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否已经到了让人感到恐惧的地步呢?

幸福地带2


人的团结爱心最重要,团结力量大要每个人都做到。不一条心才可怕。


董芳142365933


愿天堂没有病痛

意大利的疫情严重程度远超一开始外界的猜测,死亡率比中国还要高,达到了7,17%。

和中国前期的情况非常的相像,由于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防护设备,造成了一批医护人员的感染

医护人员就是对抗病毒的战士,没有战士,谁来打这场保卫战?

意大利12日当天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增加了23%,189名患者死亡,死亡总数达1016人。确诊感染人数已达15113人,24小时内增加了21.7%。

意大利民事保障局当天通报,1258名患者已经痊愈,1153名患者正在重症病房接受治疗。

根据当地时间3月13日18时意大利卫生部公布的最近数据,意大利现有新冠病毒患者14955例,死亡1266例,治愈1439例,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总人数为17660例,较3月12日18时新增2547例,新增250例死亡病例。

意大利的人口才几千万,感染人数也破万了,而且还在继续的上升中

再来看意大利与外界的联系

德国扣押了意大利的83万个口罩,经过外交手段的斡旋之后,德国答应归还。但是却找不到口罩了

本来就采购不到足够的医疗物资,现在又人祸连连,日子非常难熬

好在中国派过去三批专家组,还附带了31吨的医疗物资,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吧

意大利加油!




平安同学会


关于意大利疫情,肯定会带来很多人害怕,毕竟死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存在恐惧。

我国的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是世界各国疫情却形势严峻,其中意大利情况严重,现在意大利也出台了违反隔离规定或判21年。

今日数据:意大利新增3526 确诊31506 治愈2941 死亡2503

目前来看意大利还需要加倍努力,尽早控制疫情。

疫情的加剧,考验着每一个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相关问题,对我们都是有威胁的,只有我们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战役的成功。

加油!!!


晨晨love美食


人性都是一样的,欧洲人也不例外。。

刚开始离自己很远的时候,总以为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只是看新闻的。多少还会嘲笑那些过度紧张的是小题大做是怕死鬼。。等突然有一天自己的亲戚朋友、朋友的朋友有“中招”甚至真的”走掉了”,立刻就觉得不好玩了,这事儿不是跟自己没关系了,感觉疫情像一种无形的大网在往自己慢慢缩小包围圈,于是恐惧真的来了。。所以也就有“觉悟”了,也听话听劝听指挥了!

这就是一个普通武汉的真实感受。我想欧洲人也会是这样吧!

另外想说的是,当不听话不听劝不听指挥真正会对自己的生命构成威胁的时候,什么自由,人权,都是扯蛋![捂脸][捂脸][捂脸]我想欧洲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屮系艸系


如今意大利的疫情严重程度已远超外界一开始的想象,死亡率7.17%远高于中国,期间,医护人员感染病例也很高,究其因,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防护装备。但好在,中国已派多批专家组前往,并携带大量医疗物资,所以我们在恐惧的时候也希望能献出我们的一点爱心,去支持去鼓励。意大利,加油!


小橘子谈影视


虽然从目前来看,意大利新冠状病毒的日增长依然没有下降趋势,但是该国已经采取了全国封锁,相信只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不要再无视散漫,再加上我们国家医疗队带去丰富的抗疫经验,意大利还是有希望的,虽然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但还为时不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按摩你的心灵


首先这让人恐惧的状态是什么也是各自都有各自的衡量和看法。我个人是倾向着眼于死亡人数来衡量的。我们来看最坏状况下的死亡人数吧。

据说轻症病人的85%都可以自愈。那么假设整个国家放弃治疗,连医院都没有。那么估计就是确诊人数中轻症的25%死亡,重症的全部死亡的人数就是最坏了。那么来看看意大利现在的数字。你会发现,其实也不怎么样,也没死几个。完全谈不上恐惧。

其次看传播吧。如果看意大利政府现在采取的管控力度和意大利人的个人素质和觉悟的话,真是相当糟糕了。如果是一个正常人,是绝对不会愿意去现状的意大利的。从这个角度上看的话,意大利现在确实恐怖。


perfectgai


如果残酷的按照优胜劣汰,25%的人面对死亡,意大利放弃治疗的话几千万人中有百万人死亡,其它人靠自身免疫力自愈,挺可怕的……

主要是这个病毒传染性很强,目前感染人数快3万了,死亡人数直逼400,如果不有效控制,全面感染,真的太恐怖😱了好不好……


炒期货的


目前我国已派9人专家组及31吨抗疫物资远赴澳洲支援意大利进行抗疫技援,如果不出意外,意大利的新冠状感染病毒就会得到有效地控制。因为当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意大利也派出14人的专家组来到我们中国进行救灾,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中国大国风范进行指导抗击病毒,相信意大利很快会有成效的。



这个问题,你可以去看一下国际新闻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