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續集:一個穿梭文史之間的新編故事(中)

萬里蹈海寄他方

當張無忌在得知趙敏將要嫁給秦王朱樉的一瞬間,頓覺錯愕萬分。自打趙敏出走之後,他多方尋找,仍是未果,此時面對這個消息,難免心亂如麻,待靜下心來,才覺此事大有蹊蹺。他心想:“我和敏妹共同經歷了那麼多的江湖風雨、武林冥晦,早已引為知己。本以為能功成身退,相攜隱居,不想無端生出這段波瀾。她拋棄父兄追隨我,不時對我有求全之毀,這也怪不得她。不過,敏妹個性倔強,從不屈己以從人,加之她處事冷靜,不讓鬚眉,縱使賭氣也不至於做出嫁給藩王這樣的咄咄怪事。”想到此處,他決定立刻動身去找楊逍,希望能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倚天屠龍記》續集:一個穿梭文史之間的新編故事(中)

《倚天屠龍記》書影

且說楊逍此時正在淮泗之地處理教務,張無忌在明教分壇密址見到了他。還未等張無忌開口,楊逍就說到:“教主,屬下已偵知,趙姑娘嫁給秦王一事完全是朱元璋的詭計,意在逼你現身。趙姑娘受了玄冥二老脅迫,現在被軟禁在秦王府中。”張無忌聽罷,便說到:“楊兄不必多禮,現下我已不是教主了,教中事務還要全靠你多擔待。我既已弄清端由,這就動身去救敏妹……”楊逍不等張無忌說完,便急急地回道:“趙姑娘的事我已安排了範兄弟先行赴陝搭救,教主勿憂。只是現在形勢大變:朱元璋這廝,陽奉陰違,表面上立國大明,暗地裡卻對教中眾兄弟加以屠戮,妄圖另起爐灶,改弦更張。韓林兒兄弟的死便十分蹊蹺。近聞中原武林,紛紛向朱元璋呈獻賀表。據說,峨嵋派周掌門的表章是這樣寫的:‘…胡虜北遁,妖氛已息。黎民眾庶,歡欣鼓舞,望治之情,溢於言表。聖上肇紀立極,群下輔運推誠。功業比隆周漢,德澤披及萬方。日月之明,昭諸天下;河海之清,著乎世間。嗟我峨嵋,開宗百載,躬逢盛世,與有榮焉……’阿諛之辭,莫此為甚……”張無忌聽了這些話,若有所思,自言自語道:“原來我一直都不太瞭解芷若妹妹……”

《倚天屠龍記》續集:一個穿梭文史之間的新編故事(中)

爾冬升版的張無忌

楊逍繼續說道:“……現下內外交困,危機四伏。屬下無能,有負教主重託。值此多事之秋,還請教主顧念教中兄弟,復行視事,重掌教主之職,再造護教之功……”

《倚天屠龍記》續集:一個穿梭文史之間的新編故事(中)

爾冬升版的張無忌

張無忌聽到此,不禁感嘆道:“楊兄且莫再說這些話了。我本桃源中人,懶於世間俗務。偶然因緣際會,竟使豎子成名。

這幾句話可謂是我心境的寫照。我自小中了玄冥神掌,太師傅帶著我到處求醫問藥,遍訪武林各大門派,無非是希望我能多活些時日。接著,我便流落江湖,盡嘗世情冷暖。不想我竟能在無意間習得九陽神功,驅散了寒毒。此後,在光明頂上,得小昭之助,我又練成了乾坤大挪移。當時所想的也無非是脫困。出手排解明教和六大派的紛爭,並非是我恃強稱霸,而是因為我在偶然間洞悉了成昆的奸計。此事換了任何一個江湖志士,他都會做出和我一樣的選擇。其後,我忝居明教教主之職,不僅無尺寸之功,更不勝教務之繁劇。之所以遷延日久,不過是想為光復大業略盡綿力而已。朱元璋敢為先鋒,我當然樂見其成。但他殺戮過重,不念舊情,我是不大讚同的。話又說回來了,常言道,義不掌財,慈不掌兵。他身處其位,也不得不如此。依我之見,他大節不虧,楊兄斷不能以一眚掩大德。一直以來,我覺得我像是被人牽著鼻子走,抑或是被什麼東西裹挾著前行。心雖非已灰之木,但身已如不繫之舟了。先父翠山公,人稱“銀鉤鐵畫”,在冰火島的時候他常對我誇讚蘇東坡的字和詩。有一次,我聽到他反覆吟哦玩賞《和子由澠池懷舊》
這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當時我還小,不解其中意。直到今天,我才略覺其中況味……”

《倚天屠龍記》續集:一個穿梭文史之間的新編故事(中)

張兆輝版的楊逍

楊逍聞言至此,有點摸不著頭腦。他分不清這是張無忌的真心話,還是有意推脫之辭。楊逍心下想道:“他年紀輕輕就說出如此頹然的話,八成是受到了獅王出家的影響,或許也張真人的教誨有關。這些話雖然也有點道理,但是聽起來未免喪氣。”楊逍待要再進言,卻被張無忌擺擺手阻止了。

楊逍見此,慨然道:“我不管他朱元璋的什麼大節大義。他陰謀算計明教兄弟,我不能坐視不理。事已至此,我只能親赴應天,手刃朱元璋,為眾兄弟報仇。”

張無忌見此,情知楊逍非去不可,便說道:“我雖然心意已決,打算退出江湖,但是兄弟之情也不能不念及。你若執意要去,可以去找周顛兄弟幫忙打探一下消息。當初,朱元璋執掌義軍,敏妹對他就很不放心。後來,你代理教主之位,敏妹趁機勸我將周顛安插在朱元璋身邊。周顛說話口無遮攔,而且言語粗鄙,顯得毫無城府。另外,你和五散人不和,教中皆知。因此,朱元璋不會輕易起疑。原本週顛和我常有書信往來,後來,朱元璋當上吳王之後,對身邊人查得很嚴,所以我們早已音書不通了。此次你去,他念及明教大義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

楊逍聽完,說道:“看來現今也只能如此了。”

《倚天屠龍記》續集:一個穿梭文史之間的新編故事(中)

孫興版的楊逍

張無忌自此和楊逍別過,動身赴陝,打算會同範遙解救趙敏,不提。楊逍自此正式執掌了明教。他火速聯繫了應天附近的教眾,並用明教上層機密暗號同周顛接洽。待得到了明確的答覆後,楊逍即奔赴應天,等待時機。

話說楊逍在應天密候半月有餘,不見周顛有消息回報,而金陵城內的風聲似乎卻是趨緊了,幾乎每日都能見到官兵的巡查。楊逍心想,若再等不到有利時機,只能硬闖皇宮,強行一試了。是夜,楊逍正和應天分壇的教眾密會,正說間,只聽“倏”的一聲,一支袖箭破窗而入,連著一張紙條直插在屋內的柱子上。緊接著屋外傳來三聲老鴉的低鳴。楊逍知道,這是周顛派人來暗遞消息。只見楊逍將袍袖一拂,使了一招“隔空取物”,又是“倏”的一聲。眾人循聲望去,早已不見了那支袖箭。待到大家都反應過來的時候,楊逍已經在看紙條上的字了,而這一切不過是瞬息之間的事。見此,與會之人無不在心裡暗暗稱奇。

楊逍讀完了紙條,旋即運內力將其化為齏粉。原來,紙條上寫的是朱元璋將在後天去獅子山上的閱江樓觀賞。楊逍掌握了朱元璋的行程後,即刻便安排下屬,去查看地形。他知道朱元璋御駕出巡,各級有司官署一定警備非常。所以,他準備預先找個小路潛入以免打草驚蛇。

到了那一天,楊逍先是躲在山上的密林中。待到護衛都就崗之後,他才縱身躍上了樓的簷牙,在常人視線所不及的死角處屏息潛藏,過了不多時,便遠遠看見中官簇擁著身穿常服的朱元璋拾級登上了閱江樓。又過了一陣,楊逍只聽得侍讀學士在讀著什麼。原來是朱元璋在和群臣誇耀自己的新作《閱江樓記》。楊逍不禁想道:“朱元璋本是一個老粗,如今天天跟著這些儒生混在一起,倒也能做出來有點模樣的文章了。”這時,只聽得樓下稱讚聲四起,間或有臣子呼喊“萬歲”。楊逍知道時機已到,於是,他從簷角飛身而下,凌空騰挪,閃入樓中,兔起鶻落,群臣尚未看清有人進來。楊逍雙腳剛一站定,一眼就看見正在憑欄的朱元璋。只不過他舉手投足的做派與以往大不相同。眼見目標現已近在咫尺,楊逍不及多想,雙足一點,只用了二成功力便搶到了朱元璋面前。猝然之間,朱元璋見到楊逍驚詫不已,未及開口,便便被楊逍扼住喉嚨,不一會兒就沒了呼吸。楊逍見此,不由得大喜過望,沒想到自己竟然一擊即中,全然不費工夫。此時,樓中的群臣早已亂作一團,四散奔逃。

楊逍正待離去,猛然覺得有些異樣。他運氣在朱元璋的面部一拂,一張人皮面具滑落下來。面具下的人面白無須,像是一個閹寺。楊逍此刻頗為氣惱。現如今已然打草驚蛇,他來不及多想,轉身便走。突然,樓頂一陣響動,一張巨網散落下來。楊逍疾走不迭,被蓋在網下。此時的楊逍才察覺,自己已然著了朱元璋的道兒了,心想:“終日打雁,反被雁兒啄了眼。”當他用力扯斷這張網時,卻發現怎麼也扯不動。吐納運氣,再試了試,依然毫無效果。楊逍大驚,細看才發現,這張細密的網竟是用玄鐵拉成絲後編織而成,單憑人力,萬難扯斷。此時的楊逍方才明白,原來朱元璋已處心積慮地算計自己很久了。不過,楊逍也絕非等閒,他將全身內力運於掌中,並從懷中掏出了聖火令,將其上拋。聖火令拖著網向上飛去,楊逍因此得以脫身。還未及站定,只見樓下已燃起熊熊大火,火鴉亂舞,煙漲熏天。楊逍四顧無路,只得使出輕功,向大江縱躍而去。沒想到,大江對岸的密林中卻埋伏著無數弓箭手,以及特意被調撥過來的洪武火銃營。楊逍這一躍不要緊,對岸的官兵彈矢齊發。由於空中毫無借力之處,閃展騰挪極為不便;在下落過程中,又沒法凝心聚氣,借內功護體,最終,楊逍被流矢射中腿部,跌落江中。靠著前來接應的明教教眾死力營救,楊逍才得以保全性命。

《倚天屠龍記》續集:一個穿梭文史之間的新編故事(中)

明太祖畫像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讀者細想就會發現,問題出在周顛身上。其實周顛自從跟了朱元璋之後,就備受尊崇。加之金陵曾萃集六朝金粉,讓人流連。見此,周顛心中大樂,早已將張無忌派他來的目的拋諸腦後了。待他知道楊逍來到此處的目的之後,不禁大惱,心想:“楊逍這人太不識抬舉了,朱元璋已為我明教打下天下,勞苦功高,他卻為點什麼恩怨要來報仇,真是倒行逆施,豈有此理。是了,一定是他楊逍想當皇帝,他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他楊逍當初就容不下我們五散人,如果他得了手當了皇帝,我豈不是更無法自處了嗎?”思來想去,周顛便將此事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將計就計,準備順勢將其一網打盡,因此事先做了周密的計劃。不過,最後還是讓楊逍逃了。

此時的楊逍負傷在身,卻仍然不服輸。他決定重新謀劃準備另一次暗殺。但是他的一個親隨下屬卻說,這恐怕難以施行了。經此一事之後,我明教在應天附近的分壇已悉數被朱元璋搗毀了,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官府現在查得很緊,教主還是趕緊撤出應天吧。楊逍聞言,不禁扼腕切齒。沒奈何,負傷在身的他只能依言撤離。

在撤退的過程中,楊逍和眾人終日在不停地躲避官軍的追捕。一日,他們來到一個漁村,準備稍事休整,在做打算。此時的楊逍,望著茫茫大海,突然想到:“既然中土不可留,何不揚帆出海,覓一海島作寄身之處呢?”於是,他向眾人說道,當年魯仲連義不帝秦,今天我楊逍也不屈於朱元璋的淫威。我想效仿水滸英雄混江龍李俊太湖小結義之舉,不知大家意下如何?眾人一聽,也覺得眼下也別無良策,只好如此了。於是,楊逍就聯繫了沿海各處的明教教眾,暗地裡打造船隻,備好糧食物資,擇一風平浪靜之日,蹈海遠行了。傳說,他們到了爪哇島,也有說他們去了暹羅國,究竟去了哪裡,現已失落無考了。

《倚天屠龍記》續集:一個穿梭文史之間的新編故事(中)

落日熔金,滄海移舟,去國離鄉,淹留他方

朱元璋得知楊逍出海之後,擔心他們會襲擾沿海地區,便決定實行“海禁”,禁止沿海百姓片板下海。到了永樂年間,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遠下西洋,和周邊各國互通有無。據說,他還帶著兩個秘密任務,一是尋找靖難之役中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二是尋找楊逍當年帶走的那群明教教眾的蹤跡。後來,在明朝末年的時候,許多名儒志士不忍看到華夏衣冠喪諸夷狄,也紛紛去國離鄉。比如朱舜水和袁承志。朱舜水東渡日本傳播儒學,開創日本水戶學。袁承志則像楊逍一樣,遠赴東南亞,隱居於浡泥國附近的一個島嶼上。這些都是後話了。至於袁承志的事蹟可以參見金庸先生的《碧血劍》,筆者就不在此饒舌了。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