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嶺:戰“疫”到最後一刻

從劉小集村疫情防控卡口執勤的卡口到陳樹嶺的家門口,步行不過三分鐘。十字路向西,再右拐走上塘埂,一蓬金黃的油菜花旁邊,就是陳樹嶺的家。

陳樹嶺:戰“疫”到最後一刻

陳樹嶺回家的路

從臘月29日,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儘管執勤的卡口與家門口近在咫尺,陳樹嶺回家吃中午飯的次數也屈指可數。“他說卡口需要24小時值守,崗位上不能缺人,經常就是一碗泡麵解決問題。”與陳樹嶺搭班的潢川縣來龍鄉劉小集村簡西村民組組長楊從輝說。

“疫情期間,我們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這是幾年來難得的相聚時光。可是爸爸總是早出晚歸,偶爾回家早一點,他放心不下卡點的執勤,放心不下包組片區疫情防控宣傳,放心不下開具‘復工復產通行證明’,放心不下每天定時上報信息……一個電話打來,又火速外出了。”陳樹嶺兒子回憶,“我還和爸爸開玩笑說,最近感覺爸爸好陌生,要麼見不到,要麼見到的是打電話的爸爸!”

陳樹嶺:戰“疫”到最後一刻

如今,無論等到多晚,陳樹嶺再也不會走在這條不到500米的路上,推開自己家的大門。

生命定格 戛然而止

陳樹嶺,潢川縣來龍鄉劉小集村村民監督委員會主任,生於1968年7月,2020年3月11日下午5點30分左右突發疾病,當晚11時,在信陽中心醫院搶救無效去世。

“他走的太突然!”村支部書記李安山說,“劉小集村從1月23日開始實施嚴密管控,40多天了,陳樹嶺主動請纓,一直奮鬥在我們村防控第一線,沒有休息過一天,除了日常的村務監督外,還承擔了卡口執勤、人員排查、幫村民開外出證明等多項疫情防控工作。”

在李安山手機微信上“劉小集工作群”裡,在3月11日下午4點10分,還有他與陳樹嶺最後一次關於勸阻群眾扎堆聚會的對話:

“陳樹嶺,別有成堆撇話的,在田裡幹活的就算了!”

“我在卡口那兒才回村,把表報了就去!”

來龍鄉經濟辦主任楊麗說:“3月11日下午4點19分,還收到陳樹嶺在微信上發來的‘潢川縣(區)境外入信人員信息統計表’,字跡一如既往地工整規範。他話不多,各項工作都很認真,尤其是近期疫情防控方面的報表都能高質量地完成。”

“11日上午在村裡交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陳樹嶺隨後到他包的簡東、簡西、萬營三個村民組繼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並逐戶摸排特困和大病人員信息。”鄉包村領導谷家業說。下午5點左右,來劉路的簡營段,谷家業向南,陳樹嶺向北,因為急著防控走訪,兩人都未停下匆忙的步伐,“我和他在防控的路上擦肩而過,也是我和他最後那瞬間一次點頭後的告別。”

陳樹嶺:戰“疫”到最後一刻

下午5點30分左右,陳樹嶺感覺胸悶不舒服,安排好工作後回家,本想回家坐下來喝杯水緩一緩,誰知道到6點,病情惡化,120急救車先後送到潢川縣人民醫院和信陽市中心醫院,當晚11點去世。

春風送暖 音容猶在

3月的劉小集村,很美。水泥路像灰白的綢帶蜿蜒在村莊,兩邊柳樹綠,菜花黃,池塘水波粼粼,喜鵲喳喳歡叫……

“去年這都還是泥巴路,一到天陰,沒法走。要不是他,這路修不成。”簡西村民組的魏耀亮使勁抽兩口煙,背過去抹抹眼角,“我這自來水,也是他協調安裝的。”

據村支部書記李安山介紹,簡東、簡西兩個村民組的道路,一直都是大家的心病,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路基太窄,村民不配合拓寬,項目也沒法申請。陳樹嶺在村務監督中發現癥結所在,主動請纓,他逐戶走訪做工作,帶著村民,將路基拓寬到4米。村裡這才申請項目施工。2019年11月份,村民組的470米和463米的水泥路先後竣工,實現了村民組水泥路戶戶通。

“2018年10月份,全村還有20多戶自來水沒有通,工作都難做的很,不讓管道從門前走呀等等,還是陳樹嶺出面做工作,自來水戶戶通才最終落實到位。”李安山說。

“我經常和陳樹嶺搭班,他非常認真負責。以前秸稈禁燒,能天天巡邏到半夜十一二點。今年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年三十中午開了全體村民組長會,陳樹嶺第一時間挨家挨戶地去走訪做工作,勸說大家不要互相拜年,也不要讓親戚到家來。大年初一初二,他在自己包的三個村民組全天候巡邏宣傳,確保村民不串門、不聚集扎堆,不到外村、不走親戚。”楊從輝說,“他在村裡威信高,說的話,大家都聽,待在家裡支持抗疫。俺村沒有一戶確診病例、疑似病例。”

陳樹嶺:戰“疫”到最後一刻

家風傳承 敬業奉獻

的確,陳樹嶺威信高。在2018年5月份“劉小集村村務監督委員會選舉結果報告單”顯示,他以1413票高票當選該村監委會主任。

陳樹嶺1988年9月開始在來龍鄉獸醫站工作。“2003年到2006年,我與他在鄉獸醫站是同事,當時工作主要是動物防治、診療和畜牧業發展規劃,陳樹嶺樣樣都是行家裡手,還承擔站會計工作。”谷家業介紹,“他父親原來也是鄉里的獸醫,過去家家養牛養豬,還有雞鴨,這是一家的重要收入,他們爺倆為鄉親們解決了多少困難,基本上家家戶戶門頭都跑到。所以陳樹嶺在村裡威信極高,選監委會主任,就是覺得他能為大家辦實事。”

在兒子的記憶中,父親一直都是一個很認真的人:“小時候,有什麼畜牧行業的公告,都是爸爸用軟筆手寫,經常寫到半夜,密密麻麻的漢字規律的排在白紙上。”

疫情防控期間,陳樹嶺的兒子陳鎮更加體會到了父親的認真。2月伊始,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開始有步驟有計劃地復工復產,陳樹嶺負責開具“復工復產通行證”。期間有群眾會遞盒香菸,他總說:“復工復產通行證不是兒戲,上面每一個字我們都要負責任,能不能辦只看你實際情況,不看你提供的香菸。”有同村的群眾強塞,說如果不要我的煙多尷尬,就是不給面子。他則回答:“我寧願讓香菸‘尷尬’,也不能讓復工復產通行證‘尷尬’。”

家裡兩個孩子上大學,父母治病,母親2013年去世,這些年,陳樹嶺家並不寬裕。陳鎮說,他們兄弟回來,家裡會改善伙食,走了,父母就吃鹹菜,早晚從不炒菜,中餐也很清淡,可是父親每天早上總會給爺爺燉雞蛋。

2月22日,兄弟倆在院子裡曬太陽,意外發現父親的內衣開的不像樣子了,上面還有母親給他縫的幾處小補丁,父親還風趣地說:馬上夏季就來了,開了穿著多涼快……陳鎮果斷從網上買了新的,因為疫情阻隔,3月8日才收到快遞,洗完了晾乾了,本打算讓父親11日夜裡洗澡換上的……

他總是對自己很吝嗇。

可是,在來龍鄉劉小集村抗擊疫情捐款清單上,明明白白寫著:陳樹嶺,300元。

“當時他一定要捐500,知道他家庭不容易,硬是隻收了他300元。”李安山說。

尾聲

2020年3月11日,信陽市已經連續18天無新增確診病例,3月14日,信陽市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

51歲的陳樹嶺卻帶著未了的心願永遠離去。

妻子說,陳樹嶺在卡點執勤的時候,兩次打電話說“突然想吃滷雞蛋了,回頭滷一點!”去世後的第三天,妻子煮了一大鍋,滷香撲鼻、色澤誘人,那一天的滷雞蛋格外美味,可是他再也吃不到了。

如今,家中寬帶已裝,陳樹嶺還計劃安裝網絡攝像頭、網絡機頂盒,孩子們回家,他不出門就知道;大家都去上班了,79歲的老父親能在屋裡聽聽曲,看看新聞……

疫情是戰鬥的號角

逆風而行的你

像一名勇士

在努力奔跑

——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