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原始態多能幹細胞首個功能性表面標誌物ALPPL2


原始態(Naïve state)多能性相關研究是近年來幹細胞及重編程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與傳統的primed狀態相比,Naïve態捕獲了體內植入前胚胎髮育的階段,具有更強的可塑性,在早期胚胎髮育研究及未來臨床應用中具有更廣闊的前景。在近10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已建立了較為穩定的人naïve 態多能幹細胞的培養和誘導條件【1,2】,並通過抗體庫篩選,發現了一系列能夠用來分離、指徵和鑑定naïve態多能幹細胞及中間細胞群體的特定細胞表面蛋白【3】,為naïve態多能幹細胞的純化、分離以及naïve態誘導和培養體系的進一步優化提供重要基礎。然而,目前所鑑定的表面抗原多在 naïve 態建立及維持過程中不發揮重要功能,而其在該過程中的動態及發生的分子機制也仍不清楚。


2020年3月17日,同濟大學高紹榮教授團隊在Cell Reports發表題為“Identification of ALPPL2 as a naïve pluripotent state-specific surface protein essential for human naïve pluripotency regulation”的研究論文,首次鑑定出特異指徵人類naïve態多能性的功能性表面分子標誌物ALPPL2蛋白,並揭示了其在人naïve態多能幹細胞的建立和維持中的重要作用機制。


Cell Reports | 人原始態多能幹細胞首個功能性表面標誌物ALPPL2


研究人員以系統比較人naïve態及primed態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全部膜蛋白表達差異為基礎,運用iTRAQ-MASS定量技術及組學分析技術,鑑定出naïve態多能性特異表面分子候選庫。結合naïve/primed態胚胎幹細胞膜蛋白的MASS定性分析結果,確定ALPPL2蛋白作為研究重點。利用免疫熒光染色,研究人員分別檢測培養在不同培養體系(5iLAF 或t2iLGÖ6983)下的naïve多能幹細胞、人植入前早期胚胎及體細胞naïve重編程晚期細胞,進一步證實了ALPLL2的明顯膜定位以及在naïve態細胞中的特異高表達。


同時,結合公共naïve/primed多能幹細胞轉錄組數據、體細胞naïve/primed重編程轉錄組數據、人早期胚胎髮育轉錄組數據,也發現ALPPL2特異地高表達於naïve態細胞中。從而在蛋白水平和轉錄組水平上分別驗證了ALPPL2作為naïve態多能幹細胞表面標誌物分子的特異性和準確性。此外,在naïve態體細胞重編程、naïve-primed多能性狀態轉化等多種系統中,利用ALPPL2啟動子驅動的報告系統可特異且準確地指徵naïve態多能性的建立或退出,進一步驗證了該分子對naïve態多能性特異的指徵作用。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利用CRISPR/Cas9系統敲除ALPPL2基因會導致naïve態多能性無法正常維持,具體表現為naïve態多能幹細胞克隆的形態塌陷,報告系統熒光信號衰減以及naïve態多能性基因STAT3和TFCP2L1等顯著下調;此外ALPPL2敲除的體細胞也不能正常的完成naïve態重編程,而對primed態細胞以及primed態重編程則沒有明顯影響,說明ALPPL2在naïve態多能幹細胞的建立和維持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此,研究者通過IP和co-IP蛋白互作實驗發現了ALPPL2能夠與IGF2BP1這一RNA結合蛋白髮生緊密的相互作用,並且在naïve態細胞中敲除IGF2BP1的表型和轉錄譜都與ALPPL2 敲除十分相似,這些實驗結果說明IGF2BP1可能是ALPPL2基因發揮作用的下游靶點。此前有研究結果表明IGF2BP1能夠識別並結合某些特定的mRNA分子繼而調節他們的穩定性和表達水平【4】。


緊接著,作者通過RNA免疫共沉澱技術(RIP)發現IGF2BP1能夠特異識別並結合naïve態關鍵多能性因子STAT3和TFCP2L1 mRNA,穩定其表達。而外源過表達STAT3和TFCP2L1能夠一定程度上的恢復ALPPL2或IGF2BP1敲除對naïve態多能幹細胞的影響。研究人員還在敲除ALPPL2的naïve態細胞中分別過表達正常的IGF2BP1蛋白和點突變導致功能失活的IGF2BP1蛋白。實驗結果發現,正常表達的IGF2BP1也能夠一定程度上恢復ALPPL2敲除對naïve態多能幹細胞的影響,而失活的IGF2BP1則對ALPPL2敲除後的細胞表型沒有明顯改變。


綜上,這一研究鑑定了能特異性指徵人類naïve態多能性的首個功能性表面分子標誌物ALPPL2蛋白,並通過其功能機機制研究,深化了對naïve態多能性建立及維持的分子機制的理解,為naïve態建立過程中細胞命運決定機制及naïve態多能性誘導培養體系的優化等後續研究提供基礎。


Cell Reports | 人原始態多能幹細胞首個功能性表面標誌物ALPPL2


據悉,同濟大學高紹榮課題組的直博生畢焱塗志奮為本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高紹榮教授、王譯萱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0.02.090


製版人:琪醬


參考文獻


1.Takashima, Y. et al. Reset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control circuitry toward ground-state pluripotency in human. Cell158, 1254-1269, doi:10.1016/j.Cell

.2014.08.029 (2014).

2.Theunissen, Thorold W. et al.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Culture Conditions for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Naive Human Pluripotency. Cell Stem Cell 15, 471-487, doi:10.1016/j.stem.2014.07.002 (2014).

3.Collier, A. J. et al. Comprehensive Cell Surface Protein Profiling Identifies Specific Markers of Human Naive and Primed Pluripotent States. Cell Stem Cell 20, 874-890 e877, doi:10.1016/j.stem.2017.02.014 (2017).

4.Huang, H. et al. Recognition of RNA N(6)-methyladenosine by IGF2BP proteins enhances mRNA stability and translation. Nat Cell Biol 20, 285-295, doi:10.1038/s41556-018-0045-z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