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和"誰是最可愛的人"

巍是上世紀作家,因“誰是最可愛的人”而出名,更因進入教科書影響幾代人。

方方是當代作家,因《方方日記》引起國人注意,更因準備出書而令人矚目。

兩位作家描寫的都是災難,美帝侵犯邊境是災難,冠狀肺炎肆虐國人身體也是災難。

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描繪的是抗美援朝戰爭,通過鬆骨峰戰鬥、馬玉祥火中救人、作者同一個志願軍戰士在防空洞裡的談話等描寫了志願軍戰士捨身殺敵、勇救朝鮮老百姓以及戰士的理想與追求,真實的再現並歌頌了志願軍可歌可泣的事蹟。

方方的《方方日記》描寫的是這次武漢人民在冠狀肺炎疫情中面臨的困境和災難,通過火葬場的無主手機、老百姓居家隔離生活之不易、病人醫療之艱難等,也給疫情期間沒有在武漢生活的國人描繪了一幅百姓居家之艱難。

面對同樣的舉國災難,二者都是記事加抒情,我們可以絲毫不懷疑兩位作家記錄事件的真實性,但兩位作家最終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魏巍得出的結論是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方方的結論是什麼?她沒有指明,但她的日記可以另外起個名字——誰是最可憐的人。

我忽然想到,假如魏巍和方方分別到對方到過的戰場會是什麼結果?

魏巍的文章仍然是“誰是最可愛的人”,這次歌頌的必然是廣大的醫護人員、志願者、捐款捐物者及其他所以為這次戰勝疫情做出貢獻的人,最後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終於打贏了這場疫情防控戰的勝利,想必仍然令人激動萬分。這個有錯嗎?不錯。

方方的日記仍然是所見所聞,大家發揮下想象,方方到了朝鮮抗美援朝戰場,她會看到什麼?她看到的是戰士寒冬季節穿著單衣、戰士忍飢挨餓、炮彈供應不上、指揮員指揮不力、戰士傷亡很大等等,最後中美簽訂停戰協議,她說這不是勝利而是結束了,想必仍然令人很鬱悶。這個有錯嗎?好像也不錯。

為什麼兩位作家面對同樣的問題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為二者站的角度不同。

魏巍是總體把握、抓住主流,到今天雖然時過境遷,但因為抓住了總體,“誰是最可愛的人”仍然成為激勵人們的佳作。

方方是小處觀察、注重細節,過分關注細枝末節,她看到的總是疫情期間具體工作的不足,沒有看到全國人民抗擊疫情做出的努力與犧牲,也因此方方日記成為人們爭論的話題。

我相信,魏巍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再過50年讀起來仍然令人心潮澎湃,而方方日記隨著全國冠狀肺炎疫情的全面勝利也就基本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