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潇潇兮 易水寒


风潇潇兮 易水寒

评蔡楠《易水殤》创作艺术


“风潇潇兮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蔡楠老师《易水殤》的小说里,我听到了屈原穿越时空的声音。作为厚重文学历史题材的小说,渗透传统文化精髄,我从燕.太子丹的悲壮里,让空灵飘逸于历史的星河。

蔡老师以他深厚的古文化底蕴,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打开沉重的历史画卷,塑造了一个悲剧英雄人物形象。小说从太子丹不堪秦国受辱,三次救燕国于危亡,展现出他忍辱负重且有鸿鹄之志的热血人物,虽惨败而犹荣,虽身亡而浩气长存。历代燕国的羸弱,映射出历代君王昏庸的劣根性,写父王的自私、残忍;写老师鞠武的指点迷津,要他杀父弑君,来衬托燕.太子丹人性善良的光辉。

从说服父王发兵易水河,抵挡秦军虎狼之师的惨败,父王的不信任及抱怨,忍辱负重为振兴燕国的事实,到父王为保住自己的头颅及王位,设计陷害,悲壮历史的惨烈,从燕.太子丹鸣咽的哭泣里,让我读懂了人世间的沧桑、历史的厚重。

小说采用了倒逆式叙事结构,设置了燕.太子丹被父王割下他的头颅的惨烈,设置悬念,再追朔燕.太子丹怎样忍辱负重退秦师,虽败犹荣;通过他和燕王在退秦师在惨败中的矛盾冲突,用超越现实的艺术手法,用经过历史的事件当叙事人叙事故事,现实主义和虚幻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把死去燕.太子丹写活,一波三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燕.太子丹忍辱负重,为羸弱的燕国抗强秦,虽败犹荣的主题。

小说以历史人物的口吻来叙事的创作手法,把小说的“虚构”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虚构了燕.太子丹生的现实世界,和死的虚幻世界,构思新颖,想象力丰富,用双声道并韵的叙事手法,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当李信载着我的头颅的战车来到白洋淀边易水河畔的时候,我的头颅在一阵巨大的颠簸中突然轰鸣着破匣而出,鹰一样飞向天空,颈下的鲜血泼洒成一面猎猎战旗……。构思采用穿越时空的空间艺术,描写气势磅礴,扣人心弦,显示出纷繁复杂的时空,多线叙事的驾驭能力。

《易水殤》艺术想象力丰富,用深邃的语音穿透力,触及燕.太子丹的内心世界,用细腻的笔端,写燕.太子丹苦心孤诣心里变化,抓住父王昏庸的心态,写燕.太子丹忍辱负重的鸿鹄之志无法施展,把古代历史事件,用现代创作手法,表现燕.太子丹的性格特征,在渗透古风神韵里,透露出现代文明的生活气息。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辽东易水河畔血红的残阳里,他的阴魂不散。蔡楠老师塑造燕.太子丹,这个悲剧英雄的人物形象,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的星河。

乌力波学员 史怀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