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老師的困境!

這裡第一張圖是黑屏,因為電影聲音是從黑屏就開始出現的,已經屬於電影的一部分了。這時的聲音是噼裡啪啦的雨聲,因為聽的很清楚,所以環境是在雨中,至少離雨很近。


《熱帶雨》林老師的困境!

伴隨著雨聲,屏幕上開始出現演職人員的字幕,雨聲一直都沒有停。


《熱帶雨》林老師的困境!

電影第一個畫面出現,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輛行駛在雨天的轎車的內部畫面,這個畫面給了我們這場戲的空間環境信息。隨之而來的是對白,對白是從汽車的收音機傳來,是當地新聞,這個對白的作用是介紹了整個事件發生的大環境和地理位置。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發生在新加坡,並且這段時間是多雨的季節,時間地點和人物一起交代了。


《熱帶雨》林老師的困境!

這裡第一個敘事元素就是聲音,和很多好萊塢電影一樣,苛刻的利用了電影的每一幀,就像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一樣。(《波西米亞狂想曲》甚至把電影出品公司的logo品牌演繹都利用上了)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在沒有聲音的鋪墊直接跳切到第一個鏡頭,那麼我們的觀感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我想至少我們的觀看情緒就沒有現在這麼豐滿了,對於主人公後面的一切處境的感知也會顯得生硬。

而從車內看車外,因為是雨天,汽車的前擋風玻璃被雨水沖刷的很模糊,並且雨很大,所以即使雨刷左右不停的擺動,車外的景象仍然不能看得清楚。為什麼選擇這麼一個鏡頭呢,自然有用意,每個鏡頭的選擇都是為了電影服務的,我們看看這個鏡頭有什麼作用或者說為什麼不換一個別的鏡頭。

這個鏡頭除了介紹環境人物外,還有幾個用意。

第一,延續了之前黑屏時就響起的雨聲,屬於敘事的延續,肯定了觀眾之前聽到雨聲後大腦自動所設想的景象。讓兩個敘事元素畫面與聲音有了鏈接,也起到觀眾情緒的延續作用。

第二,是影片定調的作用,第一個鏡頭重要性就是要第一時間告訴觀眾我們這個影片是什麼調性的,藍綠色屬於冷色系,而冷色系給人孤獨,壓抑,失落的感覺。第一個鏡頭是冷色調,那麼說明這個電影的調性也是關於壓抑的孤獨的痛苦的故事。

第三,確定角色處境,鏡頭雖然是一個旁觀鏡頭,但是我們看到的和主人公看到的是一摸一樣,就是一樣看不清楚前方,因為前擋風玻璃被雨水覆蓋的嚴嚴實實密不透風模糊一片。鏡頭是在告訴我們主人公的心境也應該是這樣的,或者說主人公目前的人生是迷茫的混沌的,看不清前路的。

鏡頭呈現出來的空間是很狹小,而畫面構圖上方始終露著擋風玻璃的黑邊,所以給人的感覺很壓抑。而這個鏡頭是從後面拍的,構圖把汽車兩個前座平均分配到畫面的兩邊,明明是兩個座位車裡卻只有主人公一個人,讓人感覺更加孤獨。(電影裡同樣機位的鏡頭在後面也出現過一次,那是在主人公和男他學生的關係有了微妙的變化後,同樣的機位同樣的構圖,不同的是兩個座位坐了兩個人。這樣的鏡頭在她老公在車裡時都沒有出現過。這是利用空間關係表現人物之間的關係的鏡頭,也是整個電影的關鍵鏡頭,整個故事的發展也是通過這個機位的鏡頭陳述的,所以用在了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如果不往下看,我們可能不會知道這個電影具體講了什麼,也不知道我們的主人公具體正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內,但是我們至少能感覺到這個電影的調性,困境!

這個鏡頭時間很長,幾乎長達35秒左右,因為沒有更多明顯的元素影響觀眾視覺,所以更讓人覺得這個鏡頭漫長。(通過擋風玻璃看到的那些元素,也都起到了對主人公心境的增加,路上很穿馬路的行人,因為管制而出現手拿紅色指揮棒的指揮員。)這個鏡頭長了,無形的增加了觀眾對主人公處境的感覺。就像《撞死一隻藏羚羊》一樣。


《熱帶雨》林老師的困境!

那根紅色的指揮棒,也不是隨便來的。即使前期導演沒有設計,但是出現到畫面後,就有了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