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萌芽期前後需要做些管理工作?

1、防治潰瘍病

獼猴桃在春季根系開始活動(展葉前)會出現傷流,傷流冒出大部分是水分,同時含有一部分養分,如鈣、鉀、鎂、磷和礦質元素及氨態氮和硝態氮等。土壤溫度較高、樹體旺盛、根系發達傷流較多,較弱的植株傷流很少或不產生傷流。

傷流期果樹所處的環境氣溫較低果樹傷流產生的樹液會增加果樹的溼度,低溫高溼利於潰瘍病菌的生存,所以在這時候要注意預防潰瘍病。應隨時在果園勤檢查, 若果園有潰瘍病發生, 要做到早治療,全園噴噻黴銅600倍或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主幹上的病斑, 進行刮除或在病斑及其附近用刀縱劃樹皮後使用氫氧化銅、噻黴酮、石硫合劑等藥劑塗抹傷口;1~2年生枝條上出現病斑, 應將病枝剪除並帶出果園燒燬或深埋。防治用工具要及時消毒。

獼猴桃萌芽期前後需要做些管理工作?

清園疏排

及時疏通廂溝,保持圍溝與排水渠系暢通;清除園內雜草,保證果園整潔。

水份管理

正常年份,春季3月氣溫達到6℃以上時獼猴桃樹液流動逐漸活躍,根系在土壤溫度達到8℃以上時開始活動,溫度在10℃以上枝葉舒展,開始顯蕾。這期間以營養生長為主,根系和樹冠迅速擴大,莖、枝、梢和葉等營養器官迅速生長,構建良好的樹體結構,積累營養。當田間含水量達不到75%~80%時,必須及時澆水,以滿足萌芽、抽梢、展葉和開花坐果的需要。

獼猴桃萌芽期前後需要做些管理工作?

果園生草播種

地間種草可顯著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疏鬆果園土壤,提高土壤供肥能力保持果園土壤墒情,減少灌溉次數;夏季降低果園溫度,冬季提升土壤溫度,延長根系活動時間,促進果樹生長髮育;改善果園生態環境,增加果園天敵數量,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等。據實驗測定,在有機質含量為0.5%~0.7%的果園,連續5年種植毛苕子或白三葉草,土壤有機質含量可以提高到1.6%~2.0%。春季在3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 一般採用條播法。春播出苗好,雜草競爭少,光照充足。

選擇易於人工種植、適應性強、矮稈、淺根性、生長週期短,最好一年生,不利於害蟲天敵滋生繁殖的草種,草的品種如:毛苕子、白三葉草、油菜籽、豌豆、紫苜蓿、百草喜等,多品種草混種效果好。

春播3月下旬~5月都可以進行。直播前進行整地、灌水保墒適宜時播種。採用溝播或撒播, 溝播前先開溝,播種覆土;撒播先播種然後在種子上撒一層乾土。在獼猴桃果園播種草種, 一般行距30cm左右,主要根據樹齡而定,幼齡果園行距大生草帶可寬些,成齡果園行距小草帶可窄些。播種量每畝0.5kg左右,覆土厚度1cm, 春播適當覆草保溼,提高出苗率。

獼猴桃萌芽期前後需要做些管理工作?

幼樹修剪

獼猴桃幼苗一定要及時修剪,不能錯過最佳修剪期。修剪是對春季定植苗在嫁接口以上選留2~3個飽滿健壯芽進行剪截,修剪時會出現傷流,這時要使用愈傷防腐膜封閉傷口防止傷流,用殺菌劑消毒樹體,助傷口癒合。修剪時間在萌芽前結束。

掛果樹春季綁蔓

一般於萌芽前,對結果母蔓基部、靠近主蔓的旺盛營養枝和長結果枝固定綁紮維護,作次年結果母枝培育;將預留的結果母枝拉至水平狀,做到分佈均勻, 不重疊, 不交叉, 均勻固定在架面鐵絲上。當新枝生長到 40cm時也勻整地綁護在棚面上。

及時抹芽

抹芽要早,見芽長至3cm長時及時抹掉。抹掉主幹、主蔓上的抹除背下芽、細弱芽、畸形芽、並生芽、病蟲芽、無花苞或少花苞等無效芽;對無空間生長的多餘萌芽疏除,雙芽去一,弱芽抹除。

不同結果枝抹芽法有不同,健壯結果母枝抹除多餘密生細弱芽後,每枝留10~12芽,中庸結果母枝留8~10芽,細弱結果母枝留4~6芽,弱短枝留2~4芽,以枝當芽留1~2芽。

獼猴桃萌芽期前後需要做些管理工作?

獼猴桃萌芽期前後需要做些管理工作?

掛果樹追施萌芽肥

一般施肥的最佳時間在萌芽率在10%時,此時根系即將進入第一次生長高峰期,盛產掛果樹萌芽前可株施高氮低磷低鉀複合肥1kg,配合追施1kg生物有機肥,加硼肥8~10g/株,根據樹齡大小適當增減,結合追施萌芽肥,根據土壤墒情進行灌水。

施肥不能離根過近,施肥量不能過大,防止燒根。施肥的位置應與樹主幹距離保持120cm左右,施肥深度一般應嚴格控制15~20cm範圍之內。施肥溝的開挖,應採用手扶拖拉機或者進行人工開挖,施肥溝應為環狀或者放射狀,施肥時化肥和有機肥應同時進行施灑。

條件成熟可用含腐殖酸有機肥水溶肥和海藻肥等兌水,配入以高氮溶性衝施肥0.5kg~1kg,混合兌水後灌施。高產樹多施,低產樹少施;初栽樹不施只澆水,幼樹少量多次澆灌施入。

獼猴桃萌芽期前後需要做些管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