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作家魏巍

作家魏巍逝世將近12週年了,我非常懷念他。

魏巍同志是大家熟知和喜愛的作家。他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最初發表於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報》,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被公認為新中國優秀報告文學的典範之作。他創作的反映抗美援朝的長篇小說《東方》、書寫抗日戰爭的《火鳳凰》、描述紅軍長征的《地球的紅飄帶》等,以詩意的語言,充沛的感情,生動的形象,明澈的思想,征服了一批批讀者。

我1969年從部隊調到原北京軍區政治部,認識了敬慕已久的魏巍同志。我在上學時,就在課本上讀了他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等文章。能夠認識他,感到非常高興。此後,我經常向他請教,受益匪淺。他胸懷開闊,寬容曠達,即便後來經歷了不少磨難,仍然沒有怨恨,堅強樂觀。這深深影響著我。

我平時有寫日記的習慣。日記中常有因感而發、不計工拙寫的詩。經過篩選,摘抄了二百多首。我鼓足勇氣,拿著詩稿走向魏巍同志家。叩門之後,他熱情地接待了我。我說明來意,把詩稿拿出,他欣然接過,和藹可親地說:“好呀!沒想到你還喜歡寫詩。你把詩稿留下,我看過後,給你打電話。”我出了他家門,一路心想,沒想到魏巍同志是這麼平易近人。我感到,越是有學問的人,越是謙和。過了幾天,他打電話叫我到他家,把詩稿交給我看。沒想到他看得如此認真細緻。個別錯別字、標點符號用鉛筆糾正。還在他認為寫得好一點的詩上打了記號。他對我講:“你詩寫好後,是否朗誦過?詩寫好後,要多朗誦,感到拗口不順的字句,就要修改。寫詩要有詩眼,詩眼就是點明主題的句子,一定要深刻、形象,讓人看了不忘。我看了你寫的詩,像一個軍人寫的詩。”他鼓勵我堅持寫下去。後來我向他請教如何寫好文章,他說:“寫文章要以先進為主、進步為主、光明為主。一是要多看作品,二是要深入細緻觀察,三是要勤思考。”在他的關懷和幫助下,後來我才能有一些詩文在報刊上發表。

魏巍同志情繫最可愛的人。我老家有一位抗美援朝入伍的傷殘退伍軍人,知道我認識魏巍同志,希望給他求幅字。當我把此事向魏巍同志說了後,他欣然答應。果然在我再次要回老家探親時,他叫公務員把寫好的字送給我。當我把這幅墨寶給了求字的退伍軍人,他高興得不得了,拿給許多人看。有懂詩文的,當眾大聲念道:“中華好兒郎,何懼風雪狂。一戰驚天下,打敗獸中王。”我對大夥說,魏巍同志說過,“人民是母親”。大夥聽了,紛紛感嘆:難怪人家成了大作家。

魏巍同志資助過許多貧困生上學,但他從來沒有向人提起過。1998年10月23日,我陪《老同志之友》雜誌記者採訪魏巍同志。記者得知,有一位魏巍資助過的大學生,瞭解到魏巍年齡大了,需要有人照顧,就叫自己的女兒去照顧魏巍。記者把稿子寫好後寄給我,懇請魏巍同志指正。當我把稿子給魏巍同志念後,他說:這部分不要寫了,我只是做過這樣的事。我聽了,更感佩到他低調謙虛的品格。

魏巍同志平易近人,只要有人請他看手稿或寫字,他都盡力滿足。我有一次到他家,他手裡拿著厚厚一沓稿子,對我說:“這都是一些同志送來叫我看過後,提意見的。”我想這可能是許多著名作家都會遇到的事,要花費他們不少的精力。於是我對他說:您如今年齡大了,這樣的事最好能推就推,能拒就拒。魏巍同志說:這是我應該做的事,也是學習。

魏巍同志熱愛黨,熱愛人民,一直把人民當作母親。垂暮之年,他不忘初心,寫詩明志:“魯師遺訓銘心底,痴牛永俯孺子前。心中自有青松氣,盡瘁不唱夕陽殘。”

怀念作家魏巍

本文刊登於2020年3月18日河南日報中原風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