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茶并不简单?看它“于细微处见深意”

《红楼梦》是讲述封建时代贵族之家生活万象的书,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国公府。在《红楼梦》一书中,形形色色的美食佳肴,处处体现贵族生活的奢华。但是茶这一清贵事物,也在红楼梦中处处出现,虽处处都不显眼,却也处处有各不相同的象征意味。在简单的喝茶背后,体现了各种复杂的深意,是真正的“于细微处见深意”。


红楼梦中的茶并不简单?看它“于细微处见深意”

1红楼梦中的茶, 是洁净的象征

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茶的重要内涵,是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宁国府》中,借古董商冷子兴之口,诉说了一个神奇少年——甄宝玉。

脂砚斋本《红楼梦》中借贾雨村之口这样描写:

那甄宝玉······他说:‘必得两个女儿陪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上也明白,不然我心里自己糊涂。’又常对着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呢,你们这种浊口臭舌万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要紧!但凡要说的时节,必用净水香茶漱了口方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眼的······只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变了一个样子。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的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作什么?莫不叫姐妹们去讨情讨饶?你岂不愧些!’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痛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果觉疼得好些。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

这曹雪芹写的甄宝玉也是个妙人,读书识字本就是天经地义,况且甄家也是世家大族,正是凭借知识经济追求高官厚禄才对,偏偏这甄宝玉不爱读书,要他读书也可以,必得两个“女儿”陪着,心里才明白。恐怕不是心里糊涂,而是厌恶读书厌恶到极点,又不得不读书,只好请自己最尊敬看中的“女儿”陪着,才能抵御心中对读书的厌恶。

他这样看中的“女儿”,自是尊重异常,尊重到何种程度呢?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阿弥陀佛是佛教至尊,元始天尊是道教始祖,都是在民间受尽膜拜的圣人,到了甄宝玉口中,清净女儿却比他们都尊贵。

对待这样尊贵的女儿,甄宝玉是如何对待了呢?连开口称呼都要净水香茶漱了口方可,一旦错了,便要凿牙穿眼的惩处。可见在甄宝玉心中,唯有“茶”才能洗净男子身上的浊臭之气,才能配得上“女儿”二字。

据红学家们的研究,甄宝玉正是贾宝玉的镜像体,实为一人,写甄宝玉即是写贾宝玉。这甄宝玉最看重“女儿” ,正如贾宝玉所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中必得端茶漱口放得说一句“女儿”,可见此时的茶,是洁净的具象化。

一个“茶”字,写尽了贾宝玉尊重敬爱女性的人品心性,也帮助作者更好的塑造了男主角的性格,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人物个性,实在是一处细节都不能遗漏,每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隽永悠长。


红楼梦中的茶并不简单?看它“于细微处见深意”

2红楼梦中的茶,是贾府规矩排场的象征,更是林黛玉心思过人的象征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初入贾府,初次参与贾府日常用饭时,曹公不写珍馐美味,不写餐桌礼仪,反而描写了饭后一段细致的文字,读来好看至极。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这一段话中,对女主角的行为举止一一描写,穿插着各色人物的行动,还有对往昔的回忆,可谓是面面俱到,但是一一道来却不冗杂,反而行文极简。似乎只是一段白描文字,无多大看头,实际却是韵味深远。

《世说新语》中有一段关于权臣王敦的描写,与这一段文字对照着看,十分有趣: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是说王敦娶了舞阳公主后,在公主府上厕所,见漆箱里盛着干枣,不知道那是用来塞鼻子阻臭气的,还以为厕所里也背着果子,于是给吃完了。出来后,婢女捧着金澡盘盛着水,琉璃碗盛着澡豆,本来洗手的,王敦以为是干饭,就着水吃了。婢女没有不掩着嘴笑的。

舞阳公主与王敦相比,皇室出身,吃穿用度自然不是王敦以往能享用到的。王敦不曾知道用珍贵的金盘、琉璃玩洗手,也不认识洗手用的“香皂”,见了这些精细的东西,不认识,不会用,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操作,结果被公主陪嫁的婢女笑话。想必这些宫廷出来的婢女,心中还不知道怎么看不起王敦这个“乡巴佬”呢!

若是林黛玉初入贾府,不知贾家规矩,当真饮一口那用来漱口的茶,在餐桌前岂不突兀?岂不是给“两双势利眼,一颗富贵心”的贾府仆婢们留下话柄,被人耻笑?

而林黛玉却是个细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尊严,“不肯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因此“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过是饭后一杯茶,也要观察贾家众人行事,“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简单的一段文字,是写黛玉之心有机巧,也是写黛玉如此尊重,更是林黛玉心思过人。此时的茶,是富贵豪门规矩排场的具象化,是林黛玉心思过人的具象化。

红楼梦中的茶并不简单?看它“于细微处见深意”

3最有深意的茶,是一对主仆默契配合的具象化

第八回中《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原本绕了好大一通关窍:

宝玉先入薛姨妈室中······宝玉道:“姐姐可大安了?”薛姨妈道:“······他在里间不是,你去瞧她,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宝钗······只见宝玉进来了,连忙起身······让他在炕沿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她不去倒茶······

这一段话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金锁自然是一等重要的意象,可是在言语行动中又不断穿插着“命莺儿斟茶”“你不去倒茶”“嗔她不去倒茶”三个看似重复又冗杂的信息。

须知这三个茶,皆是一回事,为着是有客人,主人命是女倒茶方成礼仪,可是身为大丫鬟的莺儿却是站着不动,和主人一块看那通灵宝玉。若说是一时好奇,自然恰当,可是看完后仍是理所当然的站着,还笑说:“和姑娘的······是一对儿。”当真是憨言憨语憨直的可爱,也算是无意透露。可惜还有后话,待得宝玉鉴赏了金锁之后,自己也认可“果然是一对”这个概念后,莺儿又水到渠成的说出“癞头和尚送的”。

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落草时带的,与和尚似无干系。只是贾母年老之人,最信和尚,有例为证,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中,张道士为贾宝玉说亲,贾母就用和尚给挡了回去。薛家来了数年,怎会不知贾母这个掌权人的喜好?偏偏如此巧合,薛家的金锁竟也是“和尚送的”,只可惜不能拉来一个和尚分证分证。

最妙是这一回章回名题的微妙,“比通灵”,既然是“比”,自然得有物件,比得通灵宝玉的,又在本章出现的,自然是薛宝钗的金锁;“微露意”更妙,微微露出一点心意、意图,自然是原本就“有意”,方才能及时“露”出,至于这“意”是何人的,自然一目了然,虽然题目中明写了“金莺”,但这本意总不会是一个婢女的。曹公文字,是一丝一毫不差。薛家主仆分明是一场默契的配合,说出了“金玉良缘”的话头,偏是在微微有意,看似无意之间;更是有薛宝钗雅量尊重,阻止黄金莺说出整话,只是半吐半露,更显身份尊重。

此时来看,初次“命莺儿斟茶”,其次问“你不去倒茶”,再次“嗔她不去倒茶”,竟是这一场景中逐步递进文章的纽带,有没有茶并不真的要紧,只是需要这么一样物事,使得莺儿在两个主人的谈话中能够插得进嘴,说的起话。此时的茶,是主仆默契配合、内有深意的具象化。


红楼梦中的茶并不简单?看它“于细微处见深意”


结语

林黛玉的一次茶,是写贾府本身的富贵排场,是写初入贾府的林黛玉谨慎小心的性格,着重突出的林黛玉自尊自爱不肯被人看轻的性格;

贾宝玉(甄宝玉)的一次茶,是写他对女性尊重敬爱尤甚的品性,是着重突出他与世人轻贱女性截然不同的品格;

薛宝钗的一次茶,是写她自身雅量尊重,但却暗含心机意图,并能不动声色实施成功的能力。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说不尽,道不完。对三位主人公的人物性格起重要塑造作用的三次茶,读来韵味悠长,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