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小芳是公司短视频运营的负责人,与我谈天的时候,说起自己的委屈。原来,公司接到一个短视频的项目,需要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和脚本,小芳带领团队,加班加点了做了非常细致的方案给领导过目,不但没有得到赞扬,还被领导批评了一顿。理由是,小芳团队所做的方案,不但没有深入了解视频拍摄对象,而且连最基本的明线和暗线都理不清楚。小芳不服,与领导争论了几句,于是领导问了小芳几个问题:

  • 拍摄对象的起源、文化、现状,查证走访了吗?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类视频的拍摄角度和创意参考了吗?
  • 至今为止,看过多少类似的片子了?

领导告诉小芳,不要闭门造车,一味追求快,看着好像很积极,一点工作效果都没有,欲速则不达!小芳有些委屈,但她不得不承认,领导说的也有道理,她的确在短时间内拿出了方案,但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领导这关都过不去,更别说客户了!

其实,我们总是和小芳犯一样的错误,快节奏快方案快决策,总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时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才能带来更好的决策。

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一、工作中的“快”会有哪些弊端?

慢决策的诞生,势必是因为“快”有了不可消除的弊端,在极速时代,我们习惯了基于直觉、潜意识的快速反应,往往缺乏理性、偏离事实。由此,快速反应容易犯错。

1.快速反应带来焦虑

有一项研究是这样的,让一组学生看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等快餐商标,然后再看一些精美图片;而另一组学生只看精美图片。结果显示:没有看快餐商标的学生看完精美图片后的愉悦度,要高过看了快餐商标的学生。

这项研究意在告诉我们:大家“快”而不“乐”的原因,在于快餐信息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我们的焦虑感。我们一定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上班路上,不能接受堵车,连一秒钟都不想等;总觉得自己赚钱速度太慢,想要一夜暴富;工作想着尽快完成,忍受不了任何修修改改……当结果跟不上快决策,就会导致焦虑。一旦焦虑,就会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 对工作没有热情,容易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抵触心理;
  • 思想受限,无法对工作产生更客观有用的意见;
  • 信息判断失误,缺乏成就感。

快——焦虑——快,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2.快速反应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便将自己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结果乐极生悲,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因为想要快,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最后却颗粒无收。这是因为,快餐信息会瞬间刺激我们的神经,立即调动我们的决策机制,从而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我们来看看,工作中的错误决定:

  • 面对领导的指责,大脑迅速反应,冲动辞职;
  • 面对工作,如小芳一般,快速做方案,结果方向完全不对;
  • 面对同事说的是非,不加求证,就到处传播。

当我们追求快,就不会追求正确,从而,有了更多错误的可能。

3.快速反应容易急功近利

三国时期,“五虎将”相继死去,魏延由此出头,此间他不但被封侯,还被封征西大将军。魏延并此时的野心已膨胀得不能自控,仿佛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高人,无人能与其匹敌了,便得意忘形起来,最后被马岱所杀。

“快”容易让我们迷失自我,享受一时的得意,而忘记了居安思危,忘记了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快速反应,往往看不到全局,而以偏概全,自认为抢得先机,其实不过是一场空。

  • 工作中,自以为是能力最强的,别人都比不上,所以开始不听指挥;
  • 因为一个偶然,获得了成功,就以为是对的方向,不假思索的继续下去;
  • 想要付出马上就得到回报,一旦不能实现,就无法延续对工作的热情。

急功近利,是职场大忌,而快速反应,就是造成急功近利的根源。

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二、什么是慢决策,如何进行慢决策?

1.什么是慢决策?

慢决策,不等于慢慢做,拖延做,超过规定时间做,而是说,我们要把“反应”放在最后一秒。如果有1分钟,请等待59秒,在最后1秒做决策。在这59秒间,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为决策提供最全面的信息来源,以及对策思考。

2.观察、决断、决策、行动,掌握慢思考的力量,进行慢决策

OODA 循环又称博依德循环,是由美国空军上校约翰·博依德(John Boyd)提出的。OODA是观察(Oservation)、判断(Orientation)、决策(Decision)以及行动(Action)的英文缩写。博伊德指出,在战斗中,速度并不是唯一的关键。博伊德依据《孙子兵法》,开发出一套针对时间的战斗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是战斗者应遵循的四个步骤:

①Oservation观察

观察决策环境,这一个过程,是对信息资料的收集过程,只有资料越齐全、准确,决策才越有效。如同现在的各种大数据,就是记录用户的习惯、动作等,便于下一步的行动。

决策环境是各种因素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结果。评估决策环境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了解:

  • 内部环境的分析。内部,主要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内部各因素,以小芳的案例来说,接手短视频的项目,首先要分析公司内部的资源,有哪些可以支持创意性及压低成本;以及公司之前是否有类似的项目可供参考,还有就是人员上各自的专长;
  • 对象环境的分析。也就是决策所这对的对象,所处的环境和关联。比如小芳要拍的短视频,针对的受众是谁,要突显的目标是谁,以及客户有什么要求等,这些都要有深入的挖掘;
  • 对手环境的分析。对手,一是竞争对手,二是可借鉴对手。观察竞争对手,是为了防止同质化,以及增加迭代的可能;观察可借鉴对手,是为了取其精华,增加头脑风暴的成功率。


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我们新到一个公司,也需要观察环境,以便更好的适应,哪怕我们要辞职,也要观察行业的整体环境,得出客观的决策。没有观察,就没有发言权。

②Orientation判断

根据观察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清除障碍,了解迷惑对手的时机和方法。这一步,是对信息的处理步骤,简单的观察和收集,没有意义,经过整理、归纳、分析、总结,进而推算出各种可能,这才是意义,才叫判断。

数学中,有排列组合法,就是对信息最好的处理方式,将各种数据,从不同维度、角度,部分或全部组合在一起,列出所有的可能性,然后排除哪些明显无用或不合理的选项。比如,针对小芳的短视频项目,她可以有多个组合:

  • 创意足、成本高;
  • 相似性高、成本低;
  • 线索混乱、周期短;
  • 创意足、线索混乱。

……

根据信息,小芳列出所有可能的方案,从中去掉明显不合适的,判断是粗略的决策,通过信息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保留尽可能正确答案的过程。

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③Decision决策

从上一步中,我们剔除了明显不利于自身的选项,那么从剩下的选项中,如何选出最合适的,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也可以说,在这一步,你解决如何做选择的问题。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有一个选择的技巧:

贝索斯在一次私下分享中提到为什么他们当年最终选择书作为主营产品。当时的选择条件是这样的,市场一定要足够大,品类必须有长期成长性,消费者复购率要足够高,关键在于,要选择一个售后成本很低,甚至干脆不需要售后服务的商品。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如果在每个条件中都严格的去掉90%的选项,那结果就是在10000个商品里只有一个能满足条件。

做出选择决策,我们要遵循四个步骤:

  • 界定问题,简化问题,只做核心问题的选择。亚马逊的关键是选择售后成本低的,小芳的短视频项目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有创意的形式,这就是核心问题的选择;
  • 保证每个选择项都是可以实现的。这也是很多时候,公司领导会说的,在创意的基础上,要首先保证能够实现,否则的话,一旦客户选中,你却做不了,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 忠于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用可能、还行等模棱两可的词语去形容你的选择,像可能实现、可能有创意,都是不允许的;
  • 给选择一个deadline。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间徘徊,就错过了发力期,选择要迅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④Action执行

选出了最优的方案决策,下一步就是执行,把握时机,迅速采取行动。在这一步,我们可以用万能模型GROW来进行:

  • Goal目标:以小芳的短视频项目为例,以创意为主打的视频,压缩在多大的成本里,预计有多少的曝光量和传播量;
  • Reality现状: 目前有的资源可以做到哪一步,剩下的需要借助什么手段和资源;
  • Option方案: 如何做?围绕目标,梳理出各个步骤,以及各个成员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
  • Will行动: 做什么?明确了每个人做什么之后,马上、立即去执行。

在执行时,要避免两个误区:

  • 不能坚定、坚持的按照既定目标前进。明明要走直线,结果走成了曲线,一定要盯着目标不动摇;
  • 执行时忘记了进入循环,时刻调整自己的执行路线。OODA可以重复循环,执行过程中,不要犯“快速反应”的错误。

看上去两条相互矛盾的误区,实则统一。不能贯彻执行,以前的分析判断就成了空谈,不在循环中改进,则可能对环境的变化一无所知,贻误战机。


欲速则不达,用OODA原则,掌握慢思考的能力,赢在结局

因此,OODA准则,又被称为“OODA环”,OODA的最终目标是迅速行动,但并不要求率先行动

三、总结

沃伦·巴菲特表示,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家,他的秘诀之一就是延迟决策。巴菲特认为,行动并不会换来回报,只有正确的决策才能。他整天没日没夜地工作,阅读大量的财务报表和报告,为自己的下一笔交易做好准备。巴菲特总是马不停蹄,但他并不会对眼前的所有信息都做出反应,相反,他尽可能地推迟自己的反应时间。尽量减少投资交易的次数,并保持足够的耐心;尽可能多地占有信息,在做决定的时间段内,能等多久就等多久。

避免“快速反应”的弊端,让决策慢下来,用OODA准则来掌控慢思考的力量,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