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关停过万,新冠肺炎更是雪上加霜。教培机构路在何方?

家有上学读书娃


作为一个线下教培机构的工作者,我愿意现身说法,谈谈公司目前的现状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1.先来介绍一下我所在的是一个全国连锁的少儿英语教培机构,主要针对于2~12岁的孩子。我们这个学校主要是做线下教育,因为考虑到线上教学的效果肯定没有线下好,所以一直没有想过像别的机构一样转型。再来说说我们的收费吧!我们大概是14000左右/年,一个班是10个左右小朋友,对于师资方面,我们大多都是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都很年轻,不过也都充满了激情,所以整体氛围是非常不错的。

2.我们去年是腊月27放的年假,本来规定2月1号去上班,后来就发生了全国性的心冠肺炎,导致我们之后的两个月都没有能正常上班,我们在2月13收到了总部通知,开始给我们的会员线上授课,但通过第一次授课之后发现,许多家长都反馈说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们就暂停下来了。之后总部为了生存不得不开始考虑转型,开始全国售卖线上小课包来进行线上授课,由于我们转型的时机比较特殊,所以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不过也正在坚持✊。

3.相信通过这次疫情,许多线下教培机构都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迅速的查漏补缺,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娱少年


疫情期间教培机构是全部关停,这是针对疫情防控的需要作出的决策。对所有的教培机构都是一样的,无法招生、教学,让教培机构承受了非常大的损失。

目前,疫情状况在不断得到改善,大家从焦虑中逐渐适应了这种状态。当下教培机构大多数都在通过线上教学来服务用户,为即将复学做准备。

教培机构的损失是在所难免的了,这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现在就看心态和反应速度。以“二次创业”的心态来面对目前的局势这是教培机构负责人不可回避的现实。

  • 有一些机构可能会以疫情为借口关店、跑路。

  • 还有一些机构可能会借机吞并那些经营不好的机构的生源来扩大自己。

教培机构的发展方向:掌握在教培机构自己的手中

1、教学教研还是发展的重要环节,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都要积极应对。

2、招生在无法开展地推获客的时候,要积极与异业合作。

3、拥抱新的教学模式,这既用来服务现有的生源,又能为有新的招生渠道。


教育现在时


作为机构来说,这两年确实是举步维艰,首先是全国机构整改,从学校转公司形式,因为消防等问题让一些机构没法正常运营而退出市场,再加上本次的停学,大多数机构因为资金压力也都选择退出市场,从目前的来看,机构形式不容乐观,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建议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目前机构主要以文化为主并且人数较少,建议选择长痛不如短痛,直接选择关闭校区做退费处理(这一步对从业者来说很难,但没有办法,因为停学可能持续的时间有点长,就算复课后,可能学生公立学校的假期也会压缩。)

第二、如果您的学校规模还可以,第一条路没法走,那您可以选择继续投入资金坚持,然后把托管业务增加,因为疫情过后托管这个市场不会受太大影响,相反,如果环境,伙食各方面好一些,加上好的运营思路,其实也是可以的。

第三、如果房租成本比较少,并且自己也有能力坚持那就继续坚持,但是这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第四、如果选择坚持的话,老生的维护和老师的维护相当重要(线上课程也要开始,老师也要给一定的补助,没办法,要想复课后迅速复工,这些都是必要的)

第五、如果感觉实在没法坚持了,可以找找当地一些大的机构,谈谈被收购或者是以学校作为股份合伙经验,抱团取暖。

培训机构目前的形式真的很严峻,不光是中小机构,大机构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认真思考,快刀斩乱麻!


军迷老四


这个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我说说我的看法。

2019年对于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来讲,真的是可以说是最严格的一年。根据新闻报道,有关教育部领导说,去年我们调研了全国40.1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其中有27.3万所机构存在违规,目前已经整顿了约20万,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可以说,战况喜人、战势劳人、战事催人。可见,校外培训机构违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无论如何关停,始终是关停违规的培训机构。如果你证件照齐全,那你怕什么呢?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这么多培训机构不办理证件照呢?合法经营不好吗?我认为,可能还是要求的有些高,比如有些地区要求注册资金,那么个人刚刚成立的肯定没有那么多资金,没办法只能铤而走险。另一个几乎所有地方都要求200平米的网点才可以注册。做生意的都知道,那一年房租费、水电费等下来就得30万,一般人不敢走这一步,因为刚起步头几年你一年才能挣多少钱呢?你看小诊所就可以在小区住宅里注册,那费用就低多了。最后也可能是一些地方办理过程过于反锁,不过这种情况,从机构改革似乎已经得到很好的改善了。

那么,现在的疫情无疑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来讲是雪上加霜。广大的教师朋友,该如何是好呢?我觉得,首先肯定是合法化才是硬道理,既然你无法改变政策要求,那只能去适合政策。首先合法的机构可以跟房东研究研究,是不是能给减免房租呢?开学后加大招生力度,增加收入。对于没能力办理合法化的小机构,我觉得可以研究研究是不是降低点课时费,继续在线上课呢?或者几个小培训机构合伙办理手续,比如你是英语培训班,他是数学培训班,那个是语文培训班,你三可以一起合伙租个大网点,签个协议,一起注册个合法的学校。协议定好如何收费,如何花销,如何关键。我觉得是可行的。当然了,朋友之间一起创业更好不过了。

疫情过后一段时间,社区肯定会严查的,毕竟疫情过后也比较担心疫情复发。我估计现在各个小区都是封闭的,疫情过后,小区居民也不喜欢天天外来学生来小区聚集上课。所以,各位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张老师的分享


其实教育培训如果只是为了给孩子们补课,再重复一遍学校的内容,或者是利用假期提前把下学期的课讲完,更有甚者小学生提前把初中课补了…等等,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也浪费的家长的钱财,这些都是不懂教育,随便租个房子,雇些老师就能办培训的机构,目的只有一个,挣不懂教育的家长的钱,也可以理解,愿者上钩,这样就把中国的教育搞的一塌糊涂,不管孩子是什么状态,是否是情愿学习,我觉得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家长和老师牵着鼻子上课,这样的效果会不但会害了孩子,也会一无所获。我建议,教育更要以人为本,以孩子的特点为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挖掘孩子的潜力,以学校课为主,间接的通过懂教育的人帮助孩子和家长走出误区,教育需要第三者插足。尤其是家庭教育。



携手一遇


到了2020年,学生们都不用上学,在家里就能上课。

——2003年想象作文节选


这句出现在17年前一位小学生作文中的话,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这个2020年的开端变成了现实。 我们遭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失学”,全球3亿学生停课。 所有校区关停线下授课,全国各地中小学延迟开学,陆续开始在家上网课。老师与学生通过一根网线和一块屏幕的连接,在互联网上开始了线上的教与学。


由此,一场规模宏大的“全民网课”正式拉开了帷幕。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认为:这一次停课不停学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大规模、最大范围地一次互联网教学实验

。从学生、家长、学校、商业机构到整个教育产业,无一不卷入这场突至的“线上浪潮”,并作出改变。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但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险,我们也要鼓足勇气翻过去!


我们需要对前景充满乐观,但是又直面现实的残酷。我们渺小的力量不能改变残酷的现实环境,但我们可以不断增强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真正决定我们命运的并不是目前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选择如何应对目前的发生。真正理解变化之后,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2019,可能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也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我依然相信这只是一个段子。


教育的本质依然是教学和服务,不是某个企业有先发优势,触达了更多的用户,就能获得有效的转化。所以无论怎么看,我们都有理由保持长期的乐观。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学生终会回学校的课堂,街上也会再次出现热闹的景象,希望就在前方。

更多详情,请参阅下文。


报告全文下载:在多学多问双师课堂公众号回复“报告”,可获下载地址。

电影《风声》里有句台词:“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我辈这两个字里写着对世界的主场感和建设性,无论哪个时代都是最令人神往的那群人。


2020年一开年,我们开始迎战疫情,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我辈中人”,她们奋不顾身、逆行而上、躬身入局。 同样,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面对停课不停学,老师们通过线上“隔空对话”的方式打造不一样的课堂,她们是别样的“逆行者”,也向他们致敬!


疫情终将过去,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继续做追梦人! 这个冬天有点长,但终究会过去,这个春天来的有点晚,但绝不会缺席。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青果教育


你好,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出现不规范办学、超前培训等乱像,进一步加重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无数家长花了大量财力于培训机构中。最近大量校外培训机构关停,校外培训机构该如何走,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要按照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合法办学,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更加科学、优质高效的课程。只要依规合法办学,不仅不需要担心,而且是一次转型升级的机遇。不合规、不合法的教学只会搞垮整个行业,而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则给这个行业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只有合规合法规范办学,才能走得更远。

其次,要大力培养自己的师资力量。我们知道师资是核心竞争力,拥有了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有稳定的生源。拥有一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训机构走的更远、发展更稳的根本。

最后,培训机构需要转型思路,转变过去以应试为重点的培训方向,应该转变为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提高学生视野格局。例如在数学科目上,首先改进课程设置,变奥数为“思维训练”,通过系统培训,提高孩子的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罗辑思维,让孩子掌握独立分析问题的方法,摒弃填鸭式教学。相信通过科学设置科目,可以让孩子走得更远,也能让培训机构走的更远。

校外培训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是服务于国家教育事业的,是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校外培训机构自我约束,合规经营,承担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校外教育培训的前途是十分光明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数理化


这次疫情打垮了很多企业,同时也带旺了不少行业。

作为80后那代人,我们那时没有太多的校外培训,大家也都该成才成才,平淡的继续平淡生活,看似没有什么影响。而发展到现在,家长孩子都被校外培训给绑架了,高昂的培训费用使一个中产家庭也觉吃力,这正常吗?把教育当成产业来做,以盈利为目的,再这样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畸形,家长和孩子都不堪重负!

但关于培训机构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需求,时代的进步从而影响着人的进步,人的止步不前单靠学校学来的知识在未来难以立足;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思想观念,或许是被理性冲昏了头脑,很多家长认为学的越多越好,为孩子做主铺路,然而并没有意识到“简而精,繁而重”!

所以经过这次疫情,能关闭一部分机构也未尝不是好事。但雨后彩虹,总觉得各行各业到时还是会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肆枂荼靡花开


受疫情影响很多行业都遭遇了寒潮,疫情还没结束之前,学校不开学,教育培训机构要面临的是店铺租金,员工工资开支,这笔费用算下来,让多少机构熬不过这个寒冬。当然也有些教育培训机构在疫情之前就开通了线上教育,虽然很多都是免费课程,但是这种情况下无疑也给机构品牌树立了良好形象,如果能撑过这几个月,相信开学后也一定能收获一群粉丝。


好好学吧


疫情期间很多实体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也给2020年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错失了一定的机会和客群。

结合我作为一个教培行业创业者来说,我觉得不应该迷惘和焦虑。我分享下我的个人感受和观点:

一 什么是教培机构?

教培机构与公立学校相比说的通俗一点,一半是教育,一半是商业。所以教培行业的人是教育者又是商人。所以我们在追求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在追求自己的财富和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要具备商业的风险意识和商业法则。这次的危机我觉得是好事。因为危机,危险和机遇并存的双向词汇。我们不要只看到危险,也要通过危险去看到机遇。

二 线上教育是传统教培机构的搅局者?

线上课堂在疫情期间虽然一下子有了三亿用户,有多少软件被学生们刷成了一星?有多少家长吐槽网课和临时做直播的老师?

所以线上和线下不是竞争者!也不是对立的!

难道实体教培机构没有被家长和学生吐槽,诟病过?

19年年末实体教培机构倒闭的冲击都忘了吗?

冷静下来,去思考下,根源在哪里?

其实根源就在教培行业的特殊性上!我在各种场合一直在分享一个话题——我们既是教育者又是商人。

所以19年倒闭的机构哪个不是变成了纯粹的商人导致的,玩融资,搞众筹课,过度宣传,概念课…这违背了教培行业的规律,你说他们能不倒闭吗?

如果没有实体机构,家长如何去评判网课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

如果没有网课,我们线下课如何有动力去改革?去变化?去发展?

如果没有线下课,网课如何实现OMO?

如果没有线下课,网课如何去丰富,弥补我们忽略的方面?

……

所以线下,线上是互补的,实体机构可以用线上课的优势做好推广,宣传,体验和引流,更能弥补我们的增值性服务,给家长和孩子给好更多的服务!

接纳,是最好的态度;拥抱,胜过一切耗尽心智的竞争!

如果还是没有想清楚,请想想为什么肯德基旁边会有一个麦当劳呢??

三 等待是实体的悲哀?

现在很多实体机构的校长很是焦虑,我是做加盟的,更清楚合作伙伴的不安和焦虑。

我在正月十五之前也为自己公司今年的发展而担忧。后来,我在与一位校长通完电话后,突然发现,行动才是最好的办法!

虽然现在校区无法开业,但是我们可以去给家长和孩子做线上服务,把因疫情耽误的新课进行推广。结果效果比在校区招生还要好(图四)。一天就通过线上吸引了400多名孩子。

有句话,我想对你这个同行分享:困难高的时候,我们从下面爬过去;困难低的时候,我们从上面迈过去。

无论安静的还是焦虑的等待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去行动,才是解决一切的有效办法!

四 团队在哪里?

没有疫情,我不会收获来自团队的感动和温暖。从正月十五到现在我们团队不管在家的,还是在办公室的都在陪着我,一起为校区和孩子们服务。记住,咱们无论校区人员多少,都是团队,疫情把我们的关系拉的更近了!

五 疫情过后我们如何进化?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做个假设:如果没有疫情,我们机构会不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

如果存在,那说明疫情是一面让我们看到今年,过去做校区忽略掉的,没观察到的问题的镜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残酷的市场竞争,容不得我们慌乱。

可以接着这个时机好好思考下,校区的运营突破口,疫情过后我们的课程如何推广,我们的成本如何控制,我们的粘性服务哪里需要加强…

没有疫情时的我们,天天忙,好多问题来不及思考和决策,现在是个多好的机会!

这是我最近的一些感触和反思,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也欢迎各位教培行业同仁,各位家长及其他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玫瑰][握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