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是怎么死的?

中年雄大叔


妲己在演义里,似极了那些只想快活过完这短暂一生、放浪不羁的女子,从而为死留下各种版本传说,实际妲己真是这样的?不尽然。

先来看下演义里的妲己是怎么死的。

演义里,妲己是一位貌若天仙、善舞佳人、并百载难遇的一位倾世女子,既叫妲己,也称妖姬。

为何称之为妖姬,源于她是商纣王实施炮烙之刑、万蛊之刑的怂恿者,这些刑不仅将江山害得生疮,连带功臣皆没落下善终的好下场,连后世的“酒池肉林”都是因为她而开创,只因为商纣王想博美人一笑。

所以,她既是妖姬,更是古时的狐狸精,因为只有古时的文学小说狐狸精才能当得她的美、她的恶,毕竟,长得似天仙,干得却是畜生不如的事。

那么既然这么恶是不是最终不得善终?演义里的确是这样,因为她的恶,导致败坏朝纲风气,什么不着衣物在宴台形相追逐嬉戏,什么妲己之憎得而诛之,皆让她为朝野上下、百姓所不容。

后周武王得势,此妖姬就被以祸国妖女之重罪实之处死,未能善终,这也是死法之一。

那正史里妲己是如何死的呢?

正史里的妲己实际一改演义里的媚态,虽说是一位美貌倾城女子,实际并未祸害江山,江山的倒塌,她的分量只是小部分,更大的原因在于商纣王,商纣王本身就不是一位好君王,性格“好酒淫乐”不说,且非仁君。

从而江山的倾覆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恰好撞见了妲己,妲己的美,让商纣王在性格的缺陷上又一次放大,遂,江山的倒塌,责任被暗合给了苏妲己,也就导致苏妲己的名声一直不好。

包括《史记·殷本纪》都还这样记载过:“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并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彻夜长饮。”

这些记载虽是事实,但并非妲己所愿,只是迫于形势,为何这样讲,源于商纣王的江山倒塌后,苏妲己被周公姬收入房帐,这才是苏妲己正史的开始,据悉,周公在外征战四方时,后院就是苏妲己管理,并安排的井然有序。

其中最让后世铭记的当属“周公的假面”,何为周公的假面,指周公实施远征计划时,为避免内院失火,曾让妲己扮以周身以震群雄,由于妲己的扮演不仅需要带面具,还要因为身高、身材原因,不得不弯腰驼背装扮,久而久之,外人皆以为周公是一位小老头,由此可见她的扮演多么出色,而实际里的周公并非是小老头,是一位有才有颜值的君子。

此事,妲己还被周公赞誉有加,这也是为什么说苏妲己的正史才开始,因为其中风评最好的当属与周公的过往,因为她帮周公处理了不少难事。

后续正史里,妲己也被评价过祸水一词,但仅限一笔带过,因为周公之灭,很多人皆误以为是妲己之祸,毕竟,前车之鉴的商纣王摆在那,实际是因为她背了黑锅,成了政治牺牲品。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正史里的妲己是善终的,周公虽失了势,晚年他与妲己的生活并不差,死于大周途中,因病而亡,为此周公还伤心欲绝好久,郁郁而终,也死于归途,可见妲己对于周公还是很重要,这样的死法在我看来也算是善终,最少与演义相差巨大。

喜欢的看官别忘了关注:探索历史奇闻,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探索历史奇闻


《史记》中描述妲己是上吊而死。

《封神演义》中妲己亦被以祸国妖女之罪处死。

以下为有关妲己的资料:

妲己,己姓,字妲,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王后,,据《史记》记载,妲己是苏氏诸侯之女,乃一个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百年难得一见的绝世美女,人称一代妖姬,在商纣王徵伐苏部落时被好酒贪色的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极尽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纣王为博她欢颜而创,并为了讨好她发明炮烙之刑。后被周武王所杀。父亲为有苏氏国君,妲己即为有苏氏公主,武庚后母,而纣王的另一个儿子,生母也并非妲己。

现在人们一说到妲己,就马上会想到另外一个词语“狐狸精”,其实那只是神化小说《封神榜》的文学创作而已。在小说中妲己被描述为一个本性善良、美艳无比的女子,但在入宫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并被其附身,才有后期一连串令人发指的恶行。

1.史记记载

根据正史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的女儿,在纣王征伐有苏氏后,有苏氏把她嫁给纣王为妃深得纣王喜爱,立为王后。纣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

根据正史记载,妲己以美色获得纣王的专宠,纣王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还搜括百姓钱财,修建鹿台,里面置满奇珍宝物。同时,“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闲”,彻夜长饮,欢嬉达旦。因为纣王的另一个儿子武庚并非妲己所生,所以对其逼迫排挤,又诬陷太子殷郊与七十二个宫女狼狈为奸,使纣王即令侍卫锤死殷郊,最后因梅伯劝导,才没有杀死太子殷郊,而改为流放。

酒池肉林乃纣王为博她欢颜而创,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九侯有一位女儿姿色应召入宫,深得纣王喜爱,引起妲己的嫉妒。九侯的女儿因看不惯妲己的狠毒及纣王的残暴被杀,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酱分给诸侯。《史记》:“九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大臣比干在纣王面前谏曰:‘不脩先生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她怂恿纣王,残酷将比干剖心而死。纣王残忍无道、祸国殃民,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在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上吊而死。

2.小说演义

妲己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亦被描述为一个美艳无比的女子,而且她本妲己张馨予版性善良仁慈,不过在入宫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并被其附身,方有后期一连串令人发指的恶行。她怂恿纣王残害忠良,滥杀无辜,曾在情挑周文王之子伯邑考未遂下令将他剁成肉酱,做成包子(一种说法为馅饼)让周文王吃下。她性喜听人 痛苦的惨叫声,为此纣王滥用酷刑,创出炮烙、锤击、蛇咬等恐怖酷刑。

大臣比干在纣王面前谏曰:“不脩先生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她为报复设法让义妹胡喜媚(由一只九头雉鸡精所化)进宫和她一起陷害比干。一日三人在鹿台上游玩时,妲己忽然心痛,胡喜媚告诉纣王她们在冀州时妲己也发过这种病,要用“七窍玲珑心”来医治,而朝中只有亚相比干是玲珑心,纣王立刻下令要比干剖心。

妲己还尝设计让大将黄飞虎的妻子贾氏被纣王逼奸,使其羞愤跳下鹿台自尽而亡,黄飞虎之妹黄贵妃一怒之下攻击妲己,妲己顺水推舟向纣王哭诉,黄贵妃在纣王一怒之下从鹿台重重丢下,借此一箭双雕之计,其残酷个性由此可见一斑。后来武兵来讨,纣王于鹿台自焚而死,妲己亦被以祸国妖女之罪处死。

另《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朝军队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这却是断章取义的一种说法。真正的完整纪录是在《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乃是讽刺曹丕的说法。

就每个人的眼光而言,纣王见妲己的时候,是妲己风华正茂的时候,而妲己张馨予版西伯候造反已经过了相对一些年,女人青春正盛的日子是16~25岁,年纪大的女人毕竟会差一点。武王夺得商朝的江山更是很多年事情,妲己已经不是年轻的女人,就算资色尤存,怎么也比不上当年风华正茂的妲己,怎么可能一下子迷的住武王呢,你是武王也会选年轻漂亮的女孩子。

的确商朝亡国,并不能完全说是妲己造成的,因为一个国的炸毁自己的炸药包是自己累积而成的,但炸药包需要的是一个导火索,纣王戎马三十年,没人能动商朝根基,还是有根本原因的。妲己所做的事,只是成为一个导火索而已,就算没有妲己,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成为妲己这样的导火索。

只能说,没炸药包有导火索也没用,有炸药包没导火索也不行,妲己在商朝亡国里还是起一定作用的。

拓展资料::妲己,有苏氏部落之女,世人称之为苏妲己,根据左传中的记载,商纣王发动大军讨伐其部落,最终该部落因为难敌商军,为了谋求苟活于是献出部落中的食物、牲畜、马以及这位绝世美女妲己。

商纣王为人荒淫,贪恋美色,饮酒作乐,在得到妲己以后对她百般宠爱、言听是从,在宫中命令乐师作淫荡的乐曲,编排低俗的舞蹈,加强征税,尽收奇珍异宝于宫中,放羊飞禽走兽,整日不思朝政,于酒池肉林玩赤裸游戏,荒诞无比。

逐渐的,商纣王的种种恶行引发矛盾,开始有诸侯选择背叛于他,于是商纣王就运用更加残酷的刑法。妲己发明“炮烙”之刑,在铜柱上涂满油,将人绑上用火烧烤,每当妲己听到脚板被烧伤的惨叫声,就像听到乐曲般咯咯发笑,商纣王为了让妲己开心,于是愈发残暴。

因为纣王的昏庸,人民矛盾加深,最终周武王联合众诸侯反抗,在牧野之战中一句将其打败,商朝覆灭,纣王自焚而死,而妲己也为周军杀害。

另有说法:苏妲己是被周武王杀死的。

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去世,由他的次子姬发继位,姬发以姜子牙做的军师,周公做他的傅,召公、毕公一班人辅佐武王,遵循文王的遗业,韬光养晦、励精图治。

帝辛日益昏乱暴虐,杀王叔比干,囚兄长箕子,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去投奔周。这时武王姬发发觉攻打商的时机即将到来,孟津观兵以试探商军并座并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状。

于是联合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军商都朝歌。帝辛的哥哥微子启率领一批东南夷人组成的十七万大军,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

想不到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溃不成军。周人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

帝辛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帝辛死后,周武王象征性的用黄钺砍掉他的脑袋,妲己也被杀。封神榜中妖狐妲己残害忠良,只要有人说她魅惑纣王,对国家不利,她都一一报复,造成生灵涂炭,最后待商朝覆灭,她便被女蜗处死。

在封神榜中,妲己本是苏家一位善良美丽的女子,谁知在进宫途中受害,被九尾狐狸精所附占据了真身。而九尾狐狸精又是奉女蜗娘娘之名,特意前来迷惑君心,从而协助周王伐纣,推进商朝灭亡的三妖精之一。

那么按道理讲,在商朝被周武王所灭后,妲己出力灭商应该论功行赏才对,但是封神榜上不但没有她的名字,女娲甚至还要将她处死。当时三个奉命而来的轩辕坟小妖们跪在女娲面前哭诉,声称当初领命来迷惑纣王,如今商朝覆灭,她们完成了任务,还望娘娘不要出尔反尔能饶她们一命。

然而女娲娘娘则表示,当初派她们去断送纣王的江山是迎合天命,而他们自作主张毒害生灵,陷害忠良,为非作歹,实在是死有余辜,因此落得如今的下场都是她们贪恋人间咎由自取的结果,遂派姜子牙将其杀之。

姜子牙将三个妖怪拿下,分别一一斩首示众,但是轮到妲己时,由于她太过于貌美,起初雷震子迟迟难以下手,派别的将士也不忍心杀她,最终姜子牙将其蒙面,亲自用斩仙飞刀将她斩杀,一代妖后就此落幕。

另有史书记载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时的妺喜、商纣王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姒。

  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演义》的流传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演义》上说她艳如桃李,妖媚动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荒淫误国。周人灭商后,欲杀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举刀手软而不忍下手,最后在周武王的正气威迫下,终于现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斩首了。

  此外根据正史的记载,是纣王征伐有苏部落(今河南省西北部),俘获到美艳的妲己为妾,纣王非常宠爱她,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与她酣饮作乐,更设炮烙之刑,使人裸体相逐,妲己于是大乐。到武王伐纣,斩妲己头,悬在小白旗上示众。


用户元霜


正史是纣王兵败然后自焚,妲己被俘。最后是被周武王刮了示众。并罗列了一大堆的罪名遗臭万年了。

封神演义里纣王兵败摘星楼自焚,妲己和雉鸡精被砍头,有些版本也说是女娃炼化了他们。不管怎样死的很惨。


时空浮岛


苏护之女,苏妲己上京路破狐狸精借尸藏魂,也就奉上石正神女娲之命,迷惑纣王不理朝政,建摘星楼,日日媚诱,纵容纣王调戏黄飞虎之妻,致黄反朝歌,捏造有病,凑纣取皇叔比干之心做药引,恶贯满容,坐怀不乱的伯邑考,做成人肉饼命西伯侯食仔肉,由于西伯侯装疯买傻,才能起兵代商,时已迫近城下。妲己眼看气数将到,后在摘星请妖付宴,被姜子牙用三味真火烧出原形。



凌儒龍


悠悠此恨情无极,日落沧桑又万年。   因为《封神榜》,我们知道了苏妲己,一个三千年后还被中国老百姓记得的女性。浩瀚的历史长河湮灭了多少风流女性,惟独让我们记得这个女人。提起苏妲己,我们立即想到了妖艳,想到了狐狸精,想到她削人足,剖妇腹,吃人心,挖人肝……远远蹲踞在历史长河源头的苏妲己真的是如此心如毒蝎?   求和礼品   苏妲己很美,书说"有美色",而美得如何,据说美得让杀她的刽子手举不起刀。一个女人美丽到这种程度,是何等的旷世。后人为苏妲己做诗:"桃花难写温柔态,芍药堪如窈窕妍。"美得鲜花都难以企及。传说归传说,诗人美词难言表,但,苏妲己的确美,她名字中的"妲"也已表明,妲,艳丽也。因为绝世的美让人们记住了苏妲己,而苏妲己的美却让她变成了牛羊一样的礼品送了出去。   公元前1147年,商王朝第31任帝子受辛在位,此时,冀州候(今河南省武涉东)苏护发动叛变。子受辛率大军前去讨伐,苏部落很快抵挡不住,是灭亡还是屈服,苏部落的酋长选择了求生,向子受辛求和,献出部落的牛羊、马匹,还有美女--自己的女儿苏妲己。女人在男人的争战中如同牲畜,如此美丽动人的苏妲己也不例外,而男人哪里又过得了美人关。果真,子受辛一见到美若天仙、闭花羞月的苏妲己,脑袋一热,哪里还想到战争,迫不及待地答应了求和,收兵带走了美人苏妲己。   在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中,苏妲己以女人的姿态取得了男人无法达到的作用,救了父亲的命,也存活了生养自己的苏部落。这样看来,苏妲己不光是一个美女,还应该是一个勇敢的,有见识的女性。试想,自己的父亲把自己当作和牛羊一样的东西献给胜利者,这真是屈辱至极,但是苏妲己却顺从了父亲的主意,甘心走向本要镇压自己的一方,求得和平。   历史总是男人的,男人总爱挑起战争,又在战争中牺牲女性。这几乎成了一个定律。美人作为礼品献给战胜方,苏妲己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否则历史上的"美人计"不会一演再演。   在苏妲己之前就有一个叫施妹喜的女子,是夏朝时有施部落酋长的妹妹,也是一个明艳绝伦的可人儿,当自己的哥哥被夏王朝第十九任帝姒履癸打败时,施妹喜被哥哥毫不犹豫地献给了姒履癸得以求和,而姒履癸也迷上了施妹喜,带回施妹喜在宫中淫乱作乐。作乐到荒唐的程度,据说这位施妹喜欢听绸缎撕裂的声音,姒履癸就搬出国库中的丝绸,叫宫女撕给施妹喜听,以求施妹喜的欢心。要知道国库里的东西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劳动的成果,却被一个帝王如此挥霍,老百姓那里会容忍,人民的反抗和暴动此起彼伏,而夏王朝的灭亡也不远了,果然姒履癸成了结束夏王朝的最后一个帝王,而后人为他如此淫乱奢侈定为"桀"(凶暴残忍的人),那么同是作为女俘献给商王朝的苏妲己,是否和自己的前辈施妹喜一样,走了同样的路,迷住了帝王,也膨胀了自己的欲望?   同饮同乐   苏妲己带着子受辛对自己的宠爱,跟随子受辛回到商都城进入商朝宫殿,从一个女俘一下变成了商王朝的女主人,这种身分的改变大大刺激了美人苏妲己作为一个女人的虚荣欲望。而这种欲望的膨胀与子受辛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美人的丈夫,子受辛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史记》上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看来子受辛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见多识广,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同时还力大无穷,能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格杀凶猛的野兽,还能用手抓住九条牛的尾巴,拖着走,"纣倒曳九牛"。有智力又有体力的人都有一特点,就是骄狂,"皆出己之下",认为老子是天下第一,没人比得上。这种人手中一旦拥有权力,更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独断专行是他们的惟一做法。   要说力大无穷,见识过人,这应该是一个帝王的优点,但不幸的是子受辛也爱"好酒淫乐,嬖于妇人","嬖于妇人"就是宠爱妇人,子受辛宠爱的妇人是谁?"爱妲己",惜墨如金的《史记》上出现了苏妲己的影子。   子受辛对苏妲己宠爱到何种程度,演义的作者带着责备的口气说是"言听计从"。苏妲己说什么,子受辛就做什么,一个帝王的一切行动受一个女人的控制,说明子受辛深深迷恋苏妲己外,苏妲己也开始从一个帝王的夫人变成了权力的操纵者。   苏妲己除了美丽外,她还有一绝技,就是晓通音律,这也正好是子受辛的一大爱好,夫妻二人竟也在宫中如此和谐,同饮同乐。   夫妇二人命当朝的乐师,师涓作糜糜之音,为他们的淫乐助兴。助兴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建酒池,酒池之巨大,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夏桀的那个著名的酒池,达"二三十里",人们在里面可以行船,豪饮时不下三千人,有酒就有肉,而肉也不逊色,"肉为林",肉堆得像树林一样密,苏妲己和子受辛就带着男男女女在酒池里长饮,不管白天黑夜,甚至男女赤裸着追逐,淫乱作乐,不知今日几何。为此,子受辛曾经问他左右的人,没有一个人答得出来;他又派人去问叔父子胥余。子胥余喟叹:"当一国的元首而不知道日子,国家危矣。当一国的国民而不知道日子,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也危矣。"子胥余为了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日子,只好也烂醉如泥。   子受辛对苏妲己迷恋程度真是空前之举,当苏妲己对子受辛说要摘天上的星星时,子受辛就大兴木土,建造鹿台,鹿台历时七年,面积达四平方千米。子受辛在鹿台上为苏妲己建了一座摘星楼,专门为苏妲己遥望家乡,并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遍铺鹿台。   夫妇二人这样奢靡淫侈不仅不允许旁人指责,如果有人指责了就砍其头,还要其他人与其同乐,不同乐者也要掉头。有史书说,子受辛的大臣九侯的女儿,也是子受辛的妃子之一,很讨厌子受辛这样糜乱的生活,子受辛就杀了她。杀了自己的妃子还不算,还杀了自己的丈人九侯。大臣鄂侯为九侯辩解,子受辛连鄂侯也杀了。西伯昌听到这个事,叹了口气,子受辛把西伯昌关起来。《史记》说:"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帝王的欲望鼓胀起来,就像吹气球,气球只会越吹越大。对于子受辛来说,苏妲己成了他吹气球的人,气球越来越大,爆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站在帝王身边的大臣难道就能甘心忍受这个气球的破裂?一个王朝的灭亡?   剖腹挖心   我们在正史中见到苏妲己与子受辛同淫乐,已被史学家视为祸国殃民。在民间,苏妲己也被演绎成了十恶不赦的蛇心女人,这主要表现在她纵使子受辛砍人足,剖妇腹,挖比干心。至于这些事实是否为苏妲己真实所为,这是史学家的争议,而民间百姓却只记得这个狐狸精式的恶毒女人,这种形象无法改变,演绎至今,"狐狸精"成了痛骂女人的代名词。   传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冷,苏妲己看到有人光着脚走在冰上,苏妲己对此很是好奇,竟然会有这么不怕冷的脚?这一好奇不得了,为了满足这一好奇心,苏妲己叫子受辛把那人找来研究,苏妲己是怎么研究的呢?她的研究方法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愚蠢且残忍,苏妲己不声不响,命人把此人的双脚砍下来,取出骨髓来自个儿研究。富人不知穷人苦,为了这么愚蠢的念头,就跺了一双脚,这真是泯灭人性。然而令人发指的事还在后头。   说是有一回,苏妲己看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很是感兴趣,想知道孕妇肚子的婴儿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叫人剖开孕妇肚皮,取出婴儿来看。人有愚蠢的念头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愚蠢的念头付出实践,苏妲己正是这样一个可怕的人。   如果说苏妲己断人足,剖腹肚,还只是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愚昧之举,当她怂恿子受辛掏空忠臣比干的心时,则是苏妲己权力欲望的表现。   比干常常在子受辛面前直谏,说子受辛奢侈淫乱不好,宠爱妇人误国,等等,说得子受辛不耐烦,而苏妲己更是痛恨比干。苏妲己知道比干不喜欢自己,于是就装病,说是需要七窍玲珑心做药引,而比干被认为有七窍玲珑心的人,子受辛竟然听信了苏妲己的谎言,为了救治苏妲己,马上下令比干献出自己的心。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还是一个残忍无比的暴君,比干看到子受辛如此昏庸,就用剑刺入脐中,剖开腹部,将手入腹内摘出心,掷给子受辛。   比干挖心后,竟然还没死,晃晃悠悠地四处走,见到一妇人,手提一篮菜卖。比干问妇人:"你的菜有心没?"妇人说:"菜当然有心,没有心怎么活?"比干说:"不一定,人没有心就能活。"妇人辩道:"人若无心即死。"比干听后,大叫一声,倒地而亡。而这个妇人,传说就是苏妲己装的。当她看到比干挖出心后,还没死,为了置比干于死地,苏妲己自己使用法术逼死比干。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率领自己周部落四万多人,从孟津渡过黄河,进逼商王朝首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子受辛在牧野(今河南汲县西南郊)慌忙应战。战争还没开始,商王朝的军队就在阵前叛变,加入周武王的军队一起攻打子受辛,子受辛被反叛和进攻的军队团团围住,知道大势已去,跑上鹿台的摘星楼,自己放一把火,连同他聚敛的金银财宝,一齐烧光。"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说要和太阳同在的商王朝在一把火中走向彻底的灭亡。像他的前辈夏桀一样,后人也给了子受辛一个浑名"纣"。正如史学家所说,这个"纣"字除了只给这个荒淫无道的暴君用外,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苏妲己这个旷世美人,随着商纣王的一把火也走向了她的人生尽头。关于苏妲己的死,史书上说是周武王杀的,"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而民间传说却神彩飞扬,说是苏妲己被砍头时,哭得楚楚可怜,而那些刽子手哪里又见过这样绝代美人,一个个三魂出窍,手软臂麻,举不起刀,最后姜子牙下令用布包住她的花容玉貌,才喀嚓一声,玉头落地。


旧笑话198


妲己,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商纣王子辛的爱妃,有美色,能歌善舞,深得纣王宠爱。但是妲己生性残忍,自创了许多残酷的刑罚,杀害忠臣。在商灭亡之后,被斩首。与夏之妹喜、周之褒姒以及春秋之骊姬并称为“四大妖姬”。

妲己生在商朝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是商朝的封疆大吏、大名鼎鼎的冀州侯苏护。商朝的国都在朝歌(今河南淇县),苏护的封地正好将国都环绕,行成拱卫之势。

但凡大户人家的女儿都天姿国色,比如东汉阴丽华、三国甄宓等等数不胜数,妲己自不例外。妲己有多美呢?花容月貌,娇艳欲滴。她墨云秀发,杏脸桃腮,眉如春山浅黛,眼若秋波宛转,胜似海棠醉日。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如此美人,以荒淫著称于世的纣王怎会错过!

纣王是商朝的第三十二位君王,天性聪明,武力过人,据说空手可与猛兽搏斗,神勇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另外纣王还精通音律,博数多才。按理来说如此天生异禀之人,必有一番大的作为,然而结果恰恰相反。纣王不仅好酒淫乐,对美女更是嗜之如命,三宫六院都满足不了他的欲望,还命人广收天下美女。

于是,官廷官员便到各诸侯辖区搜寻妙龄美女。在奴隶社会,国王是世间万物的主宰,看中的东西无需过问任何人,直接就可带回。何况家有美女好比纸包不住火一样,妲己被宫廷官员带走一点也不意外。这一年,纣王已经执政三十余年,行将就木、垂垂老矣,但对美女的热衷一如既往。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眉宇清秀,浑身充满了几近爆炸性的火热气韵,纣王一见妲己,生命之火重新燃烧。

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妲己原本善良,只是被狐妖附体才变得蛇蝎心肠,其实妲己原本就是一个性格扭曲的女人。由于年龄的差距,她与纣王之间存在很深的代沟,而心灵上得不默契的纣王才会花样叠出的取悦美人,与后世的周幽王逗褒姒开心如出一辙,而妲己在纣王的纵容之下简直丧心病狂。

妲己想捉弄后宫的妃嫔,就让她们跳广场舞,必须要一丝不挂,有些女子不堪受辱,掩面而泣,马上就扔入虿盆之中遭受百虫嘬咬。

一天,妲己与纣王在摘星楼上欢谑,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天寒地冻,远远地看见岸边有几个人要渡河,两三老人径直下水,一些年轻人却畏畏缩缩怕水凉。纣王不解就问妲己,妲己说:“妾听说人生一世,得父母精血,方得成胎。若父母在年轻时生子,那时他们身体健壮,生下孩子气脉充足,即使到了暮年,耐寒傲冷。假如父母老衰时才得子,那他们的孩子气脉衰微,不到中年便怯寒怕冷。”纣王听了非常惊讶。


妲己为了证实自己的话,就让纣王下令将过河之人的胫骨砍断一探究竟,事实证妲己所言不虚,果然老人髓满,年轻人却骨空。妲己赢得一脸骄傲,几个无辜的人却少了一条小腿。类似拿活人实验的例子很多,比如妲己说能断定孕妇所怀胎儿的性别,纣王就命人抓来孕妇开肠破肚,妲己屡试不爽。

妲己迷惑纣王倒行逆施,人神共愤,有的大臣直言相谏,有的大臣背后议论,而这些心怀不满的大臣都被施一种“炮烙之刑”折磨致死。何为炮烙之刑?就是铸一个空心铜柱,里面烧火,外面涂油脂,让“犯人”裸体抱柱,犹如马路边边,冒气烟烟的羊肉串儿。最后,纣王的亲叔叔比干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劝诫纣王要以江山社稷为重,别再胡作非为,否则国家就要灭亡。纣王非但不听,还在妲己的忽悠下,将叔叔做成一个空心老人。


天作孽尤可恕,人作孽不可饶——妲己之死。

武王灭纣后,周人将妲己五花大绑,押往刑场斩首示众。传说,在杀妲己时,连刽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结果,妲己还是被杀了,并被剥皮做成干尸,挂在旗杆之上,给天下人看。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这里说的是商朝讨王帝辛攻打有苏部落时,因为抵挡不住商朝强大的军事攻击,有苏部落只得向商朝投降称臣,除了向商朝献出牛羊等财物之外,还将部落中的美女妲己奉送给纣王,这样纣王才停止攻击有苏部落,免除了灭族的危险。

(妲己剧照)


妲己嫁给纣王时,纣王已年近花甲,而妲己正值青春年少、美丽动人,很快就征服了纣王垂老的心,得到了纣王的极端疼爱。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这里说的是商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妲己依仗纣王宠爱祸乱朝纲,妇唱夫随败坏朝政,导致商朝国力衰弱。后来周武王姬发召令诸侯讨伐商朝纣王,商朝与周朝大军决战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商朝军队溃不成军。姬发挥师直捣黄龙,兵临朝歌城下。纣王帝辛知道大势已去,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登上鹿台自焚而死。而关于妲己的死因史料却是着墨不多,只说妲己以祸国秧民之罪被处死。妲己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妲己为周武王所杀

周武王兵临朝歌城下,纣王自然知道大势已去,在劫难逃,最后把自己后所有的宝贝都佩戴到身上,然后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纣王的爱妃妲己自然是落在周武王手里,周武王有纣王这个前车之鉴,明白妲己这个祸国秧民的女人是留她不得的,于是下令亲兵近卫把妲己的头砍了,免得她再度害人。据说行刑时负责行刑的士兵看着妲己的绝世容颜,居然不忍心下手,后来用东西蒙住了妲己的头脸,才成功将妲己的头砍了下来。一代妖妃,就此香消玉殒。

妲己做了周公的侍姬

《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

周公也就是周公旦,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这周公旦也是一号人物,周武王逝世后,当时成王还很年幼,于是周公旦代成王执政,处理国家大事,营建东都雒邑,讨平三监及东夷之乱,为周朝的稳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公旦是周朝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 后人都说“梦周公”“周公解梦”,却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话说回来,周公姬旦随哥哥攻占朝歌以后,在皇宫里遇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实在是喜爱之极。此时朝歌大局已定,妲己手段再通天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了,姬发眼看姬旦对妲己如此喜欢,就把她赏给了姬旦。从此妲己就做了姬旦的侍姬。

结语:关于妲己种种罪行,比如比干的死,有多种说法,文献之中说的是“比干谏而死”;战国时期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司马迁的《史记》才说妲己想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才怂恿纣王把比干的心剖出,令得比干惨死,这画风转变也是厉害,成功将仇恨转嫁到了妲己身上,有种以讹传讹的嫌疑。

商纣王好酒色好残暴确有其事,没遇着苏妲己的时侯已是这个样子了,苏妲己是在商纣灭亡前一年才成为妃子的,严格来说她手段再通天,也不能短短一年时间就让商朝亡国吧? 古代每到改朝换代的时侯,如果有一个蛇蝎美人祸国殃民,这样后人读起史料文献才够味道嘛。


雨霁视角


想做你的妲己,祸国殃民生灵涂炭,毁了你的江山,也毁了你。

这是最近某视频非常火的一段调侃话。但也说明妲己这个女人只懂贪图享乐,没有政治远见,把别人作死了,自己也死路一条。


虽然只是调侃的话,但也说明了妲己本人确实心理变态,人格分裂做出了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最后助纣为孽断送了商朝几百年的江山。 



通过《封神榜》我们了解商纣王的妃子苏妲己。大家对苏妲己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人人骂其是狐狸精转世,以导致人云亦云把妲己狐狸精的形象传的入木三分。


但真正的历史确实有关于妲己的记载,在《史记•殷本纪》记载:

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他“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在公元前1147年,商朝第31任君王帝辛继位,就在此时冀州游牧部落酋长苏护因对朝歌不满,发动大规模的叛变,帝辛率大军前去征讨,由于帝辛的能征善战,很快苏护便退兵求和,给帝辛送去很多的财宝牛羊,为了换来一方的长久安乐,苏护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了帝辛。


果然英雄难过美人关,帝辛简单貌美娇艳的妲己后心花怒放,很快就带着美人收兵回到朝歌。


男人都一样名利双收后,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享受劳动成果,这时候怎么少了温润妩媚美妞,就是这个记载历史上力大无穷的纣王却拜倒在妲己的石榴裙下。



 《史记》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其实在商朝之前的夏朝也有个和妲己相似的女子叫施妹喜,是夏朝时候一个部落酋长的妹妹,据说喜妹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美人,她也是被兄长以换取和平的方式送给了夏王朝皇帝姒履癸。


漂亮的女人那个男人都比,更何况是有闭月羞花之容貌的喜妹。

芙蓉暖帐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姒履癸自从得到施妹喜就被是美貌的容颜迷惑了,整日和施妹喜在宫中淫乱作乐。

据说这位施妹喜欢听绸缎撕裂的声音,姒履癸就把国库中的丝绸全部搬出来撕,以换取施妹喜的欢心,十足的败家子。随着姒履癸的荒淫无道,夏朝在撕绸缎的“乐声”中结束。


但到了商朝的帝辛,所作所为比姒履癸有过而无不及。对妲己的宠爱可以说到了“言听计从”痴迷的地步,两人的身份也在慢慢的发生转变,帝辛从一个王者慢慢变成了妲己的“提线木偶”。


不得不说妲己真是贪图享乐的鼻祖,而且其还精童乐律,为了迎合帝辛的嗜好,亲自谱曲,让乐师位两人弹奏靡靡之音为喝酒助兴,据说帝辛为了营造喝酒的氛围,专门命人建造大型酒池,能容下几千人同时在里面泛舟做乐。妲己和帝辛就在男赤女裸的追逐中玩乐(完了),甚至忘记了今夕是何日。


帝辛对妲己的宠爱可以说到了忘我的程度,当妲己说想伸手就能摘下天上星星的时候,帝辛立刻大兴土木,历经七年才将鹿台建好,并在上面建立了摘星楼,并命人搜集民间的奇珍异宝装饰摘星楼,供妲己享用。


据说帝辛的妃子看不惯帝辛、妲己过这样奢靡淫侈的日子于是就劝说帝辛,帝辛一怒之下竟杀了这个妃子,后来更是规定不允许旁人指责,如果有人惹妲己不开心就砍其头,甚至连自己的老丈人也不放过,后来西伯候进朝来劝说帝辛,反被关了起来。

《史记》说:"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在妲己的蛊惑下,帝辛变得越来越残暴,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帝辛甚至对百姓残忍的剖腹挖心、剔骨验髓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这些在神话剧《封神榜》中都出现过,就不以次说了,正是妲己和帝辛对百姓做这些泯灭人性,人神共愤的事情,让整个商朝的百姓惊恐万状,甚至有的诸侯王要征伐帝辛。


帝辛的王叔比干经常规劝帝辛,说辛奢侈淫乱不好,不要宠溺妇人等等,帝辛非常的不耐烦,在妲己的蛊惑下对比干施行了挖心之刑。

虽然以上这些只是后人对妲己蛇蝎心肠的传述,说明在她的迷惑下商朝走向了灭亡,但如果不是帝辛的残暴不仁,商朝也不至于灭亡。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率领周部落的五万多人,从孟津渡过黄河,逼进商王朝首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据说当时的战争还没有开始将士们就投降于周。帝辛慌乱之余亲自应战,但人心以去,帝辛被周武王的人马团团围住,帝辛看到大势已去,就跑到露台自己放了一把火,连同自己一起烧死在了摘星楼。


帝辛死后,妲己被周武王活捉,当着全城百姓的面把这个十恶不赦的妖女给斩首了,民间传说刽子手在对妲己行刑的时候,都被其的美貌裙吸引,不忍杀之,最后姜子牙下令用布遮挡其面部,妲己才人头落地。



微风之语


历史上关于妲己死亡,并没有真正的记载。因为古代对于女人的死从来都是不在意的。你告诉我除了杨贵妃失败兵变被迫自杀以外。西施是怎么死的?貂蝉是怎么死的?王昭君又是怎么死的?这些大多都是民间的传说,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之中根本连蛛丝马迹都很难找全。



关于历史上真正的妲己在整部史记中,只有这样几个字的正面记载:《史记·殷本纪》“殷辛伐有苏,有苏以妲己许之。”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妲己只不过是一个女战俘。事做完,通过战争获得的战利品。

像她这样的女子。商朝宫廷内不知道有多少位。也许他和纣王一起跳进摘星楼烧死了。也许他胜利的周军掠去了。也许在战火流离中被人奸污了。谁又能知道呢?


旧事旧人历史说


如果你所说的苏妲己是苏护的女儿,那他就是被九尾妖狐害死的,如果说的是后来的九尾妖狐就是姜子牙用斩仙飞刀杀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