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的TOP3位置會被融創取代嗎?

萬科的TOP3位置會被融創取代嗎?

根據克而瑞數據統計,萬科2019年權益銷售額4103億,同比(2018年4248億)增長-3.5%。

也就是說,萬科權益銷售,不升反降。

而同期,權益銷售口徑下,融創同比增長17.5%。

(2019年3834億,2018年3262億)。

只需一年,融創或許就能超過了萬科。

TOP3的壓力

未來三年,TOP10的最大看點,就是誰將佔據第3名的位置。

目前的萬科應該壓力越來越大,因為恆大和碧桂園越跑越遠,融創越追越近,後面的綠地還虎視眈眈。

萬科還能保住目前的位置嗎?

2019年房企銷售榜

万科的TOP3位置会被融创取代吗?

從2019年的權益銷售額來看,萬科是第二梯隊的領頭羊,而不是第一梯隊的鐵三角。

萬科4103億,多賣30%都追不上碧桂園的5478億。以萬科的城市佈局和穩健特點,三年內代替碧桂園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恆大碧桂園基於三四線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薄利多銷的商業模式,從土地儲備、銷售數據、運營效率和資產負債率來看,掉下去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2019年,

恆大同比增長10%(2019年5782億,2018年5241億);

碧桂園同比增長5%(2019年5478億, 2018年5203億);

也比萬科增長顯著。

以綠地下沉三四線的趨勢,三年內多賣20%再次超過萬科,也是有可的。

中海一年來較為勇猛,屢屢使出拿手的逆週期操作。如果一鼓作氣勢如虎,財大氣粗,3年追上萬科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以萬科的戰略敏捷和組織效能,它也不會束手就擒的。

危機感

萬科的優勢在於穩健經營。

2018年下半年,萬科開啟了“活下去”的防禦戰略。比很多房企早了半年以上,這半年給萬科更充分的時間去保衛現金流。

6300億回款,控制虧損的長租公寓項目,減少拿地,組織架構調整。應對2019年的艱難時間,萬科相對從容了很多。

2016-2019年房企拿地前五名

万科的TOP3位置会被融创取代吗?

2019年,萬科新增土地1610億,比2018年上升22%,比碧桂園保利的增幅都高很多。

手握大量現金,逆週期拿地的利潤空間相對更大。

萬科一直保持相對比較均衡的全週期拿地。近三年恆大、碧桂園、融創,都在減少拿地,降低負債率,但是萬科相對比較均衡。

同時,萬科採用低儲備策略,在土地儲備只夠22個月,較低的負債率,較高的利潤空間。

孫宏斌曾經測算過,如果每年土地增值不到20%,很可能就是虧損的。

所以,頭部房企的土儲策略,也都在降低倉位水平線,紛紛撤到36個月以內。

目前來看,萬科做的相對更好。

國企般的穩健

上一輪的週期下,萬科經歷了股權紛爭和管理層變動,披上了更強的國企背景。

2020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央企們都要做5年規劃了。

這個十四五規劃,不僅僅是一個面向未來的規劃,更是一個面向過去的總結。

萬科的淨負債率已經向中海看齊了。他們長的越來越像。這是多麼強大資金實力。

穩健經營,逆週期操作是萬科和中海的共同特點。

万科的TOP3位置会被融创取代吗?

低負債率是優勢,也是束縛。機會來臨時,他們的爆發力往往不是那麼強。

綠地、保利、中海,都有國企央企背景,上一輪週期中,都有從TOP3的輝煌下滑的經歷。

帶著鐐銬跳舞,往往更難。

權益佔比65%,已經不能再低了。除非代建,合作越多越容易出品質問題。

售樓均價1.5W,重點佈局一二三線核心城市。恆大碧桂園佈局4-6線城市,萬科往往下不去。

相比之下,在高槓杆的支撐下,融創的土地儲備和權益都比萬科高,下沉的城市級更深。機會來臨時,爆發力會更強。

對於民企來說,既然確定了規模導向,無非就是加大合作槓桿、加大財務槓桿、加大投資槓桿、加大運營槓桿。行業玩家基本都明白怎麼回做。

但是對於國企來說,更多的鏈條束縛和安全考慮。

市場熱了

2月底,在跟一位戰略總聊,估計拿地窗口期也就1個月,然後就開始肉搏了。

3月,二手房迎來成交高峰。

4月,新房量價齊漲。

5月,土拍形式開始火熱

6月,追漲者高位站崗。

這不,疫情還沒過,土地市場眨眼就熱起來了。

全面復工剛剛2周,北京、上海、深圳、溫州、福州等地樓市已經火熱起來。局部地區的土拍市場,動輒競拍幾十輪上百輪。

1-2月份,綠城、華潤、綠地等房企已經率先起步搶地。他們要麼國央企背景,財大氣粗,要麼具有很強的規模訴求。

万科的TOP3位置会被融创取代吗?

管理層穩定之後,萬科、中海、華潤、綠城,都有很強發力經營的衝動,追趕勢頭很猛。

行業普遍預期,疫情之後收併購的機會普遍存在。或許,萬科、中海們已經開始全面收割中小房企。

只是這些還沒有比較宏觀的數據統計而已。

地產新週期

種種跡象表明,地產行業新的一輪上行週期開始了。

三股強勁的氣流在推動。

第一,連續降準,M2上行,帶動房價預期上行。

第二,疫情之後,各地樓市政策忽然轉向。50餘城出臺了各類鬆綁政策。可以想見,市場交易、開發節奏、投融資都得到了鬆綁和刺激。

第三,建設用地審批權限下放,新一輪的城鎮化高潮正在路上。

新的行業週期,新的競爭起跑線。

中國M1增速與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增速週期

万科的TOP3位置会被融创取代吗?

萬科現在管理層穩定,經營穩健,手握巨量現金。

準備了這麼久,只等這一天。

萬科還能保住TOP3的位置嗎?還能重回TOP1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