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怪象,8090后的农民工,纷纷回乡盖房“留后路”,到底为啥?

周豪楠


跟我一起在县城租门面做生意的一个湖南农村人,来到贵州做生意20年了,这20来,这位湖南人在我们小县城做生意,起码至少也挣了几百万,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说现在挣钱就是为了做三件事,一件事是买辆豪华点的小轿车,二是回老家修栋好房子,三是积点存款养老。他们常年在贵州做生意,买辆轿车一年就开回家一次,回老家修的大房子常年空着也不住,都是空着,就是过年回去做几天。我虽然没挣到钱,但我去年也想方设法在农村老家盖了几小间,一是父母在农村可以住,二是老来回农村有条退路。


那么农村8090后的农民工,纷纷回农村盖房留后路到底是为了啥?我谈谈我个人观点:

一、为将来回农村养老作准备。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农村条件越来越好,在城市挣钱,在农村享受,成为一种社会的生活潮流,未来很多有钱的城市人都会往农村跑,去过真正的农村田源生活,所有权,现在有条件的农村人都在争相回农村盖房子,主要目的是将来有一天,不能在城市打工了,拿着存款和退休金回农村老家养老,享受田源生活。


二、为了面子回农村盖房子。

现在的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出门打工,就是要比谁混的好,不但在城市要有房,在农村也要有房。就像上面说的湖南农村人挣钱了回农村老家盖大房子,即使不住空着也要盖,目的就是要显摆,证明自己出门也是混得不差的,别人能盖,我也能盖,而且我盖的一定要比别人盖的高大好,从而证明自己在乡亲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有出息的人。

三、农村宅基地管控政策引起农民回农村跟风盖房。

大家都知道,以前普遍农村盖房都是不受限制的,最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宅基地的建房问题管控越来越严,一户人家只能有一处宅基地,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将来在农村申请宅基地盖房子会很难,现在能回去修就赶紧修了,所以就造成了一种恐慌性的跟风回农村盖房现象,我认为,如果不严格控制一户一宅规定,可能很多人还不会着急回农村修房子。

总之,农民工纷纷回农村盖房子,原因是多样化的,各种情况的都有,修来住的也有,修来显摆的也有,还有一些确实是为了将来回农村养老留后路的。其实,关于回农村盖房的现象没必要跟风,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努力挣钱,挣到钱后,将来想在哪里养老都不是件难事。

关注阿洪头条号,了解更多政策知识及生活趣事。

阿洪168


我是80后,但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农民工了,因为我根本不会种地,什么时候播种插秧施肥灌水翻地都不知道。户口也不在农村了,一年才回三四次农村老家。但父母却是实实在在的农民,现在好像也不种地了,种地太辛苦了,种粮地都荒着,只是屋边种点蔬菜什么的自己吃吃。

我家的房在2013年盖好装修好的,花了五十多,现在估计一百万都盖不下来。我拿回家十七八万,我弟也十七八万,父母存了五六万,借了十来万盖的。占地160多平三层外带可以停两辆车的两层车库,房间有12间,卫生间9个,双厨房间,双餐厅,双客厅。因为我还有一个弟弟,我爸都给我们设计好了到时如果分家怎么分。但我和我弟两应该不会分家,因为我和我弟一个在杭州一个在上海工作,分不分家没任何意义,并且我也结婚在杭州城里有房了,弟弟今年也要结婚也打算在外面买房。

也就是说这房只有我爸妈两人住。我们也就节假日回去玩几天。农村人不管是儿子是女儿每隔一代成人后都要造一次新房。我记得我爷爷那辈住得是茅草屋,爷爷后来造了一幢带有庭台楼阁长廊花园的房子,我爷爷平常种种花草养养鸟喝喝茶,画画国画,练练书法,弾弹琴,拉拉二胡,房子里有嶺南画派的半丁老人陈半丁题词雲峰書屋,家里挂着各种牌匾,那字体我和我弟很多都不认识,虽然我和我弟对书法很喜欢。现在家里也挂了一块我弟弟题的。原先的挂在我二叔家的大堂。

到我爸那辈又造了新房,和叔叔们分家后。当时和大叔的新房是连起来起造的,二叔分的是爷爷留下的那幢房子。我家分的是一个很小的店门房,大叔去当兵了。我家房太小,几年后大叔退伍。爷爷考虑后让我们和大叔的房连起来造。但后来房造好后大叔退伍留在杭州没回老家住,那房直到倒了大叔一家人都没住过一晚。不过现在在镇上买了房,等有钱还是打算回老家盖一个。宅基地在我现在的家的左边这块地,村里都把地围好了。

农村造房只是祖业祖父辈的延续,有落叶归根的意思。现在的农村越来越好了,只要有宅基地更多的人愿意回农村建房,尤其在江浙这边的农村,这边在搞新农村基础建设,搞特色观光休闲农村。











車馬相士帥士相馬車


落叶归根,大城市扎根太难。超过50岁,难找到打工之处。基本生存都难,所以早做打算,回乡盖房,老年之后以薄田为生,留一线退路和生机。信息化时代,农村已不闭塞,物联网促进地球村的实现,农村生活条件大大提高,农村挺好!


拥抱阳光accept


我也是个八零后,虽然不是农民工,但是我身边好多农民工还有像我这样在城里买了商品放的也愿意回家盖房。一是本来家里就有房祖祖辈辈生活在村里家里老爷子习惯住在乡下村里环境熟悉热闹有相熟的老友在老家自在,这为了接送孙女上学才来的城里但是老家的老房子也都翻盖了,就是为了老了回去养老的,农村家里还有好多好处农村消费低,环境好,吃什么菜自己房前屋后种点又干净又方便还新鲜,我们这离城里也不远就二十来公里家里都有车。我本人八零后以后退休我也会选择回农村养老,所以老家的房子会翻新,那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是我的根!





准备者明


我是糖糖生活,我是一位80后,小时候家庭条件差,家庭变故原因,我上到中学就不读书了,也许是个人原因,也许是家庭促使我卑微的性格,从小跟父母在家里干不完的农活,拿时候出门打工工资不高,就开始我打工生涯,坎坷的生活压力,我不喜欢城市生活,感觉你走哪里没有你落脚点,很迷茫,现在小孩长大,经济压力很大。慢慢的我感觉我们要回老家,把老家房子搞好,在老家种植,打工,不城市强,城市没个月租房都一千多,这普遍租金,伙食,这样下来,月月月光族,别提存款多少,上有老下有小跟屁股沟要钱,现在社会哪里不需要钱。所以住农村压力就减轻了,没有多余存款别提城市买房,那是只能看,不能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创业,可是不现实,只能选择农村生活。不怕老了没煤气,没菜吃,也不怕风餐露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我只想没能力的情况下,这农村生活。子女抚养成人,有能力就帮助,没能力只能观望,想成功发财人太多了,可是我就发不了财,普通农民要人当,不当谁为国家种粮食。

以上是我个人心得体会,认为我说的对的评论留言点评,谢谢,我是糖糖生活百科


糖糖生活百科自媒体


这个我感觉非常有发言权:90后,广西农村,2017年建的房。


原因一:城里房子贵,小小的县城二、三千的工资,房价达到六、七千,一家人赚钱不吃不喝一个月都不够买一平米的;市里就不用说了,更贵。买了吧,就要月月还贷,农民工工作很多不稳定的,房贷养孩子会顾不过来的。


原因二:相对于买房,建房就来得相对便宜多了,一户一宅基地,同样的价钱可以盖大一点。在我村里几十万可以盖一套装修得不错的二层半小楼了。如果钱不到位,可以不建这么大,或暂时不装修,这样不用背这么多债,给家庭留点备用金,万一有什么事可以扛一扛。


原因三:农民工多数是从事体力的,年龄越大,相对的就业机会就小了,到了一定年纪做不动了。就回老家,在县城找份工作,或打临时工农忙时干农活,进不了城,可以退加农村。没房子,你住到哪里去呢?


原因四:父母还在,原来的是老房子,想让他们住好点,不用为刮风下雨的担份心。于自己也好,逢年过节、老家有事时,回去有间自己的房子住,不用太麻烦人。



捂紧我的小钱钱


回老家建房子是明智之举,退休后在城市里没多少亲人,没地方玩,天天楼上呆着,顶多小区附近转转,这样的生活很没意思!回农村有山有水,院落里种种菜,养养狗,也可以去儿时玩的地方走走看看,终老乡里,落叶归根才是人生正道!


江城子大老爷


老家刚子刚盖好没几年,前些年有机会在外地买的时候,也没买。老家的房子带院子,有花园,有菜园,简单的吃可以做到自供自给。消费也低,节奏慢。房子采光好,通风也好。回趟家就打消了买在外地的想法。现在也可以买,就是不想买在外地。


微风陪我顾星辰


87年的我 暂时还没打算回去盖房

主要是 1我家房子08年父母帮我盖的还很好

2 目前在外发展自己的生意钱挣的不太多 还经常资金紧缺

3 在目前生活的地方刚买了套

目前我们村回去盖房的

主要是 儿子要结婚了

或在外买房没希望的

或手里确实有钱的 想回家清闲的


珠海小胡哥


回农村盖房的目的是养老吧。就我个人而言,老了就在农村,养点儿花,花要耐死的花,不能我没死花先死这不行,再养个狗,蛤蟆老鼠那样粑粑个的狗不行,个头小了晚上再让黄鼠狼给逮了,要不晚上睡不安生,心里老得惦记着狗,个头得大一点儿,也不能太大,太大了吃的多,吃的多就拉的多,拉的多就铲屎铲的多,能把黄鼠狼吓唬住就行,再看看谁家院子里有枣树,撅个枣树枝子,用砂纸打磨打磨,造根拐棍,没事儿了盘拐棍,给拐棍包个浆,走路的时候用,狗不听话咬我花的时候也打狗用,去街里找老头儿下象棋,碰见下棋耍赖的老头儿,也用拐棍震慑他,实在震慑不住就放狗咬。得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