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前段时间,某条例的公布,引发了群众的广泛讨论。


但真正冲上热搜的,不是条例,却是两个标签:#中国男孩#、#中国女孩#


不知从何时开始,本是为了规范管理国外留居人士的《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曲解成为了“大力引进外来移民”。


更有人以“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国”为前提,联想到:外国男性与中国女性的广泛“结合”。


再加上一张未经证实的“联姻”建议图片,“中国女孩与外国人联姻”这个谣言产生了。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一说不要紧,国内的一些男性朋友瞬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场声势浩大的“守护中国女孩”运动(闹剧),在各大网络社交媒体上拉开了序幕。

1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


“这是一场全国年轻男性的战争!”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一众热血男儿群情激昂,大有“舍身忘死”的悲壮色彩。


看到自己的骑士们“冲锋陷阵”,那些被保护的“公主”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自是龙男配凤女,岂能凤女嫁狄戎?”


“妹妹们要躲好哦!实在不行,姐姐会替你们去的。”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到了15年前QQ空间里流行的各种非主流式情话。


现在都2020年了,没有“昭君出塞”,更没有“金陵十三钗”,怎么还有人的思想觉悟这么低呢?


在这群人的自我感动之中,本就非同寻常的2020年似乎又增添了一丝魔幻主义的气息。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真的是今年听到的最硬核的笑话了。


但我却笑不起来。


2


不难看出,一些“保护中国女孩”的言论,充斥着偶像剧男主角式的“霸气”与“温柔”。


但是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偏差。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在这个早已实现婚恋自由的社会中,这样的言论等于将中国女孩的婚姻绑上“爱国”与“民族”的枷锁。


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女性同样拥有凭个人意志做出选择的权利。


为什么一些人在听到“鼓励中国女大学生与留学生联姻”的虚假信息后,会愤怒呢?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那些“本属于自己”的女孩,被外国人夺走了。


谁说中国女孩就一定要被你们“保护”起来?


一场更为激烈的,对于这场闹剧的声讨开始了。


翻看评论区,充斥着浓郁的火药味,女孩们开始倾泻自己的怒火。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从客观层面上来说,对这种荒诞思想的打击是意料之中的,可以理解。


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广大男性与女性之间复杂的社会矛盾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3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的观点确实是对女性的不公平。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思想在社会中广泛存在。


那些自我感动的男孩,代表不了中国男性;


那些为之附和的女孩,也同样代表不了中国女性。


就像很多人在嘶吼着要保护中国女孩时,还有一部分男性跑去那些和外国人谈恋爱的女生的微博下,去辱骂她们是“贱人”。


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关国籍,在社会的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物化女性”的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广告与海报中,女性被包装成为了商品,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当一个女性的肉体,成为了这个人身份或价值的一部分时,那这个社会必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我们才会看到社会对女性施加了过多的枷锁:


女孩子穿的少,就是“不检点”,穿得多,就是“假正经”;


女孩子追求自己的事业,就是“不务正业”,在家做家事,就是“没人要的黄脸婆”;


女孩子为自己争取正当权益,便被诬陷为“女权主义”。


为什么女性一定就处于弱势,为什么女性一定是“被保护的”那一群人,为什么还会有“联姻”这样落后的思想?


明明现实中,女性在各行各业中的亮眼表现都足以证明,女性与男性并没有什么区别。


问题之一或许就在社会文化、教育的大环境里。


4


为什么在童话故事里总会出现“王子拯救公主”的场景?


为什么王子一定英俊勇敢,为什么公主就一定柔弱?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们的家长又为什么经常会把“女孩子就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子”挂在嘴边呢?


从我们的启蒙教育开始,对性别的拘束与“物化”就已经开始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开始适应这样的“角色设定”。


那些被“中国女孩只属于中国男孩”这样的言语感动到的女孩,已经将自己放在了“弱者”的立场上。


比起一味地攻击与指责,我们更需要反思。

客观上讲,性别歧视对男女都是压迫,而不是单纯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


在这个社会上男女各有各的惨法,我们很难说谁更惨,只能说惨的方面不同。


希望以后我们的童话故事能弱化“公主”类角色在“美丽外表、温柔性格”方面的特征,突出更多女性应有的独立、坚强。


我也希望,我们的媒体和部分网友能将看待某个问题的重心从性别上转移。


最后,请那些激动的“中国男孩”在发表自己的言论之前,能够从现实与理性出发,抛弃对女性的固有成见。


也请中国的女孩们在面对这种言论时保持冷静与克制。


最好的回应就是:


“谢谢你们的好意。”


“但是,我们中国女孩只属于自己,也能够保护自己!”


“只有中国男孩才能守护中国女孩”: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云音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