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購物難、滯留人員安置,老社區“打包”解決居民這些問題

武漢市江岸區一元街天津社區地處老城區商業中心,六條主次幹道把社區分為五大塊,26棟樓,16個小區,129個門棟。除2個小區有物業,其他都是敞開式小街小巷;常住居民1980戶,60歲以上老人900多戶,70多個殘疾人,外來人口數量多。

疫情防控難度大,居民們的切身困難也不少——居民們買菜不方便,社區內的菜場能不能保留?老人家中的電飯煲壞了,不能出門,又不會網購?滯留外來務工為吃住發愁,如何妥善對接並安置?

“上門解決居民的麻煩,居民自然就留在家中了。”天津社區黨委書記肖桂敏說,社區工作人員與下沉幹部聯防聯控聯助,問題一個個得到了解決。

買菜購物難、滯留人員安置,老社區“打包”解決居民這些問題

(圖為社區工作人員和下沉幹部在運送物資 記者汪文漢 攝)

居民買菜不便,保留社區菜場實行封閉管理

2月9日,武港集團機關第二小組10名組員在副總經理魏愛輝帶領下,下沉到天津社區。19日起,社區工作人員和下沉幹部合力在社區6個出口實行24小時值守。

除了幫不會網購的居民購買物資、幫重症慢性病患者購藥外,吃菜問題一直是居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

天津社區有個蘭陵菜場,是個室內菜場,門前就是蘭陵路。去年,蘭陵菜場經過全面改造、提檔升級,達到商超水平,成為全市首批20家規範農貿市場。

“附近超市無法滿足附近兩個社區居民需求,老人不會團購,菜場能夠保留,讓菜販送菜上門?”江岸區防疫指揮部、一元街道辦事處先後徵求社區、下沉工作隊意見。

“居民的事都是大事,以方便居民為前提”,社區、下沉小組達成共識。居民一個電話,菜販送菜上門,嚴禁居民進入菜場購買。

在武港集團下沉小組積極配合下,菜場實行封閉管理,設置一個出入口,執行24小時值班。這樣就辛苦了下沉隊員,實行通宵值班。

“半夜送魚送菜,我們也得做好核實記錄工作、跟蹤管理。”3月9日凌晨1點多鐘,包保幹部肖林就對接了一位送魚的菜場商戶,“運來兩大筐鮮魚,白天就送魚上門,居民們能吃上鮮魚,既方便又安全。”

電飯煲壞了無處買?下沉幹部自掏腰包購買、送上門

包保幹部肖林到下沉社區後,每天都會到各個網格點轉幾圈,一個月下來,皮鞋都走裂開了口。

一天上午9點,潘陽街值守人員反映:小區內有一個86歲的婆婆,帶著一個10來歲小女孩,非要出門。

原來,老人家裡電飯煲壞了,沒辦法做飯,老人一天沒有吃飯,要出去修電飯煲。

走到這裡的肖林聽到後心裡酸楚,趕緊跟婆婆說:“婆婆別急,現在維修的沒有上班,我幫你去想辦法,保證您中午用上新電飯煲。”聽到這溫暖的話語,婆婆就主動回家了。

“群眾的小事是我們的大事,絕不能讓老人孩子吃不成飯。”肖林趕緊跑到附近的中百超市,自掏腰包購買了新的電飯煲,同時買了一箱面,同值守人員石路一起送到婆婆家裡。

社區在工作中發現,只要解決了居民的麻煩事,服務到位,居民就會主動配合社區的工作。

鄱陽村有三位聾啞人,常通過美團訂購物品,打電話說不清楚,就直接下樓來等,但快遞員一直沒有來。下沉人員讓聾啞人寫個條子,自己幫忙收貨,然後送上樓。

漸漸地,居民只要有什麼麻煩事,就主動找到值守的下沉人員,問題得到解決,居民也就不想著出去了。

“能讓社區人員上樓,就不讓居民下樓”,肖桂敏說。

外來務工人員滯留?聯繫送至安置點

3月4日,社區接到電話,說轄區租戶黃芳走到古田二路被攔住。

原來,今年40歲的黃芳,老家是孝感市孝南區消港鎮人,租住在菜場附近,年前在天津社區一家牛肉麵館打工。疫情發生後,滯留在了武漢。

黃芳兩個孩子在老家,在這裡也沒有事,長期下去也沒有收入,她借幫助菜販給居民送菜的機會跑出社區,打算走回孝感。

社區和下沉人員把她接回來。包保幹部肖林趕緊聯繫江岸區民政局和人社局,並幫她找到了志願者的工作。黃芳從此安心待了下來。

對滯留在社區的外來人員,社區把他們當成自己社區居民對待。

2月26日下午4點,一名外地男子拖著行李找到社區要水喝。

肖桂敏瞭解到,該男子任某系江西豐都人,年前來漢打工,滯留武漢多日,沒有地方住,經常就睡在銀行自動取款室。肖桂敏連忙把社區盒飯加熱,送到任某手上。又在派出所的配合下,與市公安局下沉人員雷莉一起將任某送到了江岸區民政局確定的外地滯漢人員安置點進行妥善安頓。(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汪文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