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文才武略的辛棄疾,一生為何不受重用

序言

辛棄疾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侵略宋國,他趁著金國內亂,境內義兵四起,率眾歸順南宋。南歸四十餘年的生涯中,他的仕途坎坷,歷盡波折,一直不得志,很長的黃金年齡都是賦閒在家。而且,所就職大多是外地,最高職位只做到京官的從六品奉議郎,擔任虛職,並沒有進入權力核心。每個任期的時間也比較短,最長不過兩年多。辛棄疾為什麼一直不得志?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歸正人”的身份

歸正人,謂元系本朝州軍人,因陷藩,後來歸本朝。《朝野類要》

淪於外邦而返回本朝者為歸正人,即投歸正統之人。

辛棄疾出身于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當時那裡是金國的領土,而且他的祖父辛贊在金國任高官,從五品。儘管他後來參加起義,率領兵馬投奔南宋,但是,當時南宋對歸正人不信任,甚至是排斥,這是他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

當年中原淪陷,很多官員、仕子以及百姓來不及逃亡,迫於形勢,不得不投降金人。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往南逃回南宋。這些政治難民,南宋政府也出臺很多優待政策給予支持。但是,政策的出發點除了對人才的賞識之外,更多是基於對於金朝的遏制,其防禦意圖甚至超過招納人才本身。陷於敵境的官員,有的各項歷史問題含糊不清,有的難以交代。雖然有的的確是身陷敵境寧死不從,但仍不乏一些賣國求榮的人。當歸正人越來越多,當地人除了對他們的叛國行為有異議,更感到自己的資源被佔用,一些情緒化的仇恨事件便時有發生。例如建炎二年七月五日,高宗聽聞楚州迫害歸朝官的事件,下詔說:

聞州郡多囚禁歸朝官,小有疑則加殘害,或一郡戮至數百人。朕甚憫之。覆燾間皆吾赤子,偶生邊地,視之遂異,然豈可與金人一例待之?金人與吾戰,初驅無罪之人,又率諸國之眾薦冒鋒刃,使肝腦塗地。赤子亦何辜?朕諸郡拘囚歸朝官盡赴行在存拊之,庶幾感召和氣。《宋史》

這裡可以看出南宋社會對歸正官員的偏見,朱熹更是把這個群體的危害,和唐代宦官、藩鎮相提並論:

或問古今治亂者,先生言:古今禍亂,必有病根,漢宦官、後戚,唐藩鎮,皆病根也。今之病根,在歸正人忽然放教他來,州縣如何奈得他何!所幸老者已死,少者無彼中人氣象,似此間人一般,無能為矣。《朱子語類》


擁有文才武略的辛棄疾,一生為何不受重用

辛棄疾畫像

宋孝宗的求穩思想

宋孝宗在紹興三十二年即位,開始也有豪言壯志,想要北伐統一全國。於是,他授權張浚籌劃北伐之事,1163年,宋將李顯忠渡江出擊,先後收復了靈避、虹縣等地,北伐得到不錯的開局。但是,隨著戰事的推進,李顯忠和邵宏淵兩位主將不和,張浚無法平衡兩人關係,導致宋軍在符離被金軍大敗。而且,金軍趁機率兵馬南下,威脅南宋,最終宋孝宗只能求和,史稱隆興和議。

由於隆興北伐失敗,宋孝宗對金國已經心有餘悸,對金政策轉向保守。辛棄疾是堅定、進取的主戰派人士,所以他也很難得到他的重用。

由於宋孝宗經歷過宋高宗時丞相秦檜權力過大,矇蔽皇帝,所以他即位後,對丞相位置做了很多限制,不太信任下面的臣子。辛棄疾曾違抗命令。辛棄疾在湖南任職時,提議建立飛虎軍。眼看快要籌建完成,宋孝宗在朝臣的進諫後,要求他停止。但是,辛棄疾在收到聖旨後,卻把它藏了起來,而且下令加快進度,最終完成了飛虎軍建立。雖然,宋孝宗沒有處罰他,但是,後來把他調離湖南,也表現了對他的不滿。對於猜忌心重的宋孝宗來說,儘管辛棄疾能力出眾,同時他也是一個不十分可靠的人,做事只要結果不講求手段,不能重用,否則不好駕馭。

擁有文才武略的辛棄疾,一生為何不受重用

宋孝宗

“剛拙自信”的性格

辛棄疾性格耿直,而且張揚不屈,因此得罪了宋孝宗和不少朝官。他也知道自己有這方面的問題。

“臣生平則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顧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論盜賊札子》

由於他能文能武,自視甚高,所以經常會寫詞抒發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埋怨孝宗不重用自己,諷刺高層貴族,貪圖享樂,貪生怕死。例如:

王漕餞別。司馬賦水調歌頭,席間次韻。時王公明樞密薨,坐客終夕為興門戶之嘆,故前章及之我飲不須勸,正怕酒尊空。別離亦復何恨,此別恨匆匆。間上貂蟬貴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誰雄。一笑出門去,千里落花風。
孫劉輩,能使我,不為公。餘發種種如是,此事付渠儂。但覺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風月,此外百無功。毫髮皆帝力,更乞鑑湖東。《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

該文章借古諷今,以三國時辛毗的耿直不阿自比,表明自己絕不會諂事如孫資、劉放等當朝權貴。“此外百無功”是由於生在這樣一個不給機會的政治時代,處處受人掣肘之故,倒不如歸隱林泉,以免受人傾軋。這是他對理想受阻的再一次紓憤,對朝廷政治氣氛的辛辣諷刺。

在官場上想得到重用平步青雲,或者要實施推行政策主張,紮實的政治基礎不可或缺。辛棄疾作為一個歸正官員,政治基礎相當於零,再加上不懂得收斂鋒芒,時常寫作諷刺政策和當權者。這樣的行為,不會受到重用不說,甚至會遭受其它朝官的攻擊。他的官場生涯,起起落落,其中受到六次彈劾,這也是他性格缺點的一個體現。

擁有文才武略的辛棄疾,一生為何不受重用

總結

辛棄疾智勇兼備、超凡才華、相貌堂堂。但是,因為出身,以及當權者“求穩”思想,再加上自己性格缺點,導致在官場上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一生命運多舛。他創作了很多流傳至今的名作,反映了宋朝文化鼎盛,這個對他來說,或許會稍感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