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英雄的山:刘娟散文《巍巍太行驻英魂》

一座英雄的山:刘娟散文《巍巍太行驻英魂》

刘娟,笔名拂尘,保定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一个喜欢文字的人。


巍巍太行驻英魂


我曾到过祖国的许多地方,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从哪儿来?我回答:保定。保定?看到对方一头雾水的样子,我就反问,听说过狼牙山吗?这时候,听到的人会默念着这个名字,一种异样的情怀萦绕心中,令他们肃然起敬。狼牙山,一座英雄的山,还有那五壮士,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不屈不挠的象征。

巍巍太行有一座狼牙山,它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西南部,因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一座英雄而悲壮的山,那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地方。这是一座英雄的山,傲然挺立在太行山脉。

一座英雄的山:刘娟散文《巍巍太行驻英魂》

1941年,日寇对我晋察冀根据地所在的狼牙山地区进行扫荡,残忍实行“三光”政策,给我抗日军民造成极大伤害。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狼牙山地区进行大举扫荡,将一分区邱尉团及周边群众包围,形势万分危急。邱尉团长将掩护部队突围的任务交给七连,经过激烈地战斗,七连伤亡惨重。为了让受伤的战士安全转移,指导员命令七连六班留下坚守。

狼牙山山高林密,一座座天然的洞穴散落其间,极易隐蔽。但是, 五位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为了不暴露部队行进的方向,与敌人苦苦周旋了一天,逐渐将日伪军引上棋盘坨下的牛壶峰巅,这里三面绝壁,异常险峻,他们的背后就是万丈悬崖。子弹打光了,英雄们就拿石头作为武器,狠狠砸向敌人,狡猾的日伪军发现他们没有子弹了,便蜂拥着冲向山顶。

在这最后的时刻,五位勇士整了整军装,相互凝望着,坚毅的目光中读懂了彼此的心声:绝不能把武器留给敌人!他们毅然砸碎枪支,怀着对日寇深深地仇恨和对民族的无比忠诚,高喊着口号纵身跳下悬崖!

这一天,是1941年9月25日,一个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日子!

战斗结束后,善良的老乡将奄奄一息的葛振林、宋学义救回来,治愈后,他们重新回到部队,又投入新的战斗!而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壮烈牺牲了,他们来不及欣赏这优美的风景,没有等到日本投降的那一天,就永远地长眠在巍巍太行山中。“繁霜尽是心头血,洒下千峰秋叶丹”,那满山的红叶啊!是烈士的鲜血浸染而成的吗?猎猎的山风啊!能否轻柔一些?不要惊醒英雄的好梦,他们太累了……

我常常在想,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与信念支撑着我们的军队、我们的百姓,在那艰难困苦、战火纷飞的年代,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地战斗并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那是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年轻的英雄牺牲了,但是,他们用英魂铸就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巍巍太行山上!他们是祖国人民的骄傲!

1942年,晋察冀军民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聂荣臻题写了碑名并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杨成武也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呜呼!三壮士已战死矣,而生者继续为人民战斗,望狼牙山巍巍之高峰,谁不为之赞叹而高歌我军对民族之忠贞,坚信我民族之不可战胜也。”

一座英雄的山:刘娟散文《巍巍太行驻英魂》

鲜红的五角星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红得像烈士的鲜血!红得像英雄跳动的心!聂荣臻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几个金黄色的大字遒劲有力、熠熠生辉,纪念塔的周围群山环绕,似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烈士的英灵。

极目远眺,一座座山峰如汹涌的波涛,起伏跌宕,重峦叠嶂,如神斧劈开一般孤兀突起,险峻陡立。逶迤的群山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朵朵白云环绕山间,山风吹来,一阵凉爽,侧耳细听,松涛阵阵,似远方呼唤英雄不屈的灵魂!巍巍太行,英魂永驻!

2020年的新年伊始,英勇的狼牙山人、勤劳顽强的易县人民面临着一场新的“战役”——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狼牙山景区以及各景点,在疫情期间全部闭园,釆取了线上宣传的方式,介绍狼牙山抗战史料和优美山水景色,让国人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到狼牙山的秀美风光。要知道,关闭景区,对生活并不富裕的老区人民,那是很大的一笔经济损失,对于2020年全民脱贫、立下军令状的基层干部是多大的压力!

在县委政府领导下,成立了防控新型冠状肺炎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启动一级响应,实行了封村、封城、封社区。每一个村民,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团体,每一个党员、团员都纷纷行动起来,许多志愿者活跃在防疫的第一线,我们的白衣天使更是舍“小家”顾“大家”,不畏惧、不退缩,逆向而行。易县医院的护士卢静、隰海静不顾安危,奔赴武汉方舱医院,为早日战胜疫情、迎来万家团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央电视台曾专门报道过她们的事迹。

中共易县县委组织部发布通知,倡议党员干部自愿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收到通知后,各级党委纷纷响应,组织党员捐款,并设立党员自愿捐款台账,给党员本人开具中央组织部统一式样的捐款收据。

一座英雄的山:刘娟散文《巍巍太行驻英魂》
一座英雄的山:刘娟散文《巍巍太行驻英魂》

抗击疫情的战场,文学不能缺席。

早在今年的1月26日,易县作家协会就发出了“关于创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文艺作品的倡议书”,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易县作协的文友们和一些文学爱好者纷纷行动起来,用手中的笔创作了一篇篇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抗疫助力,体现了非常时期文人的家国情怀。

这些作品不仅在易县广播电视台刊发,还发表在易县作协自己创办的易水文化网和易水文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里。更有一些作品发表在国家和省、市级的微刊和纸媒,其中一些贴近生活、脍炙人口的作品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保定市作协会员、易县作协副主席马同举创作的快板《抗疫已到关键期》在易水文化网发表后,受到老百姓的一致称赞。

易县作协副主席王永红用深情的笔触,讲述了面对疫情家人所表现出来的赤诚之心,读来感人至深。网友纷纷留言:“浓浓的亲情”,“想写,却下不了笔,永红,你逗我哭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央号令、举国动员。我们勤劳顽强的易县人民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相信老区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一定会打赢“防控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座英雄的山:刘娟散文《巍巍太行驻英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