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坪街道多措并举助推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西固区陈坪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西固区委、区政府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人居环境整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辖区农村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村发展新动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切实提高辖区群众幸福指数。

一、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减少农业农村发展阻力。

陈坪街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完善资料确保信息准确。扎实做好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信息台账完善工作,对街道现有6户(15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严格落实动态管理,确保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信息真实准确。二是危房改造保障住房安全。着力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街道联合村委会对孟家山村的未改造危房户定期进行入户走访,及时准确的将危房改造相关政策送到家,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三是捐资帮扶化解燃眉之急。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辖区非公企业人大代表进行沟通、协调,采取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的方法,组织非公企业与贫困户结对帮扶,“量身定做”脱贫措施。四是就业扶持增强脱贫动力。通过以服务扶持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就业等方式,寻找就业出路,增强内生动力,加快“输血式”与“造血式”的转变。继续完善孟家山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和孟家山村育苗温室项目建设,不断增加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稳定脱贫。五是各类补贴实现兜底保障。街道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定期入户开展“访深贫,兜底线”排查,逐户核实情况,做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绿色农产品供给。一是坚持特色化发展。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孟家山西红柿品牌,支持鼓励孟家山村申请“三品一标”认证,以农业合作社为牵动,推进产业链有效整合,发展“互联网+农业”,包装推出孟家山高原夏菜系列农特产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坚持规模化发展。培育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两手抓”,夯实基础,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加强融合化发展。加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孟家山村距离城市消费居民近的地理区位优势,加快孟家山村田园综合项目体建设。利用已建成的4座高效智能化温室钢架大棚、一座西红柿温室育苗大棚,以及在建的休闲农庄,因地制宜,打造一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

一是加强支部引领作用。村上以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村带头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乡村医生等优秀人才作用,在全村全面开展三变改革,通过榜样带动引领,为全村三变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党员示范作用。村上以开展“党员创业带富”活动为契机,鼓励扶持党员发展产业、创办领办项目,建立党员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发挥党员的传帮带作用。把具有劳动能力的党员进行登记造册,通过政策宣传,劳动技能培训、宣传党支部+三变+贫困户模式,不断提高群众发展产业的意识和自觉性。三是加强推进三变改革。在2019年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身份界定工作的基础上,制定资产量化及股权设置实施办法,对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公益性资产管护服务,资源性资产确权颁证,实行“量化到人、确权(颁证)到户、户内共享、社内流转、长久不变”的管理模式,使界定的10335人集体经济成员获得切实收益,从而激发农村要素活力,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四、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农业农村发展添力

街道始终按照“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合理、生活文明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总要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广动员明责任,开展环卫整治。继续采用街道、村、户的“三级联动”的环境整治模式,进一步明确任务、靠实责任,通过完善制度,定期督查评比,严格考核,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年初目标责任,提高考核分值,推动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促进辖区两村长久保洁。二是筹资金配设施,提升标准建设。街道将继续完善现有村庄硬化路修缮,方便全村农民出行;协调区林草局在孟家山村黄蒿咀及金关公路两侧栽植树木,提升环境质量;实施农灌“U”型渠改造、田间道路改造、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的各类圈舍、废弃厕所进行拆除整治。三是解民意惠民生,改善人居环境。在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房前屋后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全面清理乱设生活污水直排管道,清理水域生活垃圾,实施清淤疏浚,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恢复水生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结合废旧膜回收、尾菜处理工作主要推广科学使用农膜、适时揭膜、一膜两年用、机械化捡拾等技术及降解膜试验,采用以旧换新、以旧换物、以奖代补等方式回收废旧农膜,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