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懈放縱了,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了,則會越來越優秀。

導 讀


當漫長的假期結束後,鬆懈放縱了,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了,則會越來越優秀。


一個放縱的假期,就是一生的差距。


鬆懈放縱了,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了,則會越來越優秀。


庚子新春之際,“新型冠狀病毒”肆虐,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我們看到了84歲高齡出征的鐘南山院士;


看到了年過七旬,每天只睡3個小時的李蘭娟院士;


看到了身患絕症仍與時間賽跑的張定宇院長;


看到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張旃的《與夫書》;


看到了剪掉自己一頭長髮的河北護士肖思孟;


看到了除夕夜馳援武漢臉上被防護面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軍人劉麗;


更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逆向而行普通而又平凡的中國人。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我們時時為這大愛無疆的精神所鼓舞,為這拳拳的家國情懷所感染。


疫情當前,需要我們和時代同頻共振。面對災難,除了感動和思考,我們更要行動。


南陽淅川高三學生小通,成績優異,班級第一,全縣第15名。他沒有因為不能如期返校而絲毫鬆懈自己,堅持每天5點半起床開始早讀。


疫情陰霾之下,學校採用網上授課。


小通家中沒有WIFI,只好跟鄰居借網,每天早上8點爬上屋頂,堅持學習。


鬆懈放縱了,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了,則會越來越優秀。


有人說:“一切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經迭代升級。”


時間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


當漫長的假期結束後,鬆懈放縱了,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了,則會越來越優秀。


一個放縱的假期,就是一生的差距。


美國羅斯福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從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是優秀人生的標配。


養成自律的習慣,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個好成績,而是一個受用終身的強大動力。


鬆懈放縱了,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了,則會越來越優秀。


一個名叫高讚的讀者講述了自己畏難輟學後的打工經歷。


文憑低,在餐廳打雜,洗碗、拖地、剁菜、搬飲料、倒垃圾、通廁所,拿著最低的工資,住著最差的宿舍,在別人的呼嚕中徹夜難眠。


正如日本校園電視劇《龍櫻》中山本老師說的:“當天真的你們被無情地拋入社會之後,等待你們的,只有充斥著不滿和悔恨的現實。”


想起以前讀書的日子,他才明白:原來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他重新回到學校,刻苦學習,把落下的功課補上,順利考上大學。


讀書苦,自律苦。但是通過讀書獲得的知識,通過自律獲得的習慣,將使人的一生受益無窮。


在新西蘭堪培拉,曾經有個教育專家做過一個非常有趣卻耐人尋味的實驗:


專家給十幾個學前兒童每人發了一個甜餅。


然後告訴孩子們,他這會兒有事需要出去一下,希望孩子們在他離開這段時間當中,不要吃手中的甜餅,等他回來以後還將會再獎勵每人兩個甜餅。


交待完畢後他出去了,手裡拿著誘人甜餅的孩子們開始慢慢等待。


5分鐘過去了,有兩個小孩開始吃起來。在這兩個孩子的影響下,又有3個孩子開始吃自己手裡的甜餅。


半個小時後,專家回來查看發現,只有2個孩子手裡的甜餅完好無損,其他12個小孩都相繼吃完了自己手中的甜餅。


當然,實驗遠不止於此。


鬆懈放縱了,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了,則會越來越優秀。


在後來的幾年間,專家繼續跟蹤分析當初接受甜餅實驗的孩子們。


當初那兩個將自己甜餅保存完好的孩子,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道德水平都較其他孩子們優秀很多;


那些抵不住誘惑先後吃掉甜餅的孩子,在後來的人生中都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讓人驚訝的是,越早吃完甜餅的孩子,在社會中越是失敗者。


我們每天也都面臨著許多“甜餅”,無時無刻不在誘惑著我們。


如果我們能克服“甜餅”的誘惑,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成功和有作為的人。


那麼,怎麼增強孩子的自律性呢?


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


家長要知道身教重於言教,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有的家長回家後,打開電腦或拿著手機不是聊天就是玩遊戲,家庭內缺乏積極、向上、好學的家庭氛圍。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孩子自律上網、用手機,孩子怎能做得到呢?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應該力求自己首先做到,否則孩子怎會心悅誠服?


家長要幫助孩子制定人生規劃和人生目標


家長可以抓住一些有利時機,幫助孩子確立人生目標,制定人生規劃。


沒有人生目標和人生規劃,或者是人生方向不明確的孩子,往往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最容易迷失自己。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讀書,要多引導孩子多讀勵志、名人傳記等方面的書。


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孩子從書中獲得了大量的營養,那些健康向上的東西就會逐漸佔領孩子的思想陣地。


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比如音樂、美術、體育等。


當孩子有了這些高尚的情趣和愛好,心靈就會非常充實,自律性就會比較強。


家長要學會傾聽,瞭解孩子,做孩子的傾聽者、引導者。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主要是通過引導孩子勇於自我教育和善於自我管理來實現。


自我教育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己提醒自己,自己激勵自己、戰勝自己,犯了錯誤能譴責自己。


自我管理就是讓孩子習慣於自己約束自己、控制自己、善導自己。


願每一個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培養自律,努力學習,鍛造自己。


自律可以幫助我們理性思考,對自己的生活作出合理的安排。


自律可以幫助我們合理管控時間,提高做事效率。


自律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規則意識,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相信通過這次特殊的洗禮,我們都會超越自我,成為一個既有知識和本領,又有良知和人格的人。


待到山花爛漫時,都能抽絲拔穗。


鬆懈放縱了,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了,則會越來越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