸精的形象傳的入木三分。


但真正的歷史確實有關於妲己的記載,在《史記•殷本紀》記載:

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在公元前1147年,商朝第31任君王帝辛繼位,就在此時冀州遊牧部落酋長蘇護因對朝歌不滿,發動大規模的叛變,帝辛率大軍前去征討,由於帝辛的能征善戰,很快蘇護便退兵求和,給帝辛送去很多的財寶牛羊,為了換來一方的長久安樂,蘇護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女兒送給了帝辛。


果然英雄難過美人關,帝辛簡單貌美嬌豔的妲己後心花怒放,很快就帶著美人收兵回到朝歌。


男人都一樣名利雙收後,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享受勞動成果,這時候怎麼少了溫潤嫵媚美妞,就是這個記載歷史上力大無窮的紂王卻拜倒在妲己的石榴裙下。



 《史記》記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其實在商朝之前的夏朝也有個和妲己相似的女子叫施妹喜,是夏朝時候一個部落酋長的妹妹,據說喜妹也是天生麗質難自棄的美人,她也是被兄長以換取和平的方式送給了夏王朝皇帝姒履癸。


漂亮的女人那個男人都比,更何況是有閉月羞花之容貌的喜妹。

芙蓉暖帳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姒履癸自從得到施妹喜就被是美貌的容顏迷惑了,整日和施妹喜在宮中淫亂作樂。

據說這位施妹喜歡聽綢緞撕裂的聲音,姒履癸就把國庫中的絲綢全部搬出來撕,以換取施妹喜的歡心,十足的敗家子。隨著姒履癸的荒淫無道,夏朝在撕綢緞的“樂聲”中結束。


但到了商朝的帝辛,所作所為比姒履癸有過而無不及。對妲己的寵愛可以說到了“言聽計從”痴迷的地步,兩人的身份也在慢慢的發生轉變,帝辛從一個王者慢慢變成了妲己的“提線木偶”。


不得不說妲己真是貪圖享樂的鼻祖,而且其還精童樂律,為了迎合帝辛的嗜好,親自譜曲,讓樂師位兩人彈奏靡靡之音為喝酒助興,據說帝辛為了營造喝酒的氛圍,專門命人建造大型酒池,能容下幾千人同時在裡面泛舟做樂。妲己和帝辛就在男赤女裸的追逐中玩樂(完了),甚至忘記了今夕是何日。


帝辛對妲己的寵愛可以說到了忘我的程度,當妲己說想伸手就能摘下天上星星的時候,帝辛立刻大興土木,歷經七年才將鹿臺建好,並在上面建立了摘星樓,並命人蒐集民間的奇珍異寶裝飾摘星樓,供妲己享用。


據說帝辛的妃子看不慣帝辛、妲己過這樣奢靡淫侈的日子於是就勸說帝辛,帝辛一怒之下竟殺了這個妃子,後來更是規定不允許旁人指責,如果有人惹妲己不開心就砍其頭,甚至連自己的老丈人也不放過,後來西伯候進朝來勸說帝辛,反被關了起來。

《史記》說:"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強,辨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

 在妲己的蠱惑下,帝辛變得越來越殘暴,為了滿足不斷膨脹的慾望,帝辛甚至對百姓殘忍的剖腹挖心、剔骨驗髓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這些在神話劇《封神榜》中都出現過,就不以次說了,正是妲己和帝辛對百姓做這些泯滅人性,人神共憤的事情,讓整個商朝的百姓驚恐萬狀,甚至有的諸侯王要征伐帝辛。


帝辛的王叔比干經常規勸帝辛,說辛奢侈淫亂不好,不要寵溺婦人等等,帝辛非常的不耐煩,在妲己的蠱惑下對比干施行了挖心之刑。

雖然以上這些只是後人對妲己蛇蠍心腸的傳述,說明在她的迷惑下商朝走向了滅亡,但如果不是帝辛的殘暴不仁,商朝也不至於滅亡。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率領周部落的五萬多人,從孟津渡過黃河,逼進商王朝首都朝歌(今河南淇縣)。,據說當時的戰爭還沒有開始將士們就投降於周。帝辛慌亂之餘親自應戰,但人心以去,帝辛被周武王的人馬團團圍住,帝辛看到大勢已去,就跑到露臺自己放了一把火,連同自己一起燒死在了摘星樓。


帝辛死後,妲己被周武王活捉,當著全城百姓的面把這個十惡不赦的妖女給斬首了,民間傳說劊子手在對妲己行刑的時候,都被其的美貌裙吸引,不忍殺之,最後姜子牙下令用布遮擋其面部,妲己才人頭落地。



微風之語


歷史上關於妲己死亡,並沒有真正的記載。因為古代對於女人的死從來都是不在意的。你告訴我除了楊貴妃失敗兵變被迫自殺以外。西施是怎麼死的?貂蟬是怎麼死的?王昭君又是怎麼死的?這些大多都是民間的傳說,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之中根本連蛛絲馬跡都很難找全。



關於歷史上真正的妲己在整部史記中,只有這樣幾個字的正面記載:《史記·殷本紀》“殷辛伐有蘇,有蘇以妲己許之。”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妲己只不過是一個女戰俘。事做完,通過戰爭獲得的戰利品。

像她這樣的女子。商朝宮廷內不知道有多少位。也許他和紂王一起跳進摘星樓燒死了。也許他勝利的周軍掠去了。也許在戰火流離中被人姦汙了。誰又能知道呢?


舊事舊人歷史說


如果你所說的蘇妲己是蘇護的女兒,那他就是被九尾妖狐害死的,如果說的是後來的九尾妖狐就是姜子牙用斬仙飛刀殺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