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话是狂妄还是担当?

鹏友程


孟子不被齐君重用,黯然离开齐国,一心想推行仁义、礼治的政治抱负再度落空了,一时间百感交集,感慨随之俱来,不免有了不悦的脸色。弟子充虞误以为孟子脸色不悦是因为心里有所埋怨,所以婉转提出疑问:君子不是应该“不怨天,不尤人”吗?然而孟子的不悦神情,并不是因为心里有所埋怨,而是自认为处在贤者应当兴起的历史周期上,上天如果要平治天下,除了他,还有谁能担负此重责大任?此时竟没能让他遇上圣明君王,来实践心中抱负,或许天意还不想平治天下吧!孟子当时目睹生民涂炭,大道隐沉,哪能不忧痛于心?所以才会有了不悦的神情出现。但如果说他有一丝一毫“怨天尤人”的埋怨,那是断然不存在的。

孟子这段话中提到两种修养,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

其一是“不怨天,不尤人”的涵养。能乐天知命,才能“不怨天”;能反求诸己,才能“不尤人”;不怨天尤人,自然无入而不自得。常人习性,凡遇挫折、失败,无不急忙推诿过失,千错万错,都是他人的错;如果找不到推诿过失的对象,矛头一转,全归咎给上天,于是怨天之音不息,尤人之声不绝,嗔怪怒怨,漫天弥地,以至于反省工夫消失殆尽,怎能不引以为戒呢?

其二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概。孟子曾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尽心》上·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滕文公》上·一)句句铿锵,豪迈之气跃然纸上。这股“舍我其谁”的气魄与担当,是使人奋进的原动力,值得年轻人好好地学习。

不过,“舍我其谁”亦不能无限制的扩张,仍须衡量环境、时局而用理义来节制。如果不能克制,则很容易沦为迷恋权位、争夺利益,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无耻、钻营之徒。在民主多元的社会中,面对政治,尤其更要有开阔的胸襟,承认别人也会有“舍我其谁”的雄心与理想,以及可以做得比自己好的可能性。

这句话放在今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说的,说了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但如果都有了这种责任和担当,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天下也就太平了。

但人心不一,人性自私,所以太平天下是很难得的。

所以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懈努力!


山西晋城李小龙


俺记得某某人的私信往往中言语,不能说谁啦!就自认为雄才大略的,咳咳。

这话孟孑说,君孑说!俺绝对双手双脚都赞成。

古人和毛主席都说过,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果不是老人家说的,艰苦砺志磨胆,而慨以慷的人说的话,你小大人歇歇吧,没有良好的心境!及面对千重变化,而能忍辱精进神的思维,最好那边凉快,那里呆着!

做人时时刻刻如履薄冰,时时刻刻面临生死,虽不及生死,也必抱定生死之决心者,才堪说这话!

但凡有一丝犹豫及苟且都不配!

初生之牛犊可用,也可杀!上错桥走岔道就基本没改了。这就是客观士子及世俗市井英雄在《大浪淘沙》中的必然选择及诀择及表现。

世上的路很多,但治国安天下,非世俗《三国演义》及《水浒传》《隋唐英雄演义》《七侠五义》更非《红楼梦》《西游记》所理,讲点《封神演义》还靠谱。就《仙孤列传》《搜神记》,《聊斋》也行。

这局这盘大了去。

世间什么最好?!清静自然,闲情逸致,诗书礼茶画,睡觉自然醒最好。

凡事客观讲,身不由己才为之。


非才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是树立正确目标,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的万丈豪情,是一种高度爱国的体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具备這种爱国精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前行!

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名句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为建设新中国,依然前行的万丈豪情!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来!只要树立了正确的目标,就具备了前进的强大动力!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是一种树立正确目标,树立高瞻远瞩的爱国精神。不负韶华,依然前行,一定能实现美好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大树天音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此句解释: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这句话后接,“我为什么不痛快呢?”吾何为不豫哉?”,可见是担当。忧国忧民,孟子责无旁贷。明明可以做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做的事情也明明是合情合理的,但心中有一种存在,还有一些事情,他觉得必须去做。



时代男女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是孟子在其《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中书写的一句话。这句话是狂妄或担当吗?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就知道孟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是狂妄还是担当了。

孟子(网络图片)

一、时代背景。

孟子说这句话时,已年过半百,到了壮志未酬的年龄段了。孟子很着急,想通过周游列国,游说国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当他来到富庶强大的齐国后,孟子的这一愿望更加强烈,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实现自己仁政治国的理想。然而齐国国君虽然礼遇他,却不重用他,最后孟子不得不离开齐国,另寻他路。

孟子同孔子一样,也重视人力而少言天命,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这里的天,主要是指超越于人之外的存在,是人力不可改变的神秘力量。然而孟子到底不是宿命论者,更不是悲观主义者,他秉信的是人的力量和个人的作为。

孟子就是在齐国不被重用的背景下,心怀愤懑,与他在齐国的弟子公孙丑交谈时,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与情绪。

二、抒发激情。

孟子在离开齐国之时,对着自己的弟子发了一通感慨,指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说这句话时正在气头上,对齐国不重用自己治国理念很不满,处在无处发泄的境况。

此时,孟子正与自己的弟子公孙丑单独在一起,正好找着发泄对象了,他就这样激动地对弟子公孙丑发火,以表达自己的愤慨。

因此他说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意思是:倘若平治天下的外部环境一旦具备,自己将义不容辞、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

舍我其谁(网络图片)

这种激情表白,略带着失落而又慷慨激昂的情绪,但是,也能体现出孟子浩气长存的大丈夫,对于自身才干的自信,以及对于社会责任和担当。

也正因为这份强烈的使命感,使孟子在不得志甚至种种困难挫折中,依然激情不改,锐气不减。正如他所宣称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三、不切实际。

孟子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建者,与孔子齐名,被后人称之为“孔孟之道”。同时,孟子也是儒家的传播者。

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天下大乱,四分五裂的状态。当时的儒家学说与思想遍布各地,但是,最终也没有用儒家学说实现统一。

而秦国不信奉儒家,而尊法家,结果还统一了天下。这件事很说明问题:儒家学说与思想在当时而言,想平治天下根本是行不通的。

但是,孟子却忽略了儒家学说“有为而治”,是难以治理国家的现实,虽然踌躇满志,却于事无补。此时此刻,孟子表达了自己激情与锐气,是不是也有不切实际,过分自信的狂妄之嫌呢?

孟子与弟子公孙胜(网络图片)

综上所述,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句话,抒发和表达了自己当时处境下的思想感慨与激情。也许是责任与担当;也许有不自量力的过分自信的狂妄,但是,孟子为国而忧的思想还是值得称道的。


言者青青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豪情万丈,是一种高远的理想,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有的伟大的爱国精神。

当然,能够实现这这种伟大理想的人寥寥无几,但是这种伟大精神却不可或缺。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成就千秋伟业的人哪个不是从平凡中做起的?因此,身处平凡之境,不可无伟大之思。

伟大领袖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写《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我们怎么能说他是“狂妄”?雄视天下,恰恰是幼年时期就有的责任担当。如果他没有这种胸怀,青年时期又怎么能“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36年长征后,四面楚歌,写下《沁园春·雪》“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不能说是狂妄,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不管我们地位多么低微,都要拥有一种崇高的责任担当意识,决不能蝇营狗苟,得过且过。





楠杉槲


个人认为,这样一句话,不能从孟子的角度解读,因为孟子具体生活的时代,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只能从当前时代来分析这句话。

所谓我,有小我,以及大我之分。小我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大我是国家层面。小我来说有治理国家的志向自然是好的,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一份贡献,就是为治理国家尽了力。每个人所做的事都是了不起的,若为国家的繁荣出了力,就有必要为自己自豪。

比方说在神雕侠侣中,郭靖是守卫襄阳的头号功臣,是顶梁柱,若非有他在,早已城破。然而有功的并非他一人,杨过也出了很多力,在神雕侠侣的结尾部分,更是凭一己之力击杀了对方的领军人物。

除了杨过,还有因为敬佩杨过而响应他号召的那些人,像什么圣因师太,人厨子等,这些人也都出了很大的力,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平治天下这样的事,并不是只有领导者做,任何普通人都应该出力,都应该在自己的行业做出骄人成绩。只要做出贡献,就值得所有人尊重。比如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完全可以用舍生忘死来形容。他们就完全可以说,舍我其谁?没有他们,疫情不可能控制住。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非常了不起,他们是英雄。

其他行业的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只要有这种精神,哪怕是再普通的人,也都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历史上的孟子是了不起的。现代社会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任何一个人,也都是了不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


灯阅泰山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句话出自《孟子》

孟子离开齐国,弟子问他:您的面色看起来不高兴,您不是说过,君子不怨天尤人吗。

孟子说:此一时,彼一时,历史上每五百年必有一位圣贤明君出现,同时也必会有闻名于世的贤者辅佐,从周武王之后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年数已经超过了,也该是时候了,看来是上天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除了我还能有谁。

百家争鸣时期,孟子论才学、论声望,都是顶尖级别的,他说出这句话,也不算太狂妄。

而且那个时候,各家学派都宣传自己的学说,希望能以自己的思想说服国君。其中不乏存在文人相轻,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好的,要说狂妄,也并非一丝没有。

就算狂妄,也要有底气,有能耐,有胆识,若是这份狂妄能够实现天下太平、济世安民的目标,那就是最大的担当。


东梧文均


担当,试问再狂妄的人倘若他没有担当他敢说出这样的话吗?阮籍狂妄,却是在那个年代独具一格有他的风骨气节。骆宾王敢问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于谦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方孝孺欲图天地相终始,肯与时人较短长;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些人是狂妄吗,不,那样的年代需要他们,他们坦率直言,不畏权贵,他们有硬骨头精神。他们是国之栋梁。如欲太平治天下,此等英雄不可缺!


斜杠青年爱读书


这是孟子和他的学生说的一段话。说的很有气势!讲话有气势是孟夫子的一贯表现。

孟子号称儒家“亚圣”。而孟子也经常讲他自己“善养浩然正气”。所以他说这句话不是狂妄的表现,而是一种对自己平治天下的能力的一种高度自信!

但是你有没有平治天下的自信和你有没有平治天下的机会是俩码事。历史证明,孟子并没有平治过天下。

他自己没有天下可以用来平治,别人的天下也不用他来平治!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证明孟子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平治天下。

或许孟子觉得自己有平治天下的能力吧,但这位孟夫子却没有能力让那些君主也同样认为他有平治天下的能力!

这种事情时至今日,也屡见不鲜。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可以获得更好的位置或是担当更重要的责任。但往往不会赢取实权者的好感和信任!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一事无成!孟子不是我辈凡夫可以比拟的!毕竟老夫子还给我们留下来那么多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使我们失意之时能够略略振作;在我们得意之时往往又能够懂得收敛!孟子在他的那个时代的确没有平治天下,但却在他身后的几千年留下了圣贤之美名。或许上天从来就没有安排孟子平治当时的天下,只是安排老夫子去影响后来无数的平治天下的奇才!若如此孟夫子绝对有担当!这一担当就影响了整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脊梁!所以孟子不狂妄!有哪个伟大的民族会被一个狂妄之徒影响呢?我为孟子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